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鸣钿
-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氮、磷、钾、有机肥配施对杂交稻特优73产量形成与氮吸收的影响
- 2011年
- 特优73是福建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成的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杂交水稻组合。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糙米率82.2%,精米率75.6%,整精米率57.1%,粒长6.5mm,长宽比2.7,垩白率62%,透明度3级,碱消值4.7,胶稠度38mm,直链淀粉含量20.4%,蛋白质含量10.6%。稻米外观较好,适口性好,食味明显优于汕优63。2001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委员会审定。适于作中稻、烟后稻、双季晚稻栽培。为了探讨其高产施肥技术,进行氮、磷、钾、有机肥配施试验。
- 饶鸣钿
- 关键词:特优73氮吸收有机肥配施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杂交稻
- 施氮量对杂交早稻T78优2155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对杂交早稻T78优2155进行施氮量试验,结果表明:提高施氮量有利于促进分蘖,茎蘖数多,有效穗数也多;植株含氮量、每公顷吸氮量、百千克稻谷吸氮量都与施氮量呈线性正相关,稻谷产量与植株含氮量、每公顷吸氮量、百千克稻谷吸氮量均呈开口向下抛物线型关系,植株含氮量、吸氮量、百千克稻谷吸氮量偏低或过高均不利高产;干物质积累量、稻谷产量与施氮量都呈抛物线型关系,施氮量不足或偏高都不利干物质积累和水稻的高产;稻谷产量与干物质积累量也呈开口向下抛物线型关系,干物质过高也不利高产;氮肥当季利用率与施氮量呈抛物线型关系,施氮量不足或过高,均会降低氮肥利用率;杂交早稻T78优2155高产、高效、高氮肥利用率的适宜施氮量为每公顷纯氮160 kg左右。
- 陈晓波邹文广饶鸣钿卓伟
- 关键词:T78优2155施氮量分蘖动态氮吸收
- 超级杂交稻的产量构成因素及高产栽培技术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试验、示范种植结果表明,超级杂交稻比一般杂交稻明显增产,其中每穗粒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结实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有关试验结果,提出了超级杂交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 陈晓波饶鸣钿
- 关键词:超级杂交稻产量构成因素高产栽培技术
- 双季超级晚稻的经济效益、产量构成及高产技术分析被引量:7
- 2007年
- 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双季超级晚稻的经济效益比常规杂交稻增加26.66%;超级晚稻的每穗粒数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结实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有关试验结果,提出了超级晚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 饶鸣钿林玉棋林柳姬乐阿水
- 关键词:双季晚稻超级稻高产技术
- 氮、磷、钾、有机肥配施对杂交稻特优73产量形成与氮吸收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研究了氮、磷、钾、有机肥配施对杂交稻特优73产量形成与氮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磷、钾肥都能提高水稻的分蘖能力、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从而提高产量。以配施氮磷钾肥的水稻产量最高;在配施氮磷钾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因为氮肥偏多,产量有所下降。氮、磷、钾肥配施,能促进水稻对氮肥的吸收与转化。
- 饶鸣钿
- 关键词:特优73氮磷钾肥有机肥配施氮吸收
- 优质两系杂交稻新组合的筛选及其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黄华康张轼潘廷国陈双龙陈少庭郑旋张卫清柯玉琴彭瑞琴饶鸣钿
- 该项目进行了优质两系杂交稻新组合的筛选及其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该项目:引进筛选出了两优培九、两优2163、两优2186、金两优36等4个适合我省种植的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稻组合;对4个两系杂交稻组合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
- 关键词:
- 关键词:两系杂交稻高产
- 杂交早稻金优2155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运用最优设计对杂交早稻金优2155进行密度、施N量和移栽叶龄3项栽培措施研究。建立产量与3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3项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龄和施N量2项措施的一次项和二次项对产量的作用都达极显著水平。密度与叶龄存在极显著的正互作效应,施N量与叶龄存在极显著的负互作效应。综合一次项、二次项、互作项的作用,3项措施对产量的作用是叶龄>施N量>密度。经微机模拟筛选出高产的栽培措施是:4.3~5.2叶移栽,每公顷插19.61万~26.13万丛,施纯N量140.1~182.6kg。据N、P、K、有机肥配施试验,增施N、P、K会不同程度增产,以N、P、K配施有利于高产。增施有机肥有利于水稻生长,会增加有效穗,但要相应减少化学N肥用量,防止N肥偏多影响产量。
- 陈晓波饶鸣钿
- 关键词:早稻金优2155最优设计肥料配施
- 优质早籼“佳禾早占”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2000年
- 为了探讨佳禾早占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进行了移栽叶龄、插植密度、氮肥、磷肥、钾肥用量五因素五水平的综合试验。经模拟选优 ,每 667m2 产量 4 50 kg以上的技术组合是 :4 .0~ 4 .2叶移栽 ,每 667m2 插 1 .8~ 1 .9万丛 ,每 667m2 施纯 N1 0 .1~ 1 0 .7kg、 P2 O56.0~ 6.7kg、 K2 O7.7~ 8.5kg。
- 饶鸣钿陈少庭郑履端曾汉章林柳姬
- 关键词:佳禾早占栽培因素
- 弱感光型杂交水稻组合元丰优998选育被引量:1
- 2010年
- 元丰优998是三明市农科所育成的三系不育系元丰A与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恢复系广恢998配制的高产抗病弱感光型杂交水稻新品种。元丰A是利用引进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常规优质稻206(206系白珍龙/海竹//特青///
- 黄显波符福鸿邓则勤王丰饶鸣钿吴玉坤林美娟林成豹唐江霞
- 关键词:三系不育系稻瘟病抗性始穗期花期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