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阿曼古丽

作品数:10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基因
  • 4篇肝炎
  • 3篇HBV基因
  • 3篇病毒
  • 2篇少数民族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民族
  • 2篇基因型
  • 2篇基因型分布
  • 2篇YMDD变异
  • 2篇HBV
  • 2篇HBV基因型
  • 2篇HBV基因型...
  • 1篇单磷酸阿糖腺...
  • 1篇凋亡
  • 1篇毒品依赖

机构

  • 7篇新疆医科大学...
  • 5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塔城地区人民...

作者

  • 9篇阿曼古丽
  • 6篇张跃新
  • 3篇肖琳
  • 3篇鲁晓擘
  • 3篇张峰
  • 2篇马秀敏
  • 2篇王晓岚
  • 1篇买买提艾力
  • 1篇张建龙
  • 1篇祁燕
  • 1篇邓国宏
  • 1篇马丽
  • 1篇丽娜
  • 1篇张韬
  • 1篇况雪梅
  • 1篇李凯利
  • 1篇翟琦
  • 1篇林仁勇
  • 1篇沙尼亚
  • 1篇王宇明

传媒

  • 1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肝脏
  • 1篇新疆医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世界感染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游离脂肪酸及一氧化氮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以2型糖尿病大鼠为实验对象,观察是否可出现心肌细胞凋亡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2月后,处死检测一般指标,并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的情况和心肌的病理变化及血中炎症介质、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
祁燕阿曼古丽李凯利马丽
关键词:游离脂肪酸心肌细胞凋亡一氧化氮糖尿病大鼠
文献传递
新疆维吾尔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分布及其特点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分布及其特点。方法采用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法对127例维吾尔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基因分型,并测序验证。结果基因D型占39.4%(50/127),基因B型占22.0%(28/127),基因C型占16.5%(21/127),基因BD混合型占9.4%(12/127),基因CD混合型占8.7%(11/127),基因BCD混合型占3.9%(5/127); 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的维吾尔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6.033,P>0.05);不同年龄维吾尔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3.137,P>0.05);不同性别维吾尔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 8.058,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以D型占优势,其次可见B、C型及BD、CD、BCD混合型。同一疾病谱的慢性HBV感染者基因型分布可能与宿主HBeAg状态、年龄、性别无明显关系。
鲁晓擘王晓岚邓国宏况雪梅阿曼古丽张跃新张建龙王宇明
关键词:基因型维吾尔族
多基因/位点快速检测技术检测HBV YMDD变异的临床研究
2004年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主要病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拉米夫定是临床上抗乙肝病毒最常用的药物,然而,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长期应用拉米夫定可诱发HBVP区变异,从而产生耐药性,甚至病人病情恶化[1].我们在临床应用中也发现很多病人随着疗程的延长,出现HBV DNA"反跳",因此,及时了解HBV P区有无变异,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应用多基因/位点快速检测技术检测了101例HBV-DNA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HBV YMDD变异情况,现报道如下.
肖琳张跃新阿曼古丽张峰张经济
关键词:多基因HBVYMDD变异乙型肝炎
贺普丁联合α干扰素或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比较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评价拉米夫定联合α干扰素或单磷酸阿糖腺苷能否提高疗效。方法 1999-02/2002-11,我们用贺普丁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程达到0.5-2.5a的720例为观察对象,分成三组:A组(拉米夫定+α干扰素)120例;B组(拉米夫定+单磷酸阿糖腺苷)34例;C组(单用拉米夫定)818例。剂量:贺普丁成人0.1g·d^-1,儿童,每公斤体重3毫克·d^-1;α干扰素(安福隆或赛诺金)成人3MIU·d^-1或5MIU·d^-1,儿童用3MIU·d^-1,肌肉注射,连续15d,以后隔日一次,共6~12mo;单磷酸阿糖腺苷成人200mg·d^-1,肌肉注射,连续60d。不用于儿童;治疗前、中、后定期观察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3c(ELISA),HBV DNA(FQ-PCR)、ALT。结果 三组基本情况具有可比性。①三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93.6%、90.0%、85.0%,总阴转率89.7%;ALT的复常率,分别是91.4%,87.8%,86.%5,总复常率是88.5%;HBeAg阳性者和阴性者中HBV DNA转阴率很相近,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三组HBeAg转阴率,分别是59.6%、58.2%、40.5%,总阴转率为52.8%;B与C组相比P<0.05,A与B组相比P>0.05。结论贺普丁联合α干扰素或Ara-AMP治疗慢乙肝,可提高HBeAg的转阴率。
