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注射液
  • 4篇醒脑
  • 4篇醒脑开窍
  • 4篇针刺
  • 4篇脓毒
  • 4篇脓毒症
  • 4篇中医
  • 4篇西医
  • 4篇疗效
  • 4篇开窍
  • 3篇衰竭
  • 3篇中医药
  • 3篇综合征
  • 3篇疗效观察
  • 2篇心力衰竭
  • 2篇醒脑开窍针刺
  • 2篇醒脑开窍针刺...
  • 2篇血必净
  • 2篇血管
  • 2篇血症

机构

  • 20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天津中医学院

作者

  • 22篇陈匡
  • 4篇杨晓琨
  • 2篇刘学政
  • 2篇江涛
  • 2篇肖璐
  • 2篇杨锡燕
  • 2篇郭卉
  • 2篇孙宏源
  • 1篇蒋戈利
  • 1篇刘学政
  • 1篇宋轶群
  • 1篇李桂伟
  • 1篇曲凡
  • 1篇郭梦圆
  • 1篇卢绍强
  • 1篇安志红
  • 1篇张玉玲
  • 1篇牛莉
  • 1篇王瑾
  • 1篇王瑾

传媒

  • 5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内蒙古中医药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医学综述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国针灸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华针灸电子...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中医学
  • 1篇2004年全...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09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参麦注射液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41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参麦注射液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予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41例在使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静滴,连续使用7d。结果对照组有效25例,无效12例,早期转化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者7例,死亡2例;参麦治疗组分别为36例、5例、2例和1例,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西药治疗SIRS疗效满意。
陈匡杨晓琨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参麦注射液
脓毒症相关性凝血功能障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2024年
脓毒症为重症监护室常见的危重病之一,任何感染部位均可引起,发病率及死亡率极高,而脓毒症相关性凝血功能障碍可贯穿于脓毒症的整个病程,是影响脓毒症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因素。本文就现代医学和祖国传统医学对SIC的认识进行综述,西医学认为SIC是由炎症反应和凝血障碍共同作用所致,常予抗凝治疗,抗凝时机极其重要,其他如抗凝血酶、重组血小板调节素、活化蛋白C等临床疗效存在争议,大样本、多中心研究有待开展。中医学认为SIC的核心为正虚毒损,瘀阻络脉,可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等法,疗效甚佳,但缺乏统一的病名及证型,治疗应用局限,未来应尽早解决此问题,以准确指导临床辨证施治。
王怡寒陈匡
关键词: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中西医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探究肾小球滤过率与心血管疾病结局的因果关系
2025年
背景:目前大量观察性研究表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但是对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潜在关系还没有统一的结论。方法:我们首先从一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中确定了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的遗传工具。我们利用MR分析对不同心血管结局事件进行了双样本的分析,并采用逆方差加权、加权中位数、MR-PRESSO、MR-egger和留一法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经最严格的Bonferroni矫正后(Padjust = 0.01),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降低与心力衰竭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有显著证据,IVW结果提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OR = 1.009, 95%CI = 1.003~1.015, P = 0.003, P adjust)。在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与冠状动脉综合征(CAD) (OR = 1.006, 95%CI = 0.998~1.013, P = 0.14)、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与心血管疾病(CVD) (OR = 1.003, 95%CI = 0.995~1.011, P = 0.4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与卒中(OR = 1.000, 95%CI = 0.9998~1.0001, P = 0.95)以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与心房颤动(AF) (OR = 1.004, 95%CI = 0.9952~1.0126, P = 0.38)的IVW试验结果均未提示eGFR与心血管结局事件之间存在潜在的因果关系。结论:我们进行的多个大型MR分析发现,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与心衰发生的风险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但是我们未发现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对于其他心血管结局事件有显著因果关联。