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明

作品数:30 被引量:573H指数:1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全新世
  • 8篇环境磁学
  • 7篇磁学特征
  • 6篇气候
  • 5篇湖泊演化
  • 5篇环境意义
  • 5篇黄土
  • 5篇冰期
  • 4篇气候变化
  • 4篇居延
  • 4篇测年
  • 3篇同位素
  • 3篇末次冰期
  • 3篇干旱
  • 2篇地磁
  • 2篇演化历史
  • 2篇植物
  • 2篇释光测年
  • 2篇剖面
  • 2篇气候意义

机构

  • 29篇兰州大学
  • 1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长安大学
  • 1篇兰州城市学院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兰...
  • 1篇陕西省气象局

作者

  • 30篇金明
  • 18篇陈发虎
  • 14篇夏敦胜
  • 10篇魏海涛
  • 6篇贾佳
  • 5篇马剑英
  • 4篇刘现彬
  • 3篇王鑫
  • 3篇范天来
  • 3篇范育新
  • 3篇王训明
  • 3篇李国强
  • 3篇张家武
  • 3篇李芳亮
  • 2篇饶志国
  • 2篇王强
  • 2篇周爱锋
  • 2篇肖舜
  • 2篇王冠
  • 2篇刘秀铭

传媒

  • 8篇第四纪研究
  • 5篇科学通报
  • 4篇中国沙漠
  • 3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地学前缘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冰川冻土
  • 1篇高原气象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亚极端干旱区湖泊岩芯磁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正>作为人类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全新世气候变化的深入研究对于评价人类未来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学术界过去普遍认为,我国的中全新世气候不但温暖而且湿润。然而,近来的研究还发现,陕西关中盆地中全新世的高粉尘事件中断...
夏敦胜金明马剑英陈发虎刘秀铭
文献传递
兰州市街道尘埃磁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41
2007年
兰州市是全球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为城市颗粒物污染研究的理想场所.分析了兰州市街道尘埃样品的磁学参数(包括磁化率、无磁滞磁化率、等温剩磁、磁滞回线和热磁曲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兰州市街道尘埃中磁性矿物含量较高,主要磁性矿物是铁磁矿、磁赤铁矿和赤铁矿,并伴有少量顺磁性矿物;磁性矿物粒度主要是准单畴(PSD);市区污染春季较夏季严重,春季高频率的强沙尘暴可能带来了更多的磁性矿物;兰州市污染物的沉积和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气象条件和地形地貌格局的影响,市区每个盆地东端高于其它地区;兰州市污染以人为活动产物为主,人为活动贡献约为81.9%,其中包含交通约22.6%的贡献,自然降尘贡献约为18.1%;特殊的地形和气象条件,使得兰州市区的大气环境容量比平原城市的环境容量小得多,进而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
夏敦胜余晔马剑英王冠杨丽萍金明刘秀铭陈发虎
关键词:环境磁学街道尘埃城市污染
苏干湖沉积物粒度组成记录尘暴事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5
2006年
文章通过分析苏干湖表层沉积物、流域表层沉积物、大气降尘以及湖泊冰面囚固碎屑颗粒等的粒度组成,比较了流域地表沉积与湖泊沉积物粒度组成的差异和苏干湖表层沉积粒度组成的空间变化。初步认为苏干湖沉积物粗颗粒组分(>63μm)主要由风力搬运入湖,>63μm组分的含量可以用来指示研究区尘暴事件的演化。结合湖泊沉积岩芯纹层计数年龄,重建的1000年来尘暴演化历史显示,在1210A.D.之前尘暴事件较弱,且变化幅度较小;1210A.D.以来则表现出高频率或者高强度,其中13世纪上半叶以及17世纪的高值段与东部降尘变化历史一致。就气候变化的特征时段(中世纪暖期、小冰期等)而言,尘暴事件主要与气候变冷情况下较强的盛行风场有关;而极端干旱区有效湿度的增加可能有利于地表粉尘的释放,助长了尘暴事件的发生。
