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志强

作品数:11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4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动剪切模量
  • 3篇剪切模
  • 2篇岩质
  • 2篇岩质边坡
  • 2篇砂土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双曲线模型
  • 2篇阻尼
  • 2篇阻尼比
  • 2篇网络
  • 2篇路基
  • 2篇路基沉降
  • 2篇幂函数
  • 2篇幂函数模型
  • 2篇函数
  • 2篇边坡
  • 2篇沉降
  • 2篇沉降预测
  • 1篇循环荷载

机构

  • 11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长江科学院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

  • 11篇陈志强
  • 5篇刘顺昌
  • 3篇王亮清
  • 2篇王章琼
  • 2篇何晓民
  • 2篇黄斌
  • 2篇丰光亮
  • 1篇谭凡
  • 1篇孙淼军
  • 1篇张婷
  • 1篇饶锡保
  • 1篇罗菊
  • 1篇胡娟

传媒

  • 5篇人民长江
  • 2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第八届全国土...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层次分析法评价降雨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万塘滑坡危险度评价模型,综合考虑降雨、地震、人类工程活动、库水位、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岩层组合结构七个方面的因素,对三峡库区万塘滑坡进行危险度评价,并与传统的刚体极限平衡法相比较验证。通过重点定量分析降雨对万塘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验证了降雨在滑坡稳定性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为滑坡灾害预防提供依据。
丰光亮胡娟陈志强孙淼军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降雨稳定性
基于3D离散元的岩质边坡最大开挖角确定
2012年
为解决岩质边坡最大开挖角确定的问题,利用3D离散元软件模拟边坡渐进开挖过程,探讨岩质边坡失稳的动态过程,从而确定岩质边坡的最大开挖角。以某水电坝址岩质边坡为例,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所确定的最大边坡开挖角为47°。数值分析表明,将47°作为无支护条件下的边坡开挖角是合理的,与运动学方法所确定的38°开挖角相比,更接近实际的极限情况。故用3D离散元确定节理岩质边坡的最大开挖角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对边坡分级开挖,确定合理边坡开挖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刘顺昌王亮清陈志强
关键词:三维离散元岩质边坡
武汉砂土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的试验研究
以武汉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越江段饱和砂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GDS动力三轴试验,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在单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砂土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规律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动剪切模量、阻尼比与动剪应变的关系可以用Har...
何晓民陈志强张婷
关键词:动剪切模量阻尼比
文献传递
基于幂函数的路基沉降预测模型被引量:5
2010年
指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是两个传统工后沉降预测模型,研究表明,这两种模型反映了两个极端:前者推算的结果通常偏小,而后者推算的结果又通常偏大。为了克服其缺点,在两个传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三参数幂函数模型,指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分别是幂函数模型的两个特例:当幂指数n=1时,幂函数模型退化成指数模型;当n=2时,幂函数模型退化成双曲线模型。以深圳机场路基沉降为例,采用幂函数模型拟合和预测的沉降数据较两个传统模型误差更小,适应性更强。
陈志强黄斌王章琼
关键词:幂函数模型双曲线模型沉降预测
岩块分形维规律及三维岩体质量评价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Monte-Carlo法在计算机上生成岩体结构面三维网络图,对结构面切割后的块体分形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块体数量与结构面数量有明显的幂律关系,即分形规律;小于某体积尺度的块体数量与体积尺度也存在分形关系,结构面数目改变时,该分形维基本不变。另外,块体数目与测量空间大小之间的分维数DNL随着结构面数目的增加即破碎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这表明DNL可以作为三维岩体质量评价的一种有效参数,这为岩体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和新方法。
侯赤金陈志强刘顺昌
关键词:结构面分形维数岩块岩体质量评价
基于改进RBF神经网络的最大动剪切模量确定
2011年
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手段,直接建立最大动剪切模量Gmax与孔隙比e、围压σ3、固结比kc这3个影响因素的非线性关系,避开了寻找Gmax与各影响因素之间定量经验公式的繁琐工作。通过模式搜索法计算出径向基函数的扩展速度的最优值,使模型的预测误差最小。以福建标准砂为例,模式搜索法得出的扩展速度SPREAD最优值为2.287,RBF网络预测的Gmax平均相对误差为0.931 6%,误差很小,说明RBF神经网络能方便、有效地确定不同条件下的Gmax,具有一定的推广利用价值。除了对Gmax能够很好地预测外,RBF网络对G-γ关系曲线也能很好地模拟。
陈志强王亮清刘顺昌丰光亮
关键词:径向基神经网络最大动剪切模量模式搜索法
武汉砂土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以武汉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越江段饱和砂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GDS动力三轴试验,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在单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砂土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规律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动剪切模量、阻尼比与动剪应变的关系可以用Hardin-Drnevich双曲线模型进行描述;动剪切模量随动应变的增大而减小,随围压和固结比的增大而增大,而阻尼比的变化规律与动剪切模量相反。从而为工程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何晓民陈志强张婷
关键词:动剪切模量阻尼比
循环荷载下饱和砂孔压发展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以武汉地铁四号线二期工程中饱和砂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饱和砂在不同干密度、固结比及动剪应力比下的孔隙水压力发展规律。研究表明,武汉饱和砂的孔压增长可以用一个负指数模型进行描述,模型拟合结果与试验数据的一致性好,说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黄斌饶锡保陈志强谭凡
关键词:循环荷载饱和砂
基于PCA-BPNN的膨胀土自由膨胀率预测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准确地对膨胀土进行分类,将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和BP神经网络方法(BPNN)相结合,进行膨胀土自由膨胀率预测研究。首先,对影响自由膨胀率的几个物性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主成分数据序列;然后,根据主成分数据序列建立输入样本并应用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PCA-BPNN预测结果,从而预测自由膨胀率。采用南阳膨胀土数据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比单一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的效果更好。
王利华吕祖保陈志强罗菊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膨胀土自由膨胀率
基于幂函数的路基沉降预测模型
指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是两个传统工后沉降预测模型,研究表明,这两种模型反映了两个极端:前者推算的结果通常偏小,而后者推算的结果又通常偏大。为了克服指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预测工后沉降的缺点,在两个传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三参数幂函...
陈志强刘顺昌王章琼
关键词:幂函数模型双曲线模型沉降预测路基工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