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2003年和1991年梅雨特征分析与比较
- 本文分析了2003年梅雨的特征,并与1991年江淮大水年的雨情、汛情、灾情、环流形势特征、出梅后高温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认为这两年的梅雨都属典型的丰梅年,但2003年淮北地区雨情大于1991年,江淮地区接近1991年,...
- 邓华军方乾陶玫徐慧如
- 关键词:梅雨
- 文献传递
- OLR资料反映江苏旱、涝年降水特征及环流分析
- 利用美国气候诊断中心OLR 月资料和北半球实况客观分析500 hPa 逐月高度场距平格点资料,讨论江苏夏季旱涝天气气候的环流特征。研究表明:菲律宾以西太平洋暖池区OLR 低值区强弱直接影响江苏夏季降水,该区OLR 值越低...
- 陶玫胡洛林韩桂荣邓华军
- 关键词:OLR
- 文献传递
- 2004年江苏秋季干旱少雨分析
- 1引言2004年9月21日~11月8日我省降水持续偏少,淮北地区11.2~49.4毫米,江淮之间3.5~29.2毫米,苏南地区1.9~18.2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淮北地区偏少4~9成..江淮之间偏少7~9成,苏南地区偏...
- 陶玫邓华军尹东屏胡洛林徐慧茹胡胜娟
- 关键词:假相当位温副高脊线
- 文献传递
- 梅汛期大暴雨场量与暴雨合成场量的对比分析
- 2003年江苏省梅雨期暴雨频繁,大部分地区的总降水量多于历史平均。本文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抓住典型个例与整个梅雨期的环流场、物理量场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梅汛期连续暴雨日中,日暴雨量的增强与物理量参数的增大密切相关。
- 尹东屏胡洛林曾明剑陶玫徐惠茹
- 关键词:梅汛期暴雨物理量
- 文献传递
- 三次梅雨锋大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16
- 1997年
- 我台以SGI工作站为计算平台,建立了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JMNFS)。本文则应用以系统对1996年6月28日、7月3日、7月14日三次梅雨锋上发生波动后发展成江淮气旋,在江淮地区造成大暴雨和区域性暴雨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了产生暴雨的天气系统结构特征、物理机制和一些预报上的启示。
- 唐洵昌张欣陶玫邓华军
- 关键词:数值预报系统暴雨数值模拟分析梅雨锋
- OLR资料反映江苏旱、涝年降水特征及环流分析
- 利用美国气候诊断中心OLR月资料和北半球实况客观分析500 hPa逐月高度场距平格点资料,讨论江苏夏季旱涝天气气候的环流特征。研究表明:菲律宾以西太平洋暖池区OLR低值区强弱直接影响江苏夏季降水,该区OLR值越低,辐合越...
- 陶玫胡洛林韩桂荣邓华军
- 关键词:OLR
- 文献传递
- 梅汛期大暴雨场量与暴雨合成场量的对比分析
- 2003年江苏省梅雨期暴雨频繁,大部分地区的总降水量多于历史平均。本文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抓住典型个例与整个梅雨期的环流场、物理量场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梅汛期连续暴雨日中,日暴雨量的增强与物理量参数的增大密切相关。
- 尹东屏胡洛林曾明剑陶玫徐惠茹
- 关键词:梅汛期暴雨物理量
- 文献传递
- 南京地区7-8月午后雷阵雨天气被引量:3
- 2000年
- 本文主要分析南京地区7~8月发生午后雷阵雨天气、气候与其相关的某些参数的特征,以及大尺度的天气形势条件,用南京单站资料分析位势不稳定度和不稳定能量,从物理量场判定南京是否处在产生雷阵雨的潜在不稳定区内,从相关资料中建立南京地区7~8月午后雷阵雨天气的概率预报方程。
- 陶玫夏文梅王卫芳严明良
- 关键词:雷阵雨降水预报
- 梅汛期中的暴雨和大暴雨环流特征及物理量诊断分析被引量:25
- 2007年
- 2003年江苏省梅雨期暴雨频繁,大部分地区的总降水量多于历史平均。本文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抓住典型个例,将其与梅雨期12个暴雨日的平均环流场、物理量场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日暴雨量的增强与物理量参数的增大密切相关。
- 尹东屏胡洛林曾明剑陶玫徐惠茹
- 关键词:梅汛期暴雨物理量
- 江苏气候变化和灾害防范
- 本文概述了江苏近50年旱涝规律,1951~2001年江苏夏季出现了全省性洪涝9次,局部洪涝12次和全省性干旱9次,局部干旱14次。6~8月全省洪涝灾害风险防范分布情况,大体上7月份大于6月和8月份,里下河地区,东部沿海和...
- 方乾邓华军陶玫胡洛林陈德群
- 关键词:气候变化灾害防范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