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振宇

作品数:43 被引量:144H指数:8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病理
  • 12篇细胞
  • 9篇蛋白
  • 8篇腺癌
  • 8篇临床病理
  • 8篇免疫
  • 7篇癌组织
  • 6篇结肠
  • 6篇肠癌
  • 5篇乳腺
  • 5篇染色
  • 5篇临床病理特征
  • 5篇病理特征
  • 4篇预后
  • 4篇乳腺癌
  • 4篇免疫组化
  • 4篇宫颈
  • 4篇癌患者
  • 3篇组化染色
  • 3篇组织化学

机构

  • 43篇南阳市中心医...
  • 3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阳市第二人...
  • 1篇河南石油勘探...
  • 1篇南阳医学高等...

作者

  • 43篇闫振宇
  • 15篇苏博
  • 14篇买春阳
  • 6篇张子杰
  • 3篇张森
  • 3篇李印
  • 2篇钱国武
  • 2篇张澍
  • 2篇高鹏
  • 1篇孙新超
  • 1篇王新伟
  • 1篇杨新华
  • 1篇杨然
  • 1篇王世宣
  • 1篇刘建军
  • 1篇郭锰
  • 1篇高毅
  • 1篇张澍
  • 1篇张萌
  • 1篇韩柯

传媒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中国肛肠病杂...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原医刊
  • 2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河南诊断与治...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年份

