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伟

作品数:1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肿瘤
  • 3篇入路
  • 3篇切除
  • 3篇结膜
  • 2篇皂苷
  • 2篇实验性自身免...
  • 2篇实验性自身免...
  • 2篇手术
  • 2篇人参
  • 2篇人参皂苷
  • 2篇人参皂苷RB...
  • 2篇重症肌无力
  • 2篇自身免疫性重...
  • 2篇无力
  • 2篇疗效
  • 2篇免疫
  • 2篇免疫性
  • 2篇结膜入路
  • 2篇开眶术
  • 2篇肌无力

机构

  • 15篇山东中医药大...
  • 3篇山东省千佛山...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山东省文登整...

作者

  • 15篇陈伟
  • 4篇陈建华
  • 3篇李衍滨
  • 1篇于慧娟
  • 1篇宋玉玲
  • 1篇孔少明
  • 1篇崔彦
  • 1篇曹晓岚
  • 1篇宋艳华
  • 1篇张一红
  • 1篇杨金萍
  • 1篇宋玮
  • 1篇王文静
  • 1篇于慧娟

传媒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国医论坛
  • 1篇四川中医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1篇199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来源的现状和未来被引量:1
1997年
我国的中医药期刊,自正式创刊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据文献记载,1905~1965年60年间,国内共出版过中医药期刊500余种;1949~1986年36年间,国内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含中医药内容的刊物)在470种以上。进入80年代,中医药期刊出版量迅速增长,至90年代中期超过100种,达到历史的高峰。 为了对我国的中医药期刊文献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我们对国内中医药期刊进行调查,从期刊的分布、期刊类型、期刊文献的著者来源、分类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详尽的第一手资料。
宋玮宋玉玲高荣全张一红孔少明陈伟
利用模拟定位机测量胸部肿瘤放疗摆位误差的研究
陈伟
改良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义眼座前部巩膜覆盖植入改良手术方式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对47 例患者采用巩膜前部覆盖肌锥内植入羟基磷灰石义眼座。其
陈伟陈建华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
文献传递
外侧联合角巩膜缘结膜入路开眶术切除眼眶后部肿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外侧联合角巩膜缘结膜入路开眶术在切除眼眶后部肿瘤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17例眼眶后部肿瘤的病人,分别行外侧联合角巩膜缘结膜入路开眶切除肿瘤。外侧开眶行下睑缘睫毛下延至外眦水平切口或眉弓下“S”形切口。角巩...
陈伟
关键词:眼眶肿瘤手术手术入路
文献传递
人参皂苷Rb1(G-rb1)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G-Rb1)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asthenia gravis,EAMG)大鼠是否具有防治作用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Lewi...
陈伟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免疫调节
文献传递
关于《伤寒论》中芍药的味的归属探讨被引量:3
2014年
长期以来,对于芍药的味的归属问题,历史上颇有争议。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芍药,味苦、平",《名医别录》记载为"酸,平,微寒"。那么与《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成书年代相近的《伤寒论》中芍药的味是"酸"还是"苦",还是两者兼有之呢?历来注家解释不一。对《伤寒论》中芍药味的归属的研究,对于我们更准确的理解经方,在临床上运用经方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兹以历代医家及本草书籍对芍药的认识为基础,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含有芍药的代表方进行系统分析,以冀明确《伤寒论》中芍药味的归属。
陈伟杨金萍
关键词:芍药伤寒论苦味酸味
髓内扭转弹性钉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2025年
目的研究髓内扭转弹性钉(titanium elastic nail,TEN)支撑复位固定与切开复位接骨板(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收治的802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TEN组共401例,男165例,女236例;年龄60~89岁,平均(74.42±8.83)岁:ORIF组共401例,男189例,女212例;年龄60~91岁,平均(74.62±8.79)岁。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分别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疼痛程度,关节角度尺测量患者肩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以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出院后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5.80±0.34)个月。两种手术方式均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骨折均愈合,未出现明显的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TEN组不论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还是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OR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TEN组疼痛VAS略微低于ORIF组(P<0.05);但术后7 d、30 d两组疼痛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TEN组ROM及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均较ORIF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N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可靠性高,更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手术过程中弹性钉既发挥了复位作用,又起到了固定作用,优化了术中操作,是一种优良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代建李朝辉朱思文朱东润陈伟聂伟志
关键词: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接骨板
电解倒睫器治疗先天性泪囊瘘管
陈建华陈伟
《内经》至唐代痿证理论探析被引量:1
2014年
中医对痿证的认识源远流长,唐代之前,对痿证论述最多的当属《黄帝内经》。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内经》就提出了"痿"的概念,对痿的病因、临床症候、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等都有详细记载,还设立专篇讨论痿证,并提出了五痿分型。《难经》进一步指出了痿证的预后发展。汉代张仲景创立了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理论体系,对痿证论述有所发展。晋、南北朝时期,对痿证较少有专题论述,多是沿用《内经》理论或是仅收录治痿验方。
陈伟李衍滨
关键词:痿证病因病机治则治法
外侧开眶联合结膜入路切除眼眶后部巨大肿瘤
陈伟陈建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