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文生

作品数:18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糖尿
  • 9篇糖尿病
  • 7篇甲状腺
  • 6篇肾病
  • 6篇糖尿病肾病
  • 5篇激素
  • 5篇甲状腺激素
  • 5篇甲状腺疾病
  • 4篇血清
  • 4篇预后
  • 3篇制剂
  • 3篇制剂治疗
  • 3篇肾功能
  • 3篇中西医
  • 3篇中西医结合
  • 3篇中西医结合治...
  • 3篇西医结合治疗
  • 2篇中医
  • 2篇免疫
  • 2篇抗体

机构

  • 18篇沧州市中心医...
  • 2篇沧州市中西医...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沧州卫生学校

作者

  • 18篇韩文生
  • 8篇张庆峰
  • 8篇王建春
  • 7篇王淑花
  • 5篇邹金海
  • 5篇鲍晶
  • 5篇李兴福
  • 4篇唐淑芬
  • 4篇刘宝平
  • 3篇刘淑英
  • 3篇裘松雅
  • 2篇马玉玲
  • 2篇于芳辰
  • 2篇赵丽
  • 1篇李春英
  • 1篇黄清霞
  • 1篇邢文广
  • 1篇李志红
  • 1篇冯超
  • 1篇刘杨

传媒

  • 5篇放射免疫学杂...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同位素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华医学会...

年份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资料与方法1对象病例来自本院糖尿病科收治的DN患者。按尿蛋白分级标准分为:1级-初发肾病期;2级-早期肾病期;3级-临床肾病期(含尿毒症期)其中,中西医药结合治疗组325例对应分为A1、A2、A3组,西药常规治疗组83例...
于芳辰王淑花李兴福韩文生
文献传递
α_(1)-MG RIA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1996年
应用α1-MG放射免疫分析法(α1-MGRIA),对276例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清和尿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血清正常值为54.22±22.02mg/l,尿正常值为5.57±2.63mg/l。同时对358例不同疾病患者也进行了检测,其中妊高症、肾功能不全、肾炎等疾病组尿α1-M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为临床肾脏疾病诊断及肾功能检测提供了可靠、灵敏的指标。该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刘桂芬王建春张庆峰刘淑英韩文生李志红
关键词:放射免疫测定肾功能肾脏疾病
动态测定甲状腺激素在判断重症疾病预后中的价值
张庆峰邹金海王建春黄青霞李春英李雪鲍晶韩文生陈双双
该项目通过对200例以上临床重症病例转归甲状腺激素跟踪测定,根据不同病人阶段统计分析激素水平及其变化规律,按治疗分成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三大组,再在每组中分成心肺、肝、肾及全身衰竭等不同重症疾病小组。并进行随访。利用甲...
关键词:
关键词:重症疾病
补肾化浊胶囊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9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补肾化浊胶囊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6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控制饮食、控制血糖、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洛汀新口服,治疗组给予补肾化浊胶囊口服制剂,连用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尿蛋白、血脂、血清一氧化氮(NO)、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尿白蛋白排泄率、24h尿蛋白定量均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CRP水平降低,NO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TC、TG、CRP、NO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化浊胶囊可改善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降低尿蛋白、抑制肾脏内炎症反应、升高血清NO、改善脂代谢异常实现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王淑花赵丽邢文广唐淑芬裘松雅韩文生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C-反应蛋白肾功能
补肾化浊胶囊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98例临床观察
2011年
目的观察补肾化浊胶囊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6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控制饮食、控制血糖、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洛汀新口服,治疗组给予补肾化浊胶囊口服制剂,连用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尿蛋白、血脂、血清一氧化氮(NO)、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尿白蛋白排泄率、24h尿蛋白定量均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CRP水平降低,NO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TC、TG、CRP、NO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化浊胶囊可改善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降低尿蛋白、抑制肾脏内炎症反应、升高血清NO、改善脂代谢异常实现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王淑花赵丽邢文广唐淑芬裘松雅韩文生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C-反应蛋白肾功能
补肾化浊胶囊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王淑花赵丽彭文英邢文广裘松雅李兴福唐淑芬韩文生刘杨
该研究根据中医理论,采用滋补肝肾、益气养阴、温肾健脾之中药,反复筛选药物组方,大胆进行剂型改革,将山药、山茱萸、白术、五味子、赤芍、防风、大黄混匀粉碎成细粉,过筛。剩余黄芪、金樱子、熟地黄、土茯苓、白鲜皮、牡蛎六味加六倍...
关键词: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理论
常见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CGRIA的初步观察被引量:3
2001年
刘淑英韩文生张庆峰王建春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血清甘胆酸CG放射免疫分析法
静脉输液病人拔针后按压时间及护理效果的研究
马玉玲韩文生唐淑芬等
该项目对静脉输液后拔针方法、按压穿刺点用物和手法、持续按压时间以及胶布固定棉球时间进行了改进,起到了保护穿刺点、促进其闭合的作用,减少了拔针后皮下淤血和病人的痛苦,提高了血管的再利用率。该研究达国内领先水平。
关键词:
关键词:静脉输液输液护理拔针方法诊疗技术
甲状腺疾病TMA和TGA RIA被引量:4
2002年
刘淑英王建春张庆峰韩文生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508例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A组)325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B组)183例,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血尿生化指标、毒副作用,并进行对比。结果前期DN组中A1组的显效率为58·9%,总有效率为94·9%,B1组为40·8%和87·4%,(P<0·01和0·05);早期DN组中,A2组分别为48·4%和81·3%,B2组为31·3%和70·8%(P<0·01和0·05);临床期DN组中,A3组为23·4%和66·0%,B3组为18·8%和37·5%(P<0·05和<0·01)。这种区别在显效率上的差异尤其明显,说明A组在疗效质量上亦较高。两组在降糖作用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降糖幅度与稳定性上则A组仍优于B组。在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方面,A组有更好的降低蛋白尿作用,尤以A1、A2和B1、B2差异非常显著(P<0·01),肾功能异常出现在A3和B3组,其改善仅略优于B3组。对同存的其他并发症,A组均明显优于B组。结论中西医药结合治疗DN,在平稳降糖、降压、调脂、降低尿蛋白和改善肾功能等具有明显优势,副作用小,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王淑花李兴福冯超韩文生田珂马维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