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彬
- 作品数:18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更多>>
-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 反应堆严重事故压力容器下封头内熔池结构计算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严重事故压力容器下封头内熔池结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计算下封头堆芯熔融物各组分质量,将计算结果与成分系统相图中的可混溶范围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熔融物是否分层,如果熔融物出现分层,则比较各层中熔...
- 刘丽莉余红星邓坚陈彬武铃珺张明张航
- 文献传递
- 矩形封闭腔内底部弧形面加热自然对流换热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安全壳上封头被设计浸没在大量冷却剂中,在严重事故发生后,安全壳内的堆芯余热通过上封头外部的自然对流排出。为了研究安全壳上封头外部自然对流换热的二维特性,利用一个矩形封闭腔装置,在底部弧形面加热及常压条件下,开展了换热实验。同时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法(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测量了弧形加热面周围的流场形态。研究发现:平均努塞尔特数(Nu)随加热功率而增大,但增长速率呈降低趋势;沿着弧形加热面向上,局部换热强度先减小后增大,在弧形面40°附近达到最低值;PIV测量结果展示了加热面周围流场形态;主流区的流动速度分层现象明显,且在X=50 mm前后的分层趋势相反,其主要源于横向速度的差异;最大流速与加热功率无关,功率主要影响主流区域的流动速度和其横向速度分量。
- 尧俊陈彬陈彬柴翔柴翔
- 关键词:自然对流
- 行波堆燃烧机理研究
- 2013年
- 本文介绍了行波堆(TWR)燃烧原理的数学模型和数值解法,特别针对行波堆平衡态燃耗方程推导和求解以及行波燃烧速度的求解作了详细分析。通过对某1000 MW行波堆堆芯平衡态物理热工耦合计算分析,证明了行波堆原理的可行性和高效的核燃料利用能力,以及优异的堆芯综合性能。
- 汤华鹏严明宇卢川冯琳娜陈彬梁涛
- 关键词:增殖燃耗
- 骤冷网格对层流火焰影响的数值分析
- 2012年
-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研究二维简化情形下骤冷网格对层流火焰传播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火焰的传播,层流火焰前沿在接近骤冷网格的过程中,向金属网格的传热逐渐超过氢气燃烧产生的化学热,最终火焰的传播被骤冷网格终止。
- 陈彬余红星张渝
-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
- 装备堆芯捕集器的核电厂的堆芯注水评价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装备堆芯捕集器的核电厂的堆芯注水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压力容器内堆芯熔化过程简化为三个阶段;S2、结合具体的堆芯熔化进程,注水评价方法包括以下子步骤:S21、监测压力容器内堆芯熔融物重定位的过程,根...
- 孔翔程黄代顺邓坚向清安陈彬刘丽莉邹志强
- 基于HYDRAGON程序对安全壳壁面水蒸气冷凝现象的数值模拟
- 2016年
- 为模拟核电厂严重事故下安全壳内水蒸气的壁面冷凝现象,在安全壳氢气分析专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程序HYDRAGON中加入壁面冷凝模型。该模型根据传质传热类比原理建立,为Navier-Stokes方程组提供相关的边界条件、质量源项和能量源项。为验证程序和模型的有效性,从公开发表的文献中选取TOSQAN实验作为测试算例,并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研究显示,该冷凝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对计算结果的分析,也说明了壁面冷凝现象所产生的作用:一方面,壁面冷凝减少了体系中的水蒸气含量,抑制了安全壳内压力的升高,同时也使不可凝气体(如氢气)的比例上升;另一方面,因冷凝现象而引起的壁面附近对流换热也加强了体系内气体的流动,这将不利于在安全壳顶部形成稳定的氢气分层,从而降低氢气爆炸风险。
- 侯炳旭俞冀阳江光明陈彬
-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
- 小功率核反应堆安全壳氢气风险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小功率核反应堆安全壳氢气风险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非能动惰性气供应系统和钢安全壳系统,钢安全壳系统包括钢制承压安全壳,在钢制承压安全壳内设置有非能动除氢装置,非能动惰性气供应系统包括与钢制承压安全壳内部连...
- 邹志强邓坚陈彬向清安孔翔程邓纯锐张航彭欢欢
- TONUS程序在氢气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 TONUS程序是用于计算严重事故下,安全壳内氢气分布及可能发生的燃烧过程的精细程序。TONUS程序包含了两种不同方法:用于计算大体积控制体中氢气分布的集总参数法和基于空间离散多维流体方程方法。分析了TONUS程序中的各种...
- 陈彬
- 关键词:核反应堆安全壳
- 文献传递
- 装备堆芯捕集器的核电厂的堆芯注水评价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装备堆芯捕集器的核电厂的堆芯注水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压力容器内堆芯熔化过程简化为三个阶段;S2、结合具体的堆芯熔化进程,注水评价方法包括以下子步骤:S21、监测压力容器内堆芯熔融物重定位的过程,根...
- 孔翔程黄代顺邓坚向清安陈彬刘丽莉邹志强
- 文献传递
- 全厂断电引发的严重事故下蒸汽发生器传热管蠕变失效风险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全厂断电引发的严重事故若处置不当,可能发展为长期、高压的严重事故进程,此时堆芯冷却系统中的自然循环在导出部分堆芯余热的同时,也增加了蒸汽发生器(SG)传热管、稳压器波动管以及热管段出现蠕变失效的风险。本文基于两环路设计的秦山二期核电厂设计特点,结合蠕变失效风险模型,对全厂断电引发的严重事故后未能执行"严重事故管理导则中向蒸汽发生器注水(SAG-1)"时SG传热管的蠕变失效风险进行了研究,从而为全厂断电引发的严重事故的负面影响提供量化结果,为技术支持中心(TSC)最终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分析结果表明,全厂断电引发的严重事故后16 361s可能出现蠕变失效;自事故后16 610s,SG传热管出现蠕变失效的可能性均远低于稳压器波动管与热管段,秦山二期核电厂全厂断电引发的严重事故下因SG传热管蠕变失效而导致安全壳旁通的风险很小。
- 陈宝文毛欢孔翔程陈彬
- 关键词:全厂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