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真

作品数:159 被引量:696H指数:12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9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7篇医药卫生
  • 70篇生物学
  • 6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3篇基因
  • 33篇肿瘤
  • 26篇蛋白
  • 26篇细胞
  • 24篇活性
  • 21篇纯化
  • 18篇克隆
  • 16篇血管
  • 15篇坏死
  • 15篇基因表达
  • 14篇死因
  • 14篇肿瘤坏死因子
  • 13篇杆菌
  • 13篇大肠杆菌
  • 12篇融合蛋白
  • 11篇免疫
  • 9篇生物活性
  • 9篇基因克隆
  • 8篇多态
  • 7篇多态性

机构

  • 149篇第四军医大学
  • 24篇第四军医大学...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兰州医学院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美国波士顿大...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陕西省微生物...
  • 1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生物化学与分...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159篇颜真
  • 99篇张英起
  • 55篇韩苇
  • 31篇赵宁
  • 21篇苏成芝
  • 19篇石继红
  • 17篇赵永同
  • 17篇汪钦
  • 16篇赵锦荣
  • 15篇郭晏海
  • 13篇王俊楼
  • 13篇雷小英
  • 12篇梁平
  • 12篇包晗
  • 12篇张菊
  • 12篇刘永兰
  • 10篇王伟
  • 9篇王伟华
  • 9篇薛晓畅
  • 8篇张文涛

