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兆强

作品数:30 被引量:76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儿童
  • 10篇发育性
  • 8篇髋关节
  • 8篇脱位
  • 8篇关节
  • 7篇股骨
  • 6篇髋脱位
  • 6篇发育不良
  • 5篇吊带
  • 5篇内固定
  • 5篇截骨
  • 5篇固定器
  • 5篇发育性髋关节
  • 5篇发育性髋脱位
  • 4篇内固定器
  • 4篇畸形
  • 4篇骨折
  • 4篇复位
  • 3篇髓内
  • 3篇肿瘤

机构

  • 29篇天津医院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妇女儿...
  • 1篇天津市骨科研...

作者

  • 30篇陈兆强
  • 29篇杨建平
  • 23篇张中礼
  • 19篇邓书贞
  • 19篇付喆
  • 17篇王侃
  • 4篇胡永成
  • 3篇解礼伟
  • 2篇龚仁钰
  • 1篇杨红军
  • 1篇底垚宗
  • 1篇杨文龙
  • 1篇蔡少华
  • 1篇王春会
  • 1篇曾裴
  • 1篇王雯雯
  • 1篇崔爽爽

传媒

  • 1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第六届《中华...
  • 1篇第二十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转子移位术矫正儿童短髋畸形
目的:探讨大转子移位术矫正儿童及青少年短髋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5 年8 月至2011 年3 月,对20 例22 髋存在短髋畸形的患儿行大转子移位术,18 例20 髋获得临床随访,手术时平均年龄为11.4 岁(7...
邓书贞杨建平张中礼龚仁钰曾裴蔡少华杨红军底垚宗王侃陈兆强
婴儿髋臼发育不良是否需要治疗?
目的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将年龄小于3个月、临床检查稳定、B超显示髋臼发育不良的病例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比较两组早期转归情况,探讨年龄小于3个月、临床稳定的髋臼发育不良是否需要治疗,及其治疗指证。资料与方法2012年7月—...
陈兆强杨建平
关键词:髋臼发育不良
低剂量CT扫描容积再现技术评估儿童骺板骨桥的研究
2022年
目的通过低剂量CT扫描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技术评估骺板骨桥,并以传统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construction,CPR)技术作为对照,验证其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治疗的20例骺板骨桥患儿术前CT扫描资料,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9.94±2.91)岁。病因包括创伤17例,肿瘤1例,原因不明2例。受累部位包括股骨远端9例,胫骨近端5例,胫骨远端3例,桡骨远端3例。均利用VR技术对骺板骨桥进行评估,观察指标包括:骨桥比例,即骨桥占全部骺板的大小;骨桥类型,即骨桥于骺板内的形态。评估方法为:比较VR技术的组间及组内一致性;与传统CPR技术的评估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与既往文献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综合分析验证VR技术的可行性。结果所有患儿均一次扫描成功,无一例需要药物镇定,曝光时间(3.81±0.83)s,扫描时仅对受累部位关节进行低剂量扫描,并进行常规放射保护。利用VR技术评估骨桥比例,3名测试者结果分别为25.36%±15.36%,24.75%±16.18%,26.70%±17.72%,组间一致性程度很强(ICC=0.976);同一测试者3次重复测量结果为25.36%±15.36%,25.41%±15.20%,25.74%±16.00%,组内一致性程度很强(ICC=0.990)。与传统CPR技术评估进行对比,3名测试者得到结果分别为28.36%±16.74%,23.66%±19.87%,35.25%±15.92%,组间一致性程度较强(ICC=0.737);同一测试者3次重复测量结果分别为28.36%±16.74%,31.66%±13.06%,30.89%±12.52%,组内一致性程度很强(ICC=0.875)。但VR技术组间及组内ICC相关系数值均优于CRP技术。对3名测试者测量结果及同一测试者3次重复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VR技术评估骨桥类型,3名测试者判断20例患儿骨桥类型结果均一致;而3名测试者利用CPR技术评估时18例结果一致,2例存在差异,证实VR技术组间一致性更高。结论低剂量CT扫描容积再现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评估儿童骺板骨桥的方法,�
邓书贞罗嗣频付喆王侃陈兆强杨建平胡永成张中礼
