马万顺
-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1
- 供职机构: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用于细胞图案化生长的基底、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细胞图案化生长的基底,所述基底包含细胞不能粘附的惰性表面和在所述惰性表面上的图案,该图案由允许细胞粘附的物质形成,且所述惰性表面没有全部被所述图案覆盖。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基底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一步...
- 蒋兴宇孙康谢赟燕马万顺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椭偏仪的微流控原位液体环境测量系统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椭偏仪的微流控原位液体环境测量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椭偏仪、微流控芯片、微量注射泵、电移台和控制单元,所述微流控芯片固定于所述电移台上,所述电移台置于所述椭偏仪的样品台上并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所述微量...
- 祖敏熊玉峰徐晓慧杨晓宇马万顺
- 文献传递
- 用于细胞图案化生长的基底、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细胞图案化生长的基底,所述基底包含细胞不能粘附的惰性表面和在所述惰性表面上的图案,该图案由允许细胞粘附的物质形成,且所述惰性表面没有全部被所述图案覆盖。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基底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一步...
- 蒋兴宇孙康谢赟燕马万顺
- 纳米颗粒抗菌机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9
- 2010年
- 随着具有抗菌效应的纳米颗粒被大量报道,纳米颗粒的抑菌杀菌机理也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综述了常见纳米颗粒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当前大多数实验表明,纳米颗粒引起细胞膜的破坏是其抗菌抑菌效应的主要原因,结合已有研究,作者提出,纳米颗粒抑菌杀菌分为四个阶段:同细胞的接触、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及对膜的破坏、胞内杀菌和细菌死亡。文中重点分析探讨了纳米颗粒同细菌细胞膜作用过程中一些待解答的基础性问题。最后通过比较发现,纳米颗粒同抗生素作用方式相异,而与抗菌肽的作用模式相近,细菌对纳米颗粒较难产生耐药性,这对当前治疗耐药菌株的感染有良好的前景。
- 马万顺崔燕赵玉云郑文富张伟蒋兴宇张文杰
- 关键词:抗菌机理抗生素抗菌肽
- 一种基于椭偏仪的微流控原位液体环境测量系统、其测量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椭偏仪的微流控原位液体环境测量系统、其测量方法及应用,所述系统包括椭偏仪、微流控芯片、微量注射泵、电移台和控制单元,所述微流控芯片固定于所述电移台上,所述电移台置于所述椭偏仪的样品台上并与所述控制单元...
- 祖敏熊玉峰徐晓慧杨晓宇马万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