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小斌 作品数:29 被引量:22 H指数:3 供职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化科学 更多>>
英文歌曲译配原则探析——以let it go译配版《随它吧》为例 2015年 音乐是传播异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优秀的异国音乐对中国产生影响大多不是靠它本身直接产生的,而是间接地凭借它的译配歌曲而广为民众所接受。基于"三美"理论,结合《冰雪奇缘》主题曲let it go的汉语译配版《随它吧》进行实例分析,译者必须考虑到歌词具有的文学语言特性,考虑到歌曲的韵律、节奏特点。 王岩 闫小斌关键词:歌曲翻译 三美论 短语音系学的理论及发展 2010年 短语音系学主要从音系的角度探讨句法与音系的接面问题,传统研究主要以直接句法作用论与间接句法作用论为理论基础。近年来,随着优选论的发展,以优选论为基础的相关研究成为了该领域的主流。文章概述短语音系学的主要理论及发展脉络,以期促进音系—句法互动关系研究基本理论的建构。 闫小斌关键词:优选论 福州话连读变调中的句法-音系互动关系研究述评 2022年 福州话连读变调域的构建机制分析对汉语句法-音系互动关系研究具有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意义。变调域的构建体现了形态-句法因素、韵律结构要求和变调规则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句法因素是借助韵律层级单位起作用的,不同方言点中起凸显作用的韵律单位以及参与韵律单位构建的句法因素具有类型化差异。福州话连读变调域研究中的修饰语和论元的区别、词汇管辖、制约条件交互作用等理论视角对其他闽方言点中的连读变调域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闫小斌关键词:福州话 语块输入与英语口语输出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对两个英语专业二年级自然班为期16周的语块教学实验,结果发现实施语块教学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成绩;实验组在口语表达的流利性、连贯性和准确性三个方面成绩显著高于控制组;而在得体性和语音地道性方面两组没有差异。语块教学对口语表达的表层能力促进效果大于对深层能力的促进效果。 王保昌 闫小斌关键词:语块 英语口语 实证研究 以批判性思维培养为导向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基于Cite Space的可视化分析 2024年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来源,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2000—2022年以批判性思维培养为导向的国外英语阅读教学研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表明相关研究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关键词共现分析显示研究集中于个体思辨微技能的培养、课堂实施和教学研究等三个方面。关键词聚类分析显示较为集中的领域包括教学策略、信息加工、课堂干预、阅读习惯等。关键词突现分析则指向了“词汇”“语音意识培养”“教学实操”等前沿话题。 闫小斌 张诗宇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英语阅读教学 可视化分析 老子主阴哲学中的女性隐喻及其英译——以辜正坤《道德经》英译本为例 2016年 以隐喻认知理论为基础,以辜正坤《道德经》英译本为语料,旨在研究女性隐喻在老子主阴哲学中的运用。研究发现,正是运用了大量的隐喻才得以使《道德经》抽象的哲学思想走下"不可理喻"的神坛,特别是女性隐喻在诠释老子主阴哲学思想时所起的连贯作用,所选取的辜译本在《道德经》主阴哲学的译介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王岩 闫小斌关键词:《道德经》 隐喻 英译 输出策略与二语写作——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写作过程研究 2006年 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130名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二语写作输出策略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①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在二语写作过程中经常使用转换表达策略、语篇衔接策略、修改策略,有时也使用依赖母语策略;②依赖母语策略与作文成绩呈显著负相关;输出策略对作文成绩不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力;③高分组学生和低分组学生在依赖母语策略和语篇衔接策略上存在显著区别。 王保昌 陈素梅 闫小斌关键词:英语专业学生 二语写作 汉语方言连读变调中的句法-音系互动关系 2021年 汉语方言连读变调域的构建是在句法结构因素与韵律结构因素的交互作用中实现的。单一的直接参照理论或间接参照理论均无法对连读变调域问题提供普遍性的解释。一方面,部分方言中的连读变调对形态句法结构不敏感,涉及左向、右向或双向变调;另一方面,部分方言中的连读变调辖域是句法规则直接参与构建的。从韵律结构的角度对方言连读变调域问题进行探究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连读变调域是韵律单位,包括句法关系、句法单位、句法范畴等在内的句法因素参与韵律单位的构建。句法与韵律是双向制约的关系,连读变调是在句法力量、韵律力量与音系规则特性等各种制约因素的彼此消长中进行的,呈现出复杂的类型化态势。 闫小斌关键词:韵律结构 候选项链理论对汉语双向性变调的解释力 2016年 优选论的候选项链理论可以为双向性变调问题提供全面的描写和合理的解释。该理论的核心解释力主要来源于候选项的链状序列形式和对不忠实性映射顺序进行限定的Prec制约条件。研究表明,右向变调是左重韵律结构方言默认的无标记性变调模式,而左向变调是右重韵律结构方言默认的无标记性变调模式,相反方向的变调均为标记性变调,表层形式是不透明形式,促发因素是三字组声调序列中字位置声调所具有的稳定性。 闫小斌汉语连读变调域研究述评 2010年 连读变调域的构建涉及韵律、语法、语义等诸多因素,已有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有许多问题留待深入研究。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汉语连读变调域相关研究的归纳和探讨,可以看出未来研究应致力于在统一的理论框架内解释连读变调域的构建过程,提高理论的解释力和对不同方言变调域界定的预测力。 闫小斌关键词: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