  • 2篇2025
  • 4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0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F-κB调节TNF-α表达减轻大鼠缺血性脑血管病脑组织损伤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核因子(NF)-κB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大鼠脑组织损伤的作用。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12只)、模型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和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PDTC)+模型组,每组12只。采用线栓法制成大鼠局部缺血再灌注模型,用Ludmila Belayev 12分评分法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氯化-2,3,5-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观察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NF-κB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脑组织TNF-α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Ludmila Belayev 12得分明显高于正常组与假手术组(P<0.05),PDTC+模型组得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显著多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PDTC+模型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少(P<0.05);模型组大鼠脑组织NF-κB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DPTC+模型组NF-κB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TNF-α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PDTC+模型组TNF-α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PDTC抑制NF-κB活性可以减少TNF-α含量,降低TNF-α的表达,所以可通过NF-κB调节TNF-α表达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作用有关。
史冬赵建玉闫振宇李玺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损伤肿瘤坏死因子Α
一种用于病理细胞检测的智能穿刺设备
本发明属于穿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病理细胞检测的智能穿刺设备,包括穿刺管,所述穿刺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球壳形状的连接头,所述穿刺管通过所述连接头实现首尾连接,最底部的所述穿刺管下表面固定连通有穿刺针头,所述穿刺针头...
闫振宇
文献传递
一种病理诊断标本制作装置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病理诊断标本制作装置,包括制样箱,制样箱内设置有标本制作组件,制样箱上设置有标本位移控制件;标本制作组件包括:十字台,十字台由两个支撑板垂直交叉设置,支撑板分别与制样箱内壁连接;两...
苏博闫振宇
细胞学涂片的免疫组化染色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在细胞学涂片上的应用。方法:选用有对比意义的二组病例,计有腺癌性胸腹水离心涂片37例,小细胞未分化癌痰涂片20例,采用免疫组化二代二步法进行实验染色。结果:腺癌性胸腹水离心涂片中的腺癌细胞对CEA抗体显阳性,间皮细胞对MC抗体显阳性;小细胞未分化癌痰涂片中小细胞未分化癌细胞对CHA抗体显阳性,淋巴细胞对LCA抗体现阳性。结论:免疫组化的抗原抗体反应是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生物化学反应,对特定抗原识别力强,在细胞、亚细胞水平检测抗原分子是其他生物技术难以达到和替代的,在细胞学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闫振宇杨新华
关键词:细胞学涂片免疫组化染色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检测与宫颈病变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观察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检测和宫颈出现病变的主要影响原因,为临床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高危型人乳头状瘤阳性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阴道镜病理活检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检查);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宫颈出现病变程度如果加深,则TCT阳性率显著提升,宫颈癌患者TCT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宫颈炎、尖锐湿疣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宫颈炎、尖锐湿疣、CIN患者仍有很高的阳性率;实际上年龄对宫颈病变有一定的影响,其影响强度大概是病毒负荷的50.0%。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患者出现宫颈病变,与年龄和病毒负荷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即便TCT检测结果为阳性,也需实施阴道镜检查。
闫振宇安玉英张澍王桂华买春阳闫冬梅刘强王悦
关键词: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宫颈病变
结直肠黏液腺癌和非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结直肠黏液腺癌和非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200例,按照疾病类型分为黏液腺癌组(160例)和非黏液腺癌组(1040例),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两组临床病理特征,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黏液腺癌组年龄明显小于非黏液腺癌组(P<0.05),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及病理分期高于非黏液腺癌组(P<0.05),肿瘤直径大于非黏液腺癌组(P<0.05),总复发率及腹膜转移率高于非黏液腺癌组(P<0.05)。结论结直肠黏液腺癌与非黏液腺癌相比,患者更年轻,且多发现在晚期,具有肿瘤较大、易复发及易发生腹膜转移的特点。
王欣欣闫振宇杜治昆苏博张文娟
关键词:临床病理
CD44V6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05年
探讨CD4476在大肠组织不同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例正常大肠黏膜、21例大肠腺瘤和57例大肠癌组织的CD4476表达情况。大肠正常黏膜、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CD4476的表达率分别为0,33.3%及64.9%;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与组织学类型及分化无关。结果表明,CD44V6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关,检测其表达可作为大肠癌早期筛查、判断癌转移的重要指标。
张子杰闫振宇李印
关键词:CD44V6结肠肿瘤病理学
Survivin蛋白在结肠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2024年
目的:分析Survivin蛋白在结肠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126例结肠病变患者的肠组织标本进行检测,分析不同类型结肠病变患者肠组织及病变旁正常组织Survivin蛋白表达评分及阳性表达率,并分析它们与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结肠癌、结肠息肉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评分及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结肠正常组织,P<0.05;结肠癌组织Survivin蛋白表达评分及阳性表达率高于结肠息肉组织,P<0.05。不同大体分型(溃疡型、浸润型和隆起型)结肠癌患者Survivin蛋白表达评分及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TNM分期结肠癌患者Survivin蛋白表达评分及阳性表达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Ⅲ期结肠癌明显高于Ⅰ期、Ⅱ期,Ⅱ期又高于Ⅰ期,P<0.05。Kendall相关性分析显示,Survivin蛋白表达与结肠癌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Survivin蛋白在不同结肠组织中表达具有明显差异,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最高,而且与其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张建闫振宇张萌马杭
关键词:SURVIVIN蛋白结肠癌结肠息肉
PR·ER及CEA在诊断早期乳腺癌中的意义被引量:5
2000年
刘建军李印闫振宇王志宏宋长荣
关键词:乳腺癌PRERCEA
乳腺化生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及鉴别诊断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乳腺化生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及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乳腺化生性癌患者32例,用4%中性甲醛溶液固定标本,然后对其脱水,包埋,切片,HE染色,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机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然后对患者的巨检、镜检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乳腺化生性癌缺乏清晰的界限,没有包膜。肿瘤直径在1~5cm,平均肿瘤直径为(3.1±1.2)cm。肿瘤形状为结节状,切面实性,质地较韧,灰白色,切面可有囊腔出现。32例患者中,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没有检见癌转移者20例;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12例,其中有腋窝淋巴结转移8例;雌激素受体(ER)阴性、孕激素受体(PR)阴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广谱CK阳性32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28例,CK5/6阳性20例,p53阳性、肌上皮癌p63阳性8例,分别占总数的100.0%、87.5%、62.5%、25.0%;32例乳腺化生性癌患者按照化生分型分为:纯上皮型,包括鳞状细胞癌4例、腺鳞癌2例、梭形细胞分化的腺癌13例;型上皮/间叶化生性癌,异源性成分包括肉瘤样成分3例、横纹肌肉瘤样成分3例,伴有软骨和骨化生性成分7例。结论乳腺化生性癌ER、PR、HER-2阴性,广谱CK阳性,需与乳腺原发性肉瘤、恶性叶状肿瘤、肉瘤化癌、促纤维增生性乳腺癌进行鉴别。
闫振宇曹学增买春阳郝玉华
关键词:乳腺化生性癌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