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敬涛 作品数:10 被引量:28 H指数:4 供职机构: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1年 胰腺癌因极高的复发率和转移率,其5年生存率较低,外科手术仍是目前治疗胰腺癌的有效手段。随着人们对胰腺癌认识的加深,胰腺癌的术式也在不断地提高与完善,近几年,腹腔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微创外科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胰腺癌的治疗当中,本文对近年来胰腺癌部分术式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钟敬涛 石学涛关键词:胰腺癌 手术 应用POSSUM评分系统探讨高龄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12年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普通外科最复杂的手术之一。近10年,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不断完善,PD在大型胰腺中心的病死率已控制在5%以下,但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仍高达28%~50%。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心、肺、肝等重要器官功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更是增加了PD的难度和风险。 钟敬涛 周武元 石学涛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OSSUM评分系统 高龄患者 安全性 手术经验 生长抑素及改良胰肠吻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影响的临床研究 背景及目的: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 icoduodenectomy PD)是普通外科最复杂的手术之一,近十年,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不断完善,在大型胰腺中心病死率已可控制在5%以下。但是由于PD涉... 钟敬涛关键词:胰空肠吻合术 术后胰瘘 生长抑素 并发症预防 文献传递 改良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影响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改良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山东省肿瘤医院施行39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吻合方式分为2组:改良组235例,经典组161例。两组患者均由同一术者带领的医疗小组完成手术,消化道重建以Child吻合为基本术式。改良组采用改良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经典组采用经典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两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的处理均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胰瘘和住院时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胰瘘的分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改良组和经典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83±56)ml、(7.2±1.0)h、(21±3)d和(3814-39)ml、(7.0±0.5)h、(22±5)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8,1.680,一1.835,P〉0.05)。396例患者均无手术死亡发生,胰瘘总发生率为7.6%(30/396)。改良组患者术后无一例胰瘘发生,经典组患者术后发生胰瘘30例(胰肠吻合口瘘4例、单纯性胰瘘2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典组中发生胰瘘的患者通过保持引流通畅、使用生长抑素及胃肠外营养等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改良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能显著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率。 钟敬涛 周武元 张波 李磊 石学涛关键词:壶腹周围肿瘤 胰肠吻合 胰瘘 生长抑素抑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液分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12年 生长抑素(sandostatin,SS)是一个含14个氨基酸的多肽类激素,临床广泛用于消化道出血、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胰腺炎、肠瘘的治疗及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后并发症的预防。其长效类似物——生长抑素八肽(又称奥曲肽),因其抑制胰液的分泌、预防和治疗胰瘘的作用.现被广泛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笔者观察同一组患者用药前后,生长抑素抑制胰液分泌的治疗作用,报道如下。 袁方水 钟敬涛 石学涛关键词:生长抑素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瘘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分析 被引量:1 2012年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ereatieoduodenectomy,PD)是治疗胰头及壶腹周围肿瘤的有效措施。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不断完善,在大型胰腺中心PD的病死率已可控制在5%以下^[1]。但P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60%^[2],胰漏是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手术死亡的主要原因。 钟敬涛 石学涛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 消化道 并发症发生率 壶腹周围肿瘤 手术经验 手术死亡 预防性应用生长抑素对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以循证医学证据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预防性使用生长抑素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并结合文献追溯、网上查询(www.baidu.com;www.google.com)的方法,收集关于预防性应用生长抑素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并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1个研究共1041例病人进行Meta分析,发表偏倚用漏斗图评估。结果:与对照相比,预防性应用生长抑素能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P=0.04),但二者在术后胰瘘发生率(P=0.13)、围手术期病死率(P=0.69)、住院天数(P=0.52)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预防性应用生长抑素,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是不能有效预防胰瘘的发生、降低围手术期病死率和缩短住院天数。由于纳入的样本存在选择偏倚、发表偏倚及测量偏倚的可能性,影响结果的论证强度,最终结论需要进行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钟敬涛 周武元 袁方水 张波 李磊 石学涛关键词:生长抑素 奥曲肽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并发症 META分析 组织蛋白酶S表达降低致肝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S(Cathepsin S,Cat S)表达降低后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2种肝癌细胞系MHCC97-H、Bel-7402,将肝癌细胞分为对照组、Con sh RNA组、Cat S sh RNA组。慢病毒介导的Cat S sh RNA转染肝癌细胞48 h后,Western blot检测Cat S表达变化;Annexin V/PI双染流式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内源性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外源性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表达变化。结果:在肝癌细胞MHCC97-H、Bel-7402中,Cat S sh RNA可显著降低肝癌细胞中Cat S表达(P<0.01);Cat S表达降低后,凋亡细胞显著增多(P<0.01);内源性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升高(P<0.01),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P<0.01);外源性促凋亡蛋白Fas-L表达明显增强(P<0.01),Fas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Cat S可同时通过内源性及外源性凋亡途径对肝癌细胞的凋亡进行调控。 董小锋 王付海 李涛 钟敬涛 修鹏 刘锋 徐宗珍 李杰关键词:肝细胞肝癌 组织蛋白酶S SHRNA 开腹射频消融治疗较大肝肿瘤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开腹Cool—tip冷循环单极射频消融治疗较大肝癌时射频针的排布方法,以提高较大肝癌的完全消融率。方法2002年8月至2007年8月,64例大肝癌患者采用开腹Cooltip冷循环单极射频消融。直径3.1~4.0cm的肿瘤至少使用7个消融点;4.I~5.0cm的肿瘤至少使用15个消融点;5.1~6.0cm的肿瘤需要19个消融点;6.1~7.0cm的肿瘤需要40个消融点,肿瘤可以被完全消融。结果开腹射频消融治疗大肝癌完全消融率达到93.75%(60/64),并发症发生率低,近期疗效好。结论开腹射频消融是不可切除大肝癌较好的根治性治疗手段。 周武元 李磊 钟敬涛 崔凯 石学涛关键词:射频消融 大肝癌 胰肠吻合和胰胃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以循证医学证据评价胰肠吻合(pancreaticojejunostomy,PJ)和胰胃吻合(pancreaticogas-trostomy,PG)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ereatieoduodenectomy,PD)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并结合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关于胰肠吻合和胰胃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临床疗效的随机前瞻性对照试验(RCT)或非随机前瞻性对照试验(NRCT),并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个研究共866例患者进行Meta分析,发表偏倚用漏斗图评估。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胰肠吻合组相比,胰胃吻合组能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P=0.003)、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P=0.04)和腹腔内积液的发生(P=0.01),但两者在术后胆瘘发生率(P=0.08)和围手术期死亡率(P=0.14)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腹腔内积液等方面,PG优于PJ,但是两者在胆瘘及围手术期死亡率等方面,疗效相当。且纳入的研究存在选择偏倚、发表偏倚及测量偏倚的可能性,这势必会影响结果的论证强度,所以进一步结论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探讨、论证。 钟敬涛 石学涛关键词:胰肠吻合 胰胃吻合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