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 作品数:20 被引量:37 H指数:4 供职机构: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电子电信 更多>>
经颈部低位单切口迷走神经刺激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经颈部低位单切口迷走神经刺激(VNS)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DR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癫痫中心2016年6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78例DRE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颈部低位单切口行VNS 57例(单切口 VNS组),采用传统双切口行VNS 21例(双切口 VNS组).术后采用门诊或电话随访,根据癫痫发作的控制情况(包括有效率和无发作率)评估手术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单切口 VNS组与双切口 VNS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癫痫发作类型、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相比较,术后6、12、24个月的癫痫控制有效率(x^(2)=3.00)、无发作率(x^(2)=2.0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或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一过性声音嘶哑[1.8%(1/57)对比 14.3%(3/21)]、咳嗽[3.5%(2/57)对比 19.0%(4/21)]的发生率方面,单切口 VNS 组均低于双切口 VNS组(均P<0.05).结论 经单切口行VNS与经双切口行VNS治疗DRE的手术疗效相当,但前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可作为一种可选择的VNS手术方式. 和政 李超 徐硕 李保敏 陈思 姜彬 陈腾 张红英 徐淑军关键词:耐药性癫痫 迷走神经刺激术 手术后并发症 单切口 合并糖尿病的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特征分析 <正>目的帕金森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比较常见,有报道认为糖尿病能够加重帕金森病患者的某些运动症状,但对于非运动症状的影响尚缺乏相关报道。本研究利用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量表(NMSS)调查评估糖尿病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影响,... 刘艺鸣 刘琛 许巍 黎彦博 王玲玲 陈思 张悦关键词:非运动症状 合并糖尿病 帕金森病患者 文献传递 散发性早发帕金森病PARK2基因突变及其临床特征 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42例散发性早发性帕金森病(EOPD)PARK2基因突变情况及突变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SYBR GreenI实时荧光定量以及DNA直接测序方法,对42例EOPD患者进行PARK2基因突变分析。结果在42例EOPD患者中共发现5例PARK2基因突变,外显子杂合缺失突变、外显子纯合双重重复突变、复合杂合点突变各1例,另外2例存在相同的杂合小片段缺失突变。c.850G>C和c.968-973delGTGTCC为已经报道的突变,c.925G>T为未报道新突变。PARK2基因突变EOPD患者发病年龄比无PARK2基因突变者小。但是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3.0版第Ⅲ部分关期评分和Hoehr-Yahr关期评分上无差异。结论散发性EOPDPARK2基因突变率为11.9%;点突变是散发性EOPD的主要突变类型;PARK2基因突变组和无突变组的EOPD患者在临床症状上和病情严重程度上无明显差异,但PARK2基因突变组发病年龄小,病程长,病情进展缓慢。 陈思 刘艺鸣 任楠楠 陈良 李佳珍 宁翔 王京关键词:帕金森病 DNA突变分析 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自噬功能的研究 目的 检测帕金森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皮肤成纤维细胞自噬体经典标记物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表达,探讨帕金森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自噬活性是否有改变.观察添加雷帕霉素(rapamycin)后两组皮肤成纤维细胞自噬活... 刘艺鸣 许巍 陈良 陈思 任楠楠Parkin基因多态性与山东省汉族帕金森病发病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 Parkin 基因多态性与山东省汉族人群帕金森病(PD)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 DNA 测序及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技术检测山东省汉族人群中145例 PD 患者(PD 组)及126名健康查体者(对照组)Parkin 基因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Ser167Asn、Val380Leu 及 Arg366Trp)的等位基因频率,其中 PD 组包括早发性帕金森病(EOPD)患者67例与晚发性帕金森病(LOPD)患者78例,分析上述3个多态位点 PD 发病风险中的意义。结果PD 组与对照组的 Ser167Asn、Val380Leu 及 Arg366Trp 3个多态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明显差异;PD 组中 EOPD患者 Ser167Asn、Arg366Trp 位点与 LOPD 患者相比,等位基因频率亦无明显差异;EOPD 患者 Val380Leu 位点与LOPD 患者相比,等位基因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1,OR =3.39,95%CI:1.287~8.931)。