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丽
- 作品数:14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成都市卫生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高血压左室肥厚与脉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观察高血压左室肥厚与脉压、大动脉内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应用诊所血压仪、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并计算120例高血压患者血压、脉压、左室重量指数,主动脉根部内径、颈总动脉内径、颈总动脉内-中层厚度及颈动脉斑块的形态.分左室肥厚组和无左室肥厚组,分别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脉压、主动脉根部内径、颈总动脉内径、颈总动脉内-中层厚度、斑块形成、阻力指数在左室肥厚组与无左室肥厚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脉压增大和大动脉内径增宽提示大动脉顺应性下降,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中起重要作用,而颈总动脉内-中层厚度增厚及斑块形成与左室肥厚也密切相关,早期发现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 陈金丽吴治湘程亚沙姚思君
- 关键词:高血压左室肥厚脉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 多普勒超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和评价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10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组颈动脉病变及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检测患者基线血脂、血糖。结果随着高血压分级的逐渐增加以及基线血脂、血糖水平的升高,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逐渐增厚且相互比较有显著性意义;随着高血压程度的不断加重,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也不断增加;血流动力学检测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末期速度低于对照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高于对照组。结论彩色超声多普勒可通过检查颈动脉硬化程度,对判断高血压患者有无动脉硬化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 罗俊候良平燕纯伯彭英熊峰王伟蔡琳陈金丽卢兴美程亚沙姚思君
-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老年人多普勒超声
-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被引量:5
- 2003年
- 程亚沙陈金丽吴治湘
- 关键词:多发性大动脉炎彩色多普勒超声病因发病机理临床分型
- 多普勒超声左心房射血力对高血压患者的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心房射血力 (LAEF)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多普勒超声结合二维超声技术 ,测定 2 2 8例高血压病患者和 2 2 3例正常健康者LAEF及左房射血力指数 (LAEFI) ,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高血压病组LAEF、LAEFI、LVMI、TPR、IVSd、LVPWd等与正常组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以LAEFI =0 15 2 2N/m2 (正常组LAEFI均值 +2倍标准差 )将高血压病组分为两个亚组 ,两组间年龄、LVMI、LAPVI、IVSd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房射血力 ,无创而易行 ,能够较好地评价左心房功能。高血压病患者左心房射血力显著高于正常人。年龄LAPVI、LVMI与左心房射血力呈显著正相关。
- 罗俊吴治湘蔡琳王伟燕纯伯杨源烈程亚沙陈金丽姚思君
- 关键词:多普勒超声高血压左心房功能
- CDFI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心脏形态及功能改变的观察
- 2000年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近来对PSS与内脏损害的关系日趋重视。但对使用CDFI观察PSS患者心脏形态与功能的影响尚未见诸报导。本文使用HP 1000型彩超仪对PSS患者进行了研究。PSS组51例(女性48例,男性3例,平均年龄46.4±3.2岁病程0.5~25年);健康对照组40例(女性36例,男性4例,平均年龄44.5±4.1岁),在年龄及性别构成上具有良好可比性。全部病例均进行CDFI,12导联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胸片检查、其中18例作了心肌核素显影检查。
- 吴治湘陈金丽罗小敏王晓霞徐治波刁祖容毛伯勤
-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动态心电图监测舒张功能12导联心电图
- 彩超工作站的应用与完善被引量:1
- 2003年
- 姚思君吴治湘陈金丽程亚沙
- 关键词:彩超工作站
- 开搏通对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 10例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用 Capton 治疗1~5日后观察各项指标.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1.缓解:症状、体征改善,心功能障碍为Ⅱ级 PEP/LVET↓、SV↑、CO↑、CI↑.
- 毛伯勤盛草睛陈祝元吴治湘文瑞莲李兆甫陈金丽
- 文献传递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价值。方法 对 2 40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 (CAS)斑块的好发部位和超声分型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发现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79% ,以颈总动脉分叉部居多 ,以左侧为多见 ,且多为软斑、扁平斑 ,软斑是脑梗死的主要栓子来源之一。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标志之一 ,高血压是颈动脉结构及功能改变的主要因素之一。
- 陈金丽吴治湘罗俊程亚沙姚思君
- 关键词:颈动脉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永存动脉干1例被引量:1
- 2008年
- 熊峰罗俊程亚沙陈金丽彭瑛卢兴美姚思君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永存动脉干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全收缩期杂音室间隔增厚心室增大
- 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726例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识别,及对血管腔狭窄程度的评估。方法采用高分辨彩超,对726例颈动脉斑块患者进行纵横扫查颈总动脉和颈内及颈外动脉起始部斑块,观测其回声性质、大小、管腔狭窄程度及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参数。结果726例中29.89%(217/726)为混合斑,28.93%(210/726)为软斑,26.17%(190/726)为扁平斑,15.01%(109/726)为硬斑;颈总动脉分叉膨大部和颈内动脉起始部为斑块的好发部位,左右两侧发生斑块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5);检出管腔狭窄68例,轻度狭窄占35.29%(24/68),中度狭窄52.94%(36/68),重度狭窄11.76%(8/68);颈总动脉内径男性大于女性,右侧大于左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01)。结论高分辨率彩超能准确识别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评估血管狭窄的程度,能为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干预和治疗及对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 程亚沙燕纯伯罗俊陈金丽姚思君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多普勒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