关键词:生长面儿童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两种方法治疗1.5-2岁发育性髋脱位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的比较,探讨更适于治疗1.5-2岁发育性髋脱位的方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6~2014年间于我科行切开复位骨盆Salter截骨术(方法1)及初始行闭合复位石膏裤固定,后因残余畸形再行手...
陈兆强杨建平
关键词:发育性髋脱位闭合复位切开复位SALTER截骨
PET-CT在小儿恶性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ET-CT在小儿恶性骨肿瘤的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3月-2014年2月我科收治小儿恶性骨肿瘤4例(骨肉瘤2例、尤文氏肉瘤2例)。所有患儿均采用新辅助化疗结合手术的综合治疗。各病例治疗前经肿瘤...
陈兆强杨建平
两种方法治疗Jakob Ⅰ度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比较研究
目的 对于Jakob I度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治疗可采用单纯石膏托固定或闭合复位内固定+石膏托外固定。本文的目的是探索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
王侃杨建平张中礼解礼伟付喆邓书贞陈兆强
婴儿GrafⅡa型髋关节自然转归及治疗指征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观察6周至3月龄婴儿GrafⅡa型髋关节的自然转归,探讨其治疗指征。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进入“天津市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早期筛查”项目的婴幼儿,年龄6~12周,B超检查确定为GrafⅡa型髋关节(50°≤仅角〈60°),临床检查稳定(Ortolani征、Barlow征均阴性),既往无治疗史且不合并神经肌肉疾患。首诊时不予以任何治疗,每2周复查B超一次,并于3、4.5、6个月摄X线片。6个月前当B超提示分型加重为GrafⅡc型及以上,或体格检查出现不稳定时立即给予Pavlik吊带或外展支具治疗;如X线检查示发育不良持续不改善,则在6个月时开始Pavlik吊带或外展支具治疗。未治疗病例在12、24个月复查X线片,排除晚期出现发育不良进展的风险。对治疗组及未治疗组的初始OL角、髋关节外展受限情况、3个月时骨盆正位X线片髋臼顶形态(锐利、圆顿或缺损)及髋臼指数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238例285髋,男25例28髋,女213例257髋;年龄6-12周,平均9周。左侧193髋,右侧92髋。未出现B超分型加重为Ⅱc型或更差的病例,100例(120髋)在6个月时仍存在发育不良接受治疗。治疗组与未治疗组首诊年龄、性别、侧别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初始d角为54.5°±3.3°,未治疗组为55.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47髋(39.2%,47/120)存在髋关节外展受限,52髋(43.3%,52/120)3个月X线片上有髋臼顶外上缘圆顿或缺损,与未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fⅡa+型(α角≥55°)38例(47髋)接受治疗,其中21髋(44.7%,21/47)存在外展受限、31髋(66.0%,31/47)有髋臼外上缘形态不良,与未治疗病例比较[分别为17.9%(19/106)和17.0%(18/106)]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陈兆强杨建平张中礼付喆
关键词:婴儿超声检查
保留骺板的儿童恶性骨肿瘤保肢技术-病例汇报
目的 骨肉瘤及尤文肉瘤是儿童、青少年常见原发恶性骨肿瘤,随病程进展,常与骺板相邻,甚至侵犯、突破骺板.拟通过本研究探讨保留骺板的保肢技术在儿童恶性骨肿瘤病例中的应用.方法 自2012 年1 月-2014 年6 月我科应用...
陈兆强杨建平
切开复位Salter截骨术治疗DDH长期随访:髂骨翼畸形
目的:探讨早期切开复位骨盆Salter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脱位的长期疗效及其对骨盆形态的影响。方法:1992年9月至2002年10月接受切开复位骨盆Salter截骨术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68例81髋,随访至骨骼发育成熟的...
陈兆强杨建平
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畸形
儿童肱骨远端经骺骨折
目的:回顾总结儿童肱骨远端经骺骨折的治疗结果,并对结果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2003年~2012年间就诊于我院诊断为"肱骨远端经骺骨折"的病例,剔除资料不完整者,共42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男25例,女17例,左侧2...
张中礼杨建平陈兆强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