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椿
- 作品数:38 被引量:8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耐药淋球菌的流行、防治与展望被引量:6
- 2021年
- 淋球菌耐药问题是性传播疾病防控中面临的巨大挑战,近年来在世界范围特别是在我国流行的头孢菌素耐药克隆的出现使耐药问题更加严峻。为更好了解耐药淋球菌的流行现状,控制其进一步传播,本文将对耐药淋球菌的流行状况、一般耐药机制以及临床治疗和耐药监测的防治策略展开讨论与展望。
- 陈绍椿张瑾王千秋尹跃平
- 关键词:淋病奈瑟菌耐药
- 淋病奈瑟菌对头孢菌素和阿奇霉素耐药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7年
- 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淋病奈瑟菌对一线治疗抗菌药物低敏、耐药的情况,尤其是对广谱头孢菌素和阿奇霉素的耐药性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担忧。许多地区均出现了淋病奈瑟菌对广谱头孢菌素和(或)阿奇霉素高水平耐药的报告,为淋病联合治疗方案敲响了警钟。淋病奈瑟菌的耐药机制复杂,主要涉及到抗菌药物靶点的改变、药物内流减少和外排增加。各机制之间还存在某些依赖或协同效应。对淋病奈瑟菌耐药性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淋病奈瑟菌的耐药趋势。
- 刘宏业韩燕陈绍椿尹跃平
- 关键词:淋病奈瑟球菌淋病头孢菌素类阿奇霉素
- 中国淋球菌耐药监测点产青霉素酶淋球菌及其blaTEM-135突变体的流行率调查研究
- 目的 了解中国不同地区淋球菌耐药监测点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的比例及相应blaTEM-135突变体在PPNG中的分布,比较PPNG及blaTEM-135突变体淋球菌多抗原测序分型(NG-MAST)的型别分布,了解不...
- 陈绍椿尹跃平
-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9年
- 本文从淋病的流行现状、淋球菌的耐药现状、大观霉素在目前淋病治疗方案中的作用、淋球菌对大观霉素耐药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阐述淋球菌与大观霉素相互作用的细胞通路、耐药机制及相关的耐药基因,为淋病的精准治疗、耐药监测和新药开发等提供参考和新思路。
- 孙思刘兰兰佟立峰吕纯芳罗珍胄陈绍椿陈祥生
- 关键词:淋病淋病奈瑟球菌大观霉素抗药性耐药机制
- 中国淋球菌耐药监测网络中耐药淋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决定基因研究
- 目的 淋病奈瑟菌(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感染引起的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性传播疾病之一,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对妇女、儿童健康及艾滋病的传播均有很大的影响.我国目前临床推荐使用头孢曲...
- 陈绍椿尹跃平戴秀芹陈祥生
- 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在男男性行为者不同解剖部位的感染率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 于瑞星张国毅陈祥生王冠群尹跃平韩燕顾默凡陈绍椿李奇郑冰洁戴秀芹
- 中国淋球菌耐药监测网络中耐药淋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决定基因研究
- 目的淋病奈瑟菌(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感染引起的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性传播疾病之一,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对妇女、儿童健康及艾滋病的传播均有很大的影响。我国目前临床推荐使用头孢曲松...
- 陈绍椿尹跃平戴秀芹陈祥生
- 关键词:淋球菌耐药监测分子流行病学基因研究
- 文献传递
- 大连地区淋球菌分离株对庆大霉素的敏感性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淋球菌分离株对庆大霉素的敏感性状况。方法选取2016-2018年大连市疾病预防中心收集的120株淋球菌分离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庆大霉素对淋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120株淋球菌中未发现对庆大霉素耐药的分离株,其中103株(85.8%)对庆大霉素敏感(MIC≤4mg/L),17株(14.2%)对庆大霉素中敏(MIC=8mg/L)。结论大连地区淋球菌分离株对庆大霉素的敏感性较高。
- 刘经纬徐文绮朱小宇张振国戴秀芹韩燕陈绍椿尹跃平
- 关键词:庆大霉素琼脂稀释法
- 淋球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9年
- 淋病奈瑟球菌(淋球菌)对磺胺类、青霉素、四环素和座诺酮类等抗菌药物已普遍耐药,对头孢菌素和大观霉素等药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散发的耐药株报道日益增多。此文对淋球菌耐药机制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菌株抗菌药物结合靶点结构修饰致抗菌药物与靶点结合效率降低、产生酶破坏或修饰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主动外排增多和流入减少等机制,为新药开发以及提出耐药应对新策略提供依据。
- 郑晓丽陈绍椿尹跃平
- 关键词:抗菌药物耐药机制
- 淋球菌对头孢曲松的敏感性及淋球菌多抗原测序分型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南京市淋球菌对头孢曲松的敏感性以及相应菌株的淋球菌多抗原测序分型(NG-MAST)基因型别。方法2007年和2012年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临床防治基地分别收集了204株和81株淋球菌,经过分离纯化及鉴定后,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头孢曲松的最小抑菌浓度(Mm);菌株培养后利用试剂盒提取DNA,并进行淋球菌多抗原测序分型(NG-MAST)。结果测试的285株淋球菌MIC≥0.060Ixg/ml的菌株比例为63.2%,MIC≥0.125Ixg/ml的比例为31.6%。2012年MIC≥0.060Ixg/ml和MIC≥0.125IXg/ml的菌株比例分别为44.4%和11.1%,2007年MIC≥0.060斗g/ml和MIC≥0.125肛∥ml的菌株比例分别为70.6%和39.7%。NG—MAST分型研究显示,285株淋球菌共有166个型别,菌株多样性较高,其中73种为已知型别,93种为新型别。2007年测定的所有菌株中以sT568(n=13),ST270(n=9),ST421(n:7),ST2288(n=5),STl731(n=4),STl766(n=4),STl866(n=4),STl870(n:4)等为主。2012年测定的所有菌株中以ST2318(n=5),STl053(n=4),ST5990(n=4),ST8726(n=4)为主。相同NG-MAST型别的菌株具有相同或相近的MIC值。结论2012年与2007年菌株的优势型别有较大变化,某些型别与头孢药敏值有较强对应关系。NG-MAST分型可能作为分子生物学标记用于淋球菌耐药监测。
- 陈绍椿尹跃平戴秀芹孙厚华于瑞星韩燕陈祥生
- 关键词:奈瑟球菌淋病头孢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