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伟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道德
  • 3篇道德形而上
  • 3篇道德形而上学
  • 3篇形而上学
  • 3篇牟宗三
  • 2篇生命
  • 1篇生命价值
  • 1篇叔本华
  • 1篇体验教学
  • 1篇尼采
  • 1篇祈向
  • 1篇物自身
  • 1篇逻辑结构
  • 1篇可思
  • 1篇课堂
  • 1篇教师
  • 1篇教学
  • 1篇个体生命
  • 1篇黑格尔
  • 1篇不可知

机构

  • 7篇吉首大学
  • 1篇苏州职业大学

作者

  • 7篇陈伟
  • 1篇孙明英
  • 1篇沈新艺

传媒

  • 6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求索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牟宗三道德形而上学的特征——兼与康德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牟宗三建立的道德形而上学主要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提出"知体明觉开知性"命题而指出道德主体"必需"转为知性主体;运用"一心开二门"的间架而确立无限智心并强调道德的进路;强调人与神沟通无极限而连接现象世界与价值世界;明确道德形而上学既是"圆善"又是"圆教"而呈现"德福一致"的可能。分析其道德形而上学的特征,可以看出他对康德的"超越",并在理论上回答了"两层存有论"如何统一的问题。
陈伟
关键词:牟宗三道德形而上学
道德优先论:康德与牟宗三比较被引量:1
2009年
康德为解决理性运用中的统一问题,依据逻辑确定实践理性具有优先地位;牟宗三则依据中国传统资源认为德行优先于知识。对两者进行比较发现,道德优先是康德和牟宗三各自建立道德形而上学的必要前提;因而道德优先论之花开出的结果必然是有待实践证实的道德理想主义。
陈伟
关键词:牟宗三道德形而上学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逻辑结构被引量:3
2009年
康德以纯理论形式建构的道德形而上学的逻辑结构是:以"物自身"为逻辑起点,以"自由"为内容核心,以"人是目的"为旨归,以"自律"为实现路径,以"实践理性的公设"为条件。
陈伟沈新艺
关键词:道德形而上学逻辑结构
论康德的“物自身”与“自由”的关系被引量:1
2008年
考察康德的物自身概念,可以分析得出康德规定了物自身的双重蕴含是"不可知"和"可思",并依此区分和稳定物自身与现象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论证了物自身为自由提供存在的根据并使自由与自然规律得以共存:正是这种"根据"的关系与意义,使物自身概念有资格随同自由概念进入实践领域;从而共同成为整个理性大厦的拱顶石[1](P2)。
陈伟
关键词:物自身不可知可思
个体生命的意义祈向——从黑格尔、叔本华到尼采的比较考察被引量:1
2006年
基于“个体生命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是悲剧性的”这个共点,黑格尔、叔本华、尼采三人对个体生命的意义探求形成了一个螺旋式回环:黑格尔是理想而乐观的,叔本华对意志说不,尼采在肯定意志的基础上,寄希望于创造的超越。此认识有助于在追问生命意义时把握整体与个体关系的思维向度。
陈伟
关键词:个体生命黑格尔叔本华尼采
体验教学的课堂定位与实现途径——以教师的生存意识和生命价值为视角被引量:17
2010年
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都以"现实的人"为前提才能得以实现。教师作为现实的人,有其本真的生存意识和生命价值追求。以此为视角,可以把教育个体的生命体验定位成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目标。教学过程也就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生命诉求。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坚持自我批判,与学生共同体验,开展理性的评价,获得自己的生存之道,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孙明英陈伟
关键词:体验教学生命价值
人虽有限而可无限——牟宗三对康德“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命题的超越被引量:2
2007年
将康德“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命题分成“人是有限的”、“上帝是无限的”、“上帝是理性所设定”以及“理性是人的理性”四个方面来理解即发现“理性无法理解自己”的矛盾。牟宗三借用中国传统哲学的资源,为化解这个矛盾而论证了“人虽有限而可无限”的命题。新命题的提出说明了物自身的无限性及价值意味,从而为建立道德形而上学准备了条件。
陈伟
关键词:牟宗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