Background: A large number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 decrease in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owever, there is no consensus on the pot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GFR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Methods: We first identified genetic instruments for eGFR from 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 We conducted two-sample MR analysis for different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using inverse-variance weighted (IVW), weighted median, MR-PRESSO, MR-Egger, and leave-one-out methods. Results: After the m
黄烁萱缪长宏王怡寒肖璐肖璐
关键词:肾小球滤过率心力衰竭心血管疾病因果关系
滋阴润肺止咳法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经验
2018年
感染后咳嗽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机复杂,多脏腑受累是其治疗难点。陈匡老师运用滋阴润肺止咳法治疗感染后咳嗽、并辨证选用沙参麦冬汤随症加减常获良效,拓宽了本病的治疗思路,对临床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江涛刘亚凤陈匡
关键词:感染后咳嗽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9年
高脂血症是指由于机体脂类代谢失调而致血中一种或几种脂质成分明显异常的一种疾病,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最根本因素。AS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当前危及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高脂血症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前者多由于遗传因素或饮食、饮酒等环境因素影响,引发体内代谢改变而形成;后者多因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等全身性疾病或某些药物引起。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高脂血症发病逐渐年轻化,发病率也逐年上升。近期研究表明,中国高脂血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偏低。笔者就近年来高脂血症中医治疗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陈匡杨晓琨
关键词:高脂血症中医药
参麦注射液参与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我院急症部近10年来收治的急症患者中随机选出1108例,符合ACCP/SC-CM制定的SIRS诊断标准。年龄分布两组间具有可比性。
罗利陈匡刘新桥杨锡燕李桂伟曲凡刘学政郭梦圆卢绍强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参麦注射液临床疗效观察
文献传递
醒脑开窍针刺法与西医疗法治疗中风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20
1993年
本文通过醒脑开窍针刺法与单纯西医治疗中风的疗效比较,结果表明:针刺组治疗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及临床主要症状的总有效率在90.00%以上,尤其对肢体瘫痪的总有效率达97.73%,明显优于西医治疗:并在恢复脑组织功能及治疗语言障碍和中枢面瘫等方面,具有特殊效果。作者还对醒脑开窍针刺法的特点加以阐述,用现代医学观点对针刺法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白秀英蒋戈利陈匡芦绍强石学敏
关键词:中风失音面神经麻痹
中医药降脂实验临床研究进展
高脂血症作为中老年常见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造成动脉硬化的首要危险因素,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据美国心脑血管研究院7年防治研究证实:降脂药物可减少心脑死亡率24%,减少非致死性心脏病发作率19%。由于西药长时间应用...
陈匡
关键词:降脂作用单味中药
文献传递
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研究进展
2022年
脓毒症是ICU的常见疾病,同时也是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血小板计数可见于APACHE-Ⅱ评分和SAPSⅡ评分中,其数量下降也是脓毒症病人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脓毒症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概率较高,血小板下降的不同程度也对应着明显不同的死亡率。因此,临床上及时有效改善血小板减少,对提高脓毒症病人的预后、降低死亡率意义十分重大。本文试图对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治疗研究现状进行概括,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参考。
张远鹤陈匡
关键词:脓毒症血小板减少
浅析扶正固表法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被引量:1
2020年
近年来,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呈现发病率高、上升快的趋势。SAP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同时也增加卒中后的死亡率,SAP的有效预防成为新的关注点。目前SAP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免疫抑制、误吸、吞咽障碍、糖尿病、心房颤动及是否机械通气等都是SAP的危险因素。免疫抑制是其中重要的危险因素,现代研究证实,卒中后急性期内,机体确实发生一系列的免疫抑制状态改变,患者易感性增加。中医学认为脑卒中的发生以"正虚"为因,卒中后仍是"气虚"不能"卫外",邪袭肺腑,发为SAP。玉屏风散作为扶正固表的代表方剂,现代药理学表明,其具有增强免疫,恢复免疫器官功能的作用。从多角度探讨应用玉屏风散预防SAP的合理性。
刘玥孙宏源陈匡
关键词:卒中肺炎免疫玉屏风散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