结论山东省汉族人群 Parkin 基因 Ser167Asn、Val380Leu 及 Arg366Trp 多态位点可能与 PD 的发病无明显相关性,其中 Val380Leu可使 PD 的发病年龄提前。 陈思 王牧川 任楠楠 许巍 王玲玲 栾海辉 马俊 刘艺鸣关键词:PARKIN 基因 多态性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器植入手术技术的改进探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经验 徐硕 李超 马翔宇 陈思 吴倩倩 杨宁 李卫国 陈腾 徐淑军某综合医院2013-2016年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了解某综合性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医护人员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医院感染病例,对其主要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病原菌共检出2849株,各科室中ICU检出最多,为1124株,占39.5%.所检样本中以痰液检出最多,为1470株,占51.6%.检出最多的五种病原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807株,28.3%),肺炎克雷伯菌(512株,18.0%),铜绿假单胞菌(288株,10.1%),白色念珠菌(149株,5.2%)和鲍曼不动杆菌(148株,5.2%),其中前三种病原菌所占比例最大,合计1607株(56.4%).本研究选取的26种抗菌药耐药率监测显示: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低于30%的抗菌药有8种;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低于30%的抗菌药有10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低于30%的抗菌药有10种.其中三种病原菌的耐药率都低于30%有5种.位列前五位的多重耐药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43.7%)、肺炎克雷伯菌(20.9%)、鲍曼不动杆菌(7.9%)、铜绿假单胞菌(7.6%)和金黄色葡萄球菌(4.1%).结论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具有较大差异,且存在-定的地域性差异,应持续监测病原菌的耐药率,合理选择针对性的抗菌药物,有效控制病原菌的感染. 高洁 许光银 陈思关键词:医院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多重耐药菌 脑深部电刺激术术中微电极记录信号长度与术中电刺激有效性的关系 陈思 徐淑军 刘艺鸣 李卫国动眼神经麻痹误诊为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后并发症1例 2012年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ubthalamienucleus。deepbrainstimulation.STN.DBS)可以通过参数调整达到对症状的最佳控制,长期有效,目前已基本取代毁损术,成为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外科治疗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1-3]。尽管这种手术是非毁损和微侵袭性的,仍然存在并发症和副作用的问题^[4]。动眼神经麻痹是神经科常见的临床症状,颅内动脉瘤是其最常见的病因之一^[5]。现将1例PD患者行双侧STN—DBS术后5年出现动眼神经麻痹误诊为脑深部电刺激并发症的病例报告如下。 任楠楠 刘艺鸣 陈思 李雷 陈良 王京关键词:脑深部电刺激 帕金森病 动眼神经麻痹 动脉瘤 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和TLR4中mRNA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脂多糖受体(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4,CD14)和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中m RNA的表达并探讨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实验共入组44例帕金森病患者和37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并详细记录入组的44例帕金森病患者发病年龄、病程、性别,在关期时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H-Y分期、UPDRSⅡ、UPDRSⅢ、NMSS评分,利用RT-PCR技术检测各研究对象PBMC中CD14和TLR4中m RNA的表达。结果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CD14 m RNA表达水平(1.459±0.658)2^(-△△CT)、TLR4 m RNA(1.408±0.698)2^(-△△CT)表达较健康对照者((1.162±0.631)2^(-△△CT)、(1.122±0.557)2^(-△△CT))均显著增加(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帕金森病组CD14 m RNA的表达水平与反应帕金森病疾病严重程度的H-Y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CD14 m RNA表达与其H-Y分期正相关,提示CD14/TLR4的单核细胞所介导的固有免疫反应可能是帕金森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王玲玲 陈思 马俊 许巍 岳涛 赵振向 王剑锋 王晓棠 刘艺鸣关键词:帕金森病 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