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顺国
- 作品数:23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百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论乡村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被引量:3
- 2016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先进导向,国家目标是广大村民的共同追求目标,构建公序良俗的和谐社会是广大村民的共同愿望,培育公民文化是实现国家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必要条件;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精神文化资源和行为文化资源;只有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实现主旋律和多样性的统一,才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 韦顺国
- 关键词:乡村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左右江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实践路径探索——以广西那坡县为例
-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新战略。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程度,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和"三农"工作预期成效。因此,在新时代大背景下,探索出一条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实践路径,是当前亟须解决的...
- 蔡有清韦顺国曾正艳
- 关键词:脱贫攻坚有效衔接
- 论马克思实现人的尊严的三维向度被引量:3
- 2014年
- 马克思人的尊严观,其本质是不断使人摆脱各种非人性的奴役或压迫,不断使人的自身价值得到认可及其主体地位得到确证,以达到人之为人的过程。虽然马克思没有对人的尊严进行专门论述,但人的尊严思想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因子。在探究人的尊严及其实现的过程中,马克思通过倡导宗教批判、扬弃异化和人类解放思想的三维向度,以不断推进人的尊严全面归复,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 韦顺国
- 关键词:宗教批判异化劳动
- 走出作文的困境
- 2013年
- 作文教学难,农村作文教学更难。要使学生走出作文的困境,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作文兴趣的培养;其次,要切实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性和人格;再次,坚持走以人为本、人文合璧的作文成功之路。经过"心动——行动——笔动"的反复训练,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从而尽快地走出作文困境。
- 韦顺国韦秋兰
- 关键词:作文以人为本
- 构建以红色文化为依托的“三全育人”创新模式探究被引量:18
- 2018年
- 发挥红色育人功能,创设红色课程、红色科研、红色实践、红色景观、红色网络、红色心理、红色管理、红色服务、红色资助、红色组织等"十大"育人工程,构建以红色文化为依托的"三全育人"内容创新、途径或手段创新、方式方法创新、机制创新等"四大"创新体系,为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无疑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 韦顺国
- 关键词:红色文化三全育人
- 一种研究分析装置
- 本发明涉及研究分析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研究分析装置,包括分析箱体、盖板和连接组件,分析箱体通过连接组件与盖板转动连接,分析箱体的上表面设有放置槽、封闭板和两个安装槽,每个安装槽内均设有抬提组件,每个抬提组件上均设有分析仪...
- 韦顺国胡耀南黄灵谋黄荣峰
- 文献传递
- 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的三种表述及其现实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是形成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支撑点,为我们科学认识人自身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思路,为确立社会和人的发展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它对于当前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 韦顺国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 宗教批判中的人的本质观及其意义——基于唯物史观形成的视角被引量:2
- 2014年
- 宗教批判,其本质是不断地使人摆脱各种非人性的奴役或压迫,不断地使人的自身价值和主体地位在现世生活中得到认可和确证,从而不断地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同时,宗教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其他批判理论的前提。在宗教批判中,马克思提出了许多观点,但始终都是围绕"人的本质"这一中心进行阐述,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这些观点,对当今我们进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或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韦顺国
- 关键词:宗教批判思想政治教育群众路线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解读述评
- 2011年
- 当前学术界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比较深入,但仅就其内涵解读的综述尚未多见。本文通过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解读的研究成果梳理分析,主要从其前提问题、概念内涵、本质三个维度进行解读述评,并总结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王银春韦顺国
-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论加强党员自我修养的关键所在——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为视角
- 2015年
- 批评和自我批评,不仅是认识论更是方法论和世界观的统一。中国共产党运用这一武器妥善地解决了不同时期党内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保持了党的纯洁性,增强了党的团结,使党不断发展壮大。认识清楚什么是批评和自我批评、为何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如何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加强党员自我修养的关键所在。这些内容对当前我们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 韦顺国
- 关键词:群众路线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员自我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