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振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商洛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折
  • 2篇内固定
  • 2篇跟骨
  • 2篇跟骨骨折
  • 2篇固定术
  • 2篇关节
  • 1篇炎症
  • 1篇炎症介质
  • 1篇预后
  • 1篇置换术
  • 1篇治疗颈椎
  • 1篇韧带
  • 1篇韧带骨化
  • 1篇入路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锁定钢板
  • 1篇平台骨折
  • 1篇切开
  • 1篇切开复位

机构

  • 7篇商洛市中心医...
  • 1篇铜川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陈振
  • 2篇贾力
  • 1篇赵博
  • 1篇严笑

传媒

  • 3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同内固定方式联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效果比较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比较不同内固定方式联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效果。方法于2014年3月~2017年5月收治35例OPLL患者,均采用行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其中19例给予侧块螺钉内固定,为A组;16例给予ARCH钛板内固定治疗,为B组。观察2组患者手术情况及相关疗效指标。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不大(P>0.05);B组术后6个月JOA评分改善率及椎管矢状径改善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术后3 d、术后6个月椎管开门角度均明显高于A组(P<0.05),开门角度丢失情况明显低于A组(P<0.05);A组1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再关门现象,4例出现轴性症状,B组患者未见上述现象及症状;术后1年A组颈椎活动度明显减小(P<0.05),B组颈椎活动度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1年B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ARCH钛板固定联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OPLL的疗效明显优于侧块螺钉固定,可明显提高JOA改善率及椎管矢状径改善率,降低再关门现象及轴性症状发生率,且保留颈椎活动度,使患者术后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陈振程宏涛贾力
关键词:椎管扩大成形术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开放复位接骨板治疗跟骨骨折26例被引量:2
2012年
回顾2004年6月至2011年6月本院收住23例26跟骨折进行内固定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23例26足,男性20例,女性3例,年龄22~64岁,平均42.6岁。20例为单侧跟骨骨折,3例为双侧;SandersⅢ型15例,SandersⅣ型11例。18例为高处坠落伤,5例为交通事故伤,其中4例伴有腰椎骨折。
赵博陈振严笑
关节镜清理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炎症介质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KOA)应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BMSCs)移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铜川市人民医院骨科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14例KO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两组患者均行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ABMSCs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患侧膝关节液内炎症介质[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前列腺素(PG)E2]水平,以及膝关节功能[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LKSS)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的疼痛VAS评分均逐渐降低,术前、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患侧LKSS评分均逐渐升高,且观察组术后3、6个月时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同期均显著更低,患侧LKSS评分则均显著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时患侧膝关节液内各项炎性介质(IL-1β、TNF-α、PGE2)水平均逐渐降低,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同期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清理术联合ABMSCs移植术治疗KOA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下调患侧膝关节液内炎症介质的释放,改善患侧膝关节功能,疗效确切。
白朝奇封鹏张雪艳党华陈振
关键词:关节镜清理术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炎症介质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效果,为相关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内固定前、后处理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治疗组术后与术后3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TPA)角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后倾角(PA)角度明显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进行观察,治疗组的患肢膝关节活动度与患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解剖钢板,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改善后倾角,有利于患者术后患肢膝关节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张骁青贾力陈振
关键词:SCHATZKER胫骨平台骨折解剖钢板锁定钢板
微创复位钢板固定术对跟骨骨折患者跟骨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微创复位钢板固定术对跟骨骨折患者跟骨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复位钢板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生物力学特征、炎症反应指标、足、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出血量、切口长度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跟骨高度、跟骨宽度、Bohler角、Gissane角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两组IL-1、CRP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Maryland、AOF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近、远期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复位钢板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恢复跟骨生物力学特征,减少术后并发症,利于跟骨功能的恢复。
陈振程宏涛
关键词: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多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及1年,观察组的疼痛、功能恢复、畸形及活动范围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较半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显著,患者术后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陈振程宏涛
关键词:半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
经肩袖肌间隙入路和Judet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对比经肩袖肌间隙入路和Judet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肩胛骨骨折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Judet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肩袖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肩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CM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Judet入路相比,经肩袖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其对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程宏涛陈振
关键词:肩胛骨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