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积华
- 作品数:57 被引量:175H指数:7
- 供职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广西留学回国人员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Inlay小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双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采用Inlay小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双锚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探讨此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25例PCL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均采用Inlay小切口切开复位双锚钉内固定,其中,男19例,女6例,年龄19~67岁,平均(41.76±12.32)岁,较完整的骨折块面积大小1.68~2.60 cm^(2),平均(2.17±0.28)cm^(2),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采用Lysholm及IKDC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影像学评估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16.76±5.02)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无切口感染、关节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锚钉拔出、关节粘连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从(47.04±4.23)分增加到(96.80±1.76)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从(46.72±4.77)分增加到(97.48±1.45)分,术后IKDC、Lysholm评分高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Inlay小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双锚钉内固定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疗效确切,该术式具有显露充分、操作简便、创伤小和安全可靠等优点,适合各种骨折类型的P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治疗。
- 丁科罗群强韦积华陆定贵唐乾利唐毓金袁健葛清卿
- 关键词:撕脱性骨折后交叉韧带
- 舒洛地特对糖尿病足溃疡大鼠HIF-1α/GPER/VEGF通路及创面愈合的影响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探讨舒洛地特对糖尿病足溃疡(DFU)大鼠低氧诱导因子(HIF)-1α/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GPE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路及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构建DFU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和舒洛地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5、10、20 mg/kg舒洛地特),每组8只,另取8只大鼠设为对照组,连续给药14 d。给药0、3、7、14 d,检测大鼠血糖水平;给药7、14 d,计算创面愈合率;给药结束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印迹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创面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创面组织HIF-1α、GPER、VEGF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舒洛地特低、中、高剂量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和给药0、3、7、14 d血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创面组织中HIF-1α、GPER、VEGF蛋白水平和给药7、14 d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降低(P<0.05),创面组织中存在大量炎症细胞及少量新生毛细血管;与模型组相比,舒洛地特低、中、高剂量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和给药3、7、14 d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创面组织中HIF-1α、GPER、VEGF蛋白水平和给药7、14 d的创面愈合率均显著升高(P<0.05),创面组织中存在少量炎症细胞及大量新生毛细血管;随着舒洛地特剂量的升高,血清IL-6、IL-8、TNF-α水平和给药3、7、14 d血糖水平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组织中HIF-1α、GPER、VEGF蛋白水平和给药7、14 d大鼠创面愈合率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程度逐渐减轻,新生毛细血管数量逐渐增多。结论舒洛地特可降低DFU大鼠血糖及炎症水平,激活HIF-1α/GPER/VEGF通路,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生成,改善创面愈合情况。
- 韦积华罗富强谢康麒李载永余电柏麻华德丁科罗群强
- 关键词:舒洛地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
- 足部慢性创面的病因及治疗现状被引量:2
- 2021年
- 简述足部慢性创面形成原因和机制,创伤感染、下肢血管功能异常及糖尿病等病因,细菌生物膜、局部微循环障碍及创面组织生长因子缺失等发生机制,目前治疗足部慢性创面以改善全身基础情况、创面控制感染及彻底清创为前提,可供选择皮瓣移植、皮肤牵张术及胫骨横搬术等治疗方案,本文介绍各类治疗方法的优劣势,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袁健罗群强韦积华
- 关键词:足部创面慢性创面病因机制
-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膝关节镜术后弹力绷带全下肢包扎对患肢水肿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研究膝关节镜术后,予患者不同绷带包扎全下肢对患肢水肿消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5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手足外科16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急性损伤组和慢性损伤组各80例,两组分别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弹力绷带包扎)和对照组(40例,普通绷带包扎)进行全下肢包扎,评估两组患者下肢水肿、瘀斑青紫、下肢附壁小血栓形成和舒适度得分情况。结果术后第7天急性损伤组和慢性损伤组的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患者的膝关节周径差值小,皮下青紫瘀斑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舒适度得分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下肢附壁小血栓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弹力绷带全下肢包扎有利于患肢静脉回流,有效减少水肿程度。