传媒

  • 44篇第四军医大学...
  • 11篇细胞与分子免...
  • 9篇现代生物医学...
  • 8篇中国生物制品...
  • 5篇生物技术通讯
  • 5篇中国生物化学...
  • 4篇药物生物技术
  • 4篇2000年中...
  • 3篇中国生化药物...
  • 3篇中华医学遗传...
  • 3篇全国第七届工...
  • 2篇分析化学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生物工程进展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9篇2011
  • 10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8篇2006
  • 7篇2005
  • 8篇2004
  • 14篇2003
  • 12篇2002
  • 21篇2001
  • 17篇2000
  • 8篇1999
1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UC1在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探讨MUC 1在原发性肝癌及肝硬化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肝癌诊断和免疫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43例原发性肝癌组织 (肝细胞癌 3 4例 ,胆管细胞癌 9例 )和 12例肝硬化及 6例正常肝组织中MUC1的表达。结果 肝癌组织中可见MUC 1强阳性表达 ,阳性反应信号为棕黄色颗粒 ,主要位于细胞膜上 ;肝硬化病变组织中仅 2例可见MUC 1弱阳性反应信号 ;正常肝组织中未见MUC1表达。MUC1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其它两组肝组织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 .0 1)。MUC 1在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与肝癌组织的病理类型和组织学分化无明显关系 (P >0 .0 5 ) ;门静脉有无癌栓两组之间有差异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MUC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特点可作为肝癌的辅助鉴别诊断指标 ,有可能作为肝癌免疫治疗的靶抗原。
袁时芳王岭李开宗窦科峰颜真韩苇张英起
多聚抗原肽免疫磁珠在制备单表位抗体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建立用多聚抗原肽(multiple antigen peptides,MAP)包被磁珠制备单表位抗体的方法。方法:通过Fmoc法固相化学合成UreB的8分支单表位MAP,将其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获得多克隆抗血清。将MAP以共价偶联的方式包被磁珠制备免疫磁珠(immunomagnetic beads,IB),通过IB从多克隆抗血清中纯化单表位抗体,荧光偏振(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FP)法鉴定抗体的特异性,SDS-PAGE鉴定抗体纯度,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回收率。结果:合成的MAP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免疫小鼠后得到的抗体滴度高达1∶12800。MAP制备免疫磁珠的最佳包被浓度为100mg/L,包被效率最高可达79%。应用MAP免疫磁珠从抗血清中纯化得到的单表位抗体,经鉴定与其他抗原表位无反应性,其纯度为95%,抗体的回收率为5.8%。结论:MAP包被的磁珠可快速分离纯化出针对某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其性质类似单克隆抗体。这一方案在快速制备少量高特异性抗体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徐小洁张文红康磊韩锋产颜真阎小君
关键词:免疫磁珠
导向性人干扰素α2a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优化大肠杆菌表达导向性人干扰素α2a的中试发酵工艺 ,以获得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和目的蛋白的高表达 .方法 :采用发酵罐发酵 ,对影响工程菌生长和目的蛋白表达的条件 ,如pH值、活化时间、诱导时间、溶氧范围及补料流加方式等进行优化 .结果 :根据优化条件 ,连续三批重复发酵10L工程菌 ,最终菌体密度均达A60 0nm2 5~ 30 ,菌体获得量均可达湿重 5 0g/L以上 ,目的蛋白表达量均为 3.2× 10 9U/L以上 .结论 :此发酵工艺具有周期短、产量高以及重复性稳定性好的特点 ,为下游纯化和进一步大规模生产奠定基础 .
孟洁如颜真赵宁张英起
关键词:发酵干扰素大肠杆菌
SiRNA对大鼠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及VSMCs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神经肽Y(NPY)刺激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中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和c-fos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RNA干扰抑制CaN活性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贴块法体外原代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NPY刺激培养的大鼠VSMCs增殖;RNA干扰特异性抑制CaN的活性及其mRNA的表达,阻断NPY刺激的大鼠VSMCs中CaN依赖的信号转导通路,观察对CaN活性、细胞增殖、核内原癌基因c-fos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NPY可增加VSMCs的CaN活性,加快细胞增殖及增加核内c-fos表达水平.RNA干扰抑制CaN活性后,明显降低NPY刺激的VSMCs增殖及核内c-fos表达水平.结论:CaN参与了NPY刺激的VSMCs增殖,RNA干扰通过抑制CaN的活性可阻断NPY诱导的VSMCs增殖作用.
林瑶牛勃解军颜真
关键词:RNA干扰钙调神经磷酸酶
肿瘤个体化医疗——路在何方?被引量:1
2010年
药能救人,也能杀人。同样的药对有的人安全有效,对有的人却无效,甚至会发生不良反应。药物反应的差别最终引起了医学史上的一场个体化医疗革命。研究表明,除了性别、年龄等因素外,遗传因素是引起药物反应差异的主要原因。基于现有化疗药物的肿瘤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在各个领域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通过仔细分析,发现这条路虽愿望良好,但过程曲折、代价昂贵、价值有限,而且是以瘤为本。那么肿瘤个体化医疗该如何实现呢?要实现肿瘤个体化医疗,药物研发不能再走以药为本和以瘤为本的路线,而是走以人为本的路线,即先应用药物基因组学从特定人群寻找药物设计靶标,再围绕靶标进行个体化药物研发,最后以特定人群为药物临床试验对象完成新药研发过程。
赵锦荣颜真
关键词:肿瘤药物基因组学个体化治疗
MUC1基因免疫抑制H22肝癌生长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观察MUC1基因免疫对H22肝癌生长的特异性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股四头肌肌肉注射法将构建的MUCl基因疫苗pcDNA3.1-MUC1免疫 Balb/c小鼠,每次 100μg,3 wk/次,共3次,最后一次基因免疫后 3wk,接种表达MUC1的H22肝癌细胞。2 wk后观察、记录肿瘤的生长情况。于肿瘤细胞接种后43 d,处死全部动物,称肿瘤的质量。荷瘤小鼠的瘤组织常规HE染色。结果:肿瘤细胞接种后43d,MUC1预防组,质粒pcDNA3.1对照组及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H22肝癌大小分别为547±59mm^3,1185±84mm^3和1220±95 mm^3(P<0.01);平均瘤质量分别为 1.87 ± 0.96 g,4.19 ±1.34 g和4.23±1.32 g(P<0.01);pcDNA3.1对照组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100%可见瘤体形成,肿瘤生长,而MUC1基因疫苗预防组仅见50%(5/10)的小鼠有瘤体形成,与对照组相比,MUC1预防组H22肝癌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0.01);MUC1预防组小鼠免疫保护有显著差异(P<0.05).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与pcDNA3.1对照组相比,MUC1 DNA疫苗预防组鼠H22肝癌组织大量坏死。结论:MUC1基因免疫显著抑制H22肝癌生长。
袁时芳王岭李开宗颜真韩苇张英起
关键词:MUC1基因免疫抑制H22细胞肝癌肌肉注射法
应用SDS-PAGE显示小分子多肽技术的探讨被引量:62
2001年
为探讨显示小分子多肽技术 ,应用SDS PAGE寻找更简单、快捷的分析小分子多肽的方法。采用 8%T ,3%C的丙烯酰胺浓缩胶和含 6mol/L脲 (或含 2 4 %的甘油 )的 16%T ,6%C的丙烯酰胺分离胶的双层不连续SDS PAGE和三羟基甘氨酸电泳缓冲液显示蛋白分子量标准 ( 2 512~16 94 9kD)和待测样品 ,并对蛋白分子量标准在这两种分离胶中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两种条件下均能显示分子量小至 2 512kD的多肽 ;多肽样品在含脲和在含甘油的 2L T SDS PAGE中均有较好的显带 ;蛋白分子量标准的直线回归系数分别为r =- 0 966和r =- 0 964。它们是显示小分子多肽和估测其相对分子质量及对多肽分子进行进一步分析的更为简便易行的方法。
石继红赵永同张英起颜真韩苇王俊楼
关键词:SDS-PAGE蛋白质分析方法
十五肽BPC157对小型猪皮肤切割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研究机体保护多肽BPC 157对于小型猪皮肤切割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4只10~15kg的小型猪随机分为4组,采用特制的打孔器在动物背部打孔制备皮肤切割伤模型,模型分别用甘露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BPC 157(125和250ng·kg-1)处理17d,bid,在不同时期观察创面愈合水平以及肉芽组织内的胶原含量。结果:对小型猪皮肤切割伤模型,BPC 157(125~250ng·kg-1)可以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增加创面表层肉芽组织内胶原的含量,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但作用弱于bFGF。d17对照组尚残留创面18.6%,而bFGF组和BPC 157低、高剂量组创面已经基本愈合。结论:BPC 157有促进表皮修复的作用和促进肉芽组织成熟的作用。
薛晓畅吴勇杰高明堂李文广赵宁王增禄颜真张英起
关键词:细胞保护切割伤小型猪
一种新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方法的建立
<正>【研究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BV(hepatitis B virus)是指引起人类急、慢性肝炎的DNA病毒,也称丹氏颗粒。HBV基因组(HBV-DNA)由双链不完全环形结构的DNA组成,含约3200个核苷酸,主要分为...
包晗赵锦荣颜真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核酸杂交
文献传递
荧光偏振与非对称基因扩增技术联用分析全血XP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2009年
荧光偏振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基因诊断技术,不需要分离结合和未结合的探针,不依赖荧光强度,具有反应速度快、效率高、准确及成本低等优点,尤其在检测小分子领域具有很强的优势。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ingle nuclear polymorphism)作为公认的第三代遗传标记与肿瘤易感性与治疗反应性关系明确,几乎所有肿瘤都可以通过对第三代遗传标记的检测,在基因水平预警和进行早期干预治疗。
刘文超张菊李小惠薛妍张贺龙颜真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荧光偏振联用分析全血基因诊断技术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