翟琦买买提艾力翟晓勇沙尼亚张峰阿曼古丽王晓岚
关键词:贺普丁Α干扰素单磷酸阿糖腺苷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比较
5种少数民族HBV基因型分布及其特点被引量:11
2009年
丽娜马玉霞鲁晓擘张跃新丁春艳肖琳阿曼古丽罗英
关键词:HBV基因型基因型分布少数民族抗病毒疗效民族分布
维吾尔医治疗异常黑胆质型抑郁症的病证结合研究
目的:建立抑郁症维医异常体液分型诊断标准及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变化,评价维吾尔医异常黑胆质成熟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遴选6名维吾尔医学专家分两组,以非疾病诊断相关临床信息(精神状态、面色、肌肤、眼部变化、皮温、睡眠、...
阿曼古丽
关键词:抑郁症证候要素异常黑胆质
新疆5个少数民族HBV基因分型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HBV)为环状部分双链的DNA病毒,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揭示了乙型肝炎病毒株基因序列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不同的基因型感染与肝组织病变的严重程度、治疗反应及预后有关(此处请标明文献出处)。此外,不同的HBV...
丽娜鲁晓擘马玉霞罗英阿曼古丽肖林张跃新
关键词:HBV新疆少数民族基因分型
文献传递
新疆静脉注射毒品者输血传播病毒的检测及部分核苷酸序列分析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 )静脉注射毒品者中输血传播病毒 (TTV)的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别。方法 :采用巢式PCR技术检测 10 2例汉族、维吾尔族、回族静脉注射毒品者血清中TTVDNA ,以 38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 ,比较静脉注射毒品者中TTVDNA阳性率是否与共用注射器有关。将一例维吾尔族TTV阳性扩增产物插入pGEM -TEasy载体 ,测序并序列分析。结果 :静脉注射毒品者TTVDNA阳性率为 32 35 % ,显著高于正常体检者 (5 2 6 % ) ,P <0 0 5。静脉注射毒品者中汉族、维吾尔族、回族TTVDNA阳性率分别为 32 6 1% (15 4 6 )、35 14 % (13 37) %、2 6 32 % (5 19) ,各民族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静脉注射毒品者TTVDNA阳性率与共用注射器有关 (P <0 0 5 )。一例维吾尔族TTVDNA部分核苷酸测序 ,与日本株 (AB0 0 8394 )比较同源性为 98% ,属于G1a型。结论 :静脉注射毒品者是TTV感染的高危人群。一例维吾尔族TTV核酸序列与日本株 (AB0 0 8394 )相比有高度同源性 。
马秀敏林仁勇阿曼古丽阿斯哈尔张韬许晏张跃新
关键词:静脉注射毒品依赖输血传播病毒检测核苷酸序列
3种方法检测HBVYMDD变异的比较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比较3种方法检测HBVYMDD变异。方法 选择10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1例服用拉咪夫定(100mg/d,6-24个月),40例未用拉咪夫定治疗,分别应用基因芯片、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多基因/位点快速检测技术(UniArray技术)检测HBVYMI)D变异,比较3种方法的变异检出率。同时以27例服用拉昧夫定过程中删DM出现“反跳”的病例,作为临床诊断HBVYIIDD变异的标准,与3种方法同步比较,计算出3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最后选择5例变异阳性标本进行测序。结果 基因芯片,PCR-RFLP和UniArray技术检测HBVYMDD变异的检出率分别为59.41%(60/101),26.73%(27/101),37.62%(38/101)。3种方法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经两两比较,基因芯片与PCR-RFLP和UniArray技术均有明显差异(P<0.005),而PCR-RFLP和UniArray技术无显著性差异(P>0.05)。3种方法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6.3%、70.3%;40.7%、85%;55.6%、85%。测序结果证实,5份变异标本与基因芯片结果基本一致,同时2份与gniArray结果也基本一致。并且基因芯片与gniArray技术能同时检测出混合变异味。结论3种方法比较,基因芯片检测IIBVYMDD变异检出率最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特异度,并能同时检测出野生株和变异株的共同感染,与测序结果相符,是诊断HBV VMDD变异较好的方法。新的UniArray技术与传统的PCR-RFLP方法相比,特异度相当,但灵敏度较好,与测序结果相符。以上结果提示,基因芯片技术和UniArray技术在检测HBV VMDD变异方面优于PCR-RFLP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肖琳张跃新阿曼古丽马秀敏张峰朱滨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基因芯片PCR-RFLP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