- 王柳月刘芳印罗群强韦积华
- 关键词:膝关节镜水肿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 关节镜下微创松解术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伸膝装置粘连13例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技术在伸膝装置粘连挛缩松解手术中应用的优点。方法:对13例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出现伸膝装置粘连的患者在关节镜下松解粘连组织,必要时行股四头肌成形术,术后辅以CPM、镇痛康复治疗。结果:本组病例有1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6个月,平均16.3个月,术前平均膝关节活动范围48°,股四头肌肌力4~5级,术后平均恢复至110°,按Judet标准,本组优良率为96.1%。结论:关节镜技术能够有效松解伸膝装置粘连挛缩,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的优点,降低了术后再次粘连的概率,并能最大限度地保留伸膝功能。
- 韦积华韦庆军肖仕辉李伟岸
- 关键词:关节镜松解
- 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固定治疗儿童髁间棘骨折12例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治疗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例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在关节镜下复位,使用带线锚钉固定,观察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临床表现。结果 术中关节镜下骨折均满意复位;术后行X线复查,12例患儿骨折端达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无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6~36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6个月复查X线均示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进行膝关节检查,所有患者膝关节屈伸功能正常,前抽屉试验和Lachman试验均呈阴性。Lysholm评分与术前比较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固定治疗儿童髁间棘骨折,骨折端复位简单、固定牢靠、损伤小且避免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术后可早期行功能锻炼,有效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 陈戟霞韦积华罗群强
- 关键词:儿童带线锚钉关节镜
-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止点磁共振测量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后交叉韧带(PCL)重建的关键是止点解剖与显露,术前详细了解磁共振下止点解剖形态学特点,为临床重建后交叉韧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适当切面上测量Blumensaat线、后交叉韧带股骨及胫骨止点长度、胫骨平台后缘斜坡长度、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后缘与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中心垂直距离,胫骨止点中心与腘窝血管丛距离。结果 PCL股骨起点长度平均(7.6±1.3)mm,占Blumensaat线24.8%;胫骨止点平均长度(8.8±1.0)mm,占斜坡长度37.0%,胫骨止点中心与ACL后缘垂直距离平均(19.3±2.2)mm,胫骨止点中心与腘窝血管丛距离(9.6±1.8)mm。结论后交叉韧带股骨起点位于Blumensaat线下半部,胫骨止点位于斜坡后下半部,胫骨止点靠近腘窝血管丛。
- 陆定贵彭维波黄辉班锦东韦积华韦祥汀
- 关键词:磁共振后交叉韧带
- 锁定接骨板外固定和组合臂式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比较组合臂式外固定架与锁定接骨板外固定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2015年1月采用锁定接骨板外固定治疗的37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采用组合臂式外固定架治疗的55例患者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年龄、Gustilo分型、合并伤、软组织缺损范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4个月,平均12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8个月,对照组外固定架针道松动发生率为76.4%(42/55),骨不连发生率为29.1%(16/55),返岗工作率为70.9%(39/55);研究组分别为8.1%(3/37)、8.1%(3/37)和91.9%(34/3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42例患者发生畸形愈合,而研究组未见钢板扭曲、螺钉退出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按Johner&Wruhs评价法评价,对照组优良率为60.0%(33/55),研究组为91.9%(34/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4,P=0.002)。结论锁定接骨板外固定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操作简便、骨折愈合快,可有效固定骨折。
- 陆定贵唐乾利彭维波唐毓金李兰甜班洁勤班锦东韦积华
- 关键词:胫骨开放性骨折锁定接骨板外固定
- 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系统在股骨颈骨折经皮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中的应用实验
- 目的通过用标本模拟手术实验,探讨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导航系统结合'手术安全区'在股骨颈骨折经皮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中应用的方法和价值,并比较这一新术式与传统术式的优劣。方法将30侧去除软组织后的成人股骨防腐标本(不区分标本来...
- 韦庆军韦积华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微创外科
- 玻璃酸钠配合持续辅助被动运动锻炼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功能康复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配合持续辅助被动运动(CPM)锻炼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独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CPM锻炼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4周、12周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01),且治疗后同一时间观察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玻璃酸钠配合CPM锻炼能有效促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功能的早日康复。
- 周明英李成香韦积华潘卫萍陈松黄春兰黄秋霞
- 关键词:玻璃酸钠CPM锻炼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功能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