强明瑞陈发虎周爱锋肖舜张家武金明
关键词:粒度组成尘暴事件
亚洲中部干旱半干旱区近100年来的气温变化研究被引量:44
2008年
利用亚洲中部干旱半干旱区1961—2003年共计69个站的气温实测资料,并通过EOF展开的延长插补方法,将研究区的气温序列延长到1901年,进而分析了这一区域近100年来的气温变化。研究表明,该区域气温的一致性变化占主导地位,同时存在东部季风区、中亚、蒙古高原和塔里木干旱区等4个主要温度变化分区,均表现出显著的增暖趋势,其代表站近100年来线性拟合的增温率分别为0.19,0.16,0.23和0.15℃/10a,研究区平均增温率为0.18℃/10a,冬季达0.21℃/10a,远高于北半球、全球和我国的增温率,但与青藏高原增温率相近。除20世纪10年代和50年代外,研究区气温变化主要取决于冬季温度的变化。研究区近100年来的气温变化经历了70年代以前的相对缓慢升温和以后的显著升温过程,且增温率越来越大。亚洲中部干旱半干旱区的气温变化过程与我国东部地区显著不同,没有出现明显的20~40年代暖期,整个升温过程由6次明显的锯齿状的升温-降温变化过程(即20,40,60,80,90年代和本世纪初气温变化过程)构成,升温阶段持续时间较长,幅度较大,而降温阶段时间短,幅度小,但不论升温还是降温过程,其变化幅度均大于我国东部和全球平均。
王劲松陈发虎张强靳立亚李静金明陈建徽
关键词:气温变化温度序列
荒漠植物红砂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24
2006年
文章以荒漠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中国境内红砂主要分布区内21个自然种群407个植株的稳定碳同位素(1δ3C)值,同时测定了不同种群内土壤含水量、可溶性盐分含量、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等土壤理化性状指标,分析不同自然种群红砂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值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红砂稳定碳同位素值变化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从总体上看红砂1δ3C值空间分布的整体趋势不明显,其1δ3C值与经、纬度和海拔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但当比较来自于同一气候区两个不同红砂种群时,其叶片1δ3C平均值有明显的自东向西、自北向南显著增加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是控制红砂1δ3C值在小的空间范围内变化的主导因子。
马剑英陈发虎夏敦胜金明赵晖
关键词:碳同位素组成红砂
雅鲁藏布江流域风成沉积空间格局、沉积模式及其环境效应
2023年
青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雅江)流域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缝合带,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热点地区。该区域中更新世以来的风成沉积物不仅是揭示青藏高原气候变化与大气环流演化的重要窗口,而且有助于深入认识构造、气候及地表景观之间的内在联系,然而我们对于该区域风成沉积物的空间格局、沉积模式及其环境效应至今仍然缺乏系统的认识。本文在大量野外考察和已有研究结果基础上,结合典型沉积物样品的综合分析,对雅江流域风成沉积体系进行了梳理,绘制了《雅江风成沉积空间分布图》,包括1幅序图和6幅区域分布图,其中风沙和黄土沉积呈斑块状分布,二者通常相伴而生。黄土与沙丘、河流砂等松散沉积物之间存在密切的物质联系,区域内的风成沉积以自循环过程为主,记录了区域气候的空间差异。河谷沉积物在接受有限的远源粉尘输入的同时,在高空西风的作用下向全球贡献粉尘物质。中更新世以来的粉尘活动受控于构造运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耦合,而全新世粉尘活动受河谷环境影响表现较为复杂,区域气候变化受中纬度西风和印度夏季风的协同作用影响。
夏敦胜杨军怀王树源刘鑫陈梓炫赵来牛潇毅金明高福元凌智永王飞李再军王鑫贾佳杨胜利
关键词:青藏高原南部沙丘全新世
阿拉善高原古湖岸堤释光测年与晚第四纪湖面变化被引量:9
2019年
阿拉善高原位于现代西风环流与东亚季风环流过渡带,该地区分布的湖泊对全球性气候变化响应极为敏感,阿拉善高原广泛分布的古湖岸堤为较准确地重建晚第四纪湖泊水位变化提供了良好载体.近年对黑河、石羊河尾闾湖泊以及吉兰泰盐池、雅布赖盆地等地的古湖岸堤的沉积地层以及石英和钾长石释光测年研究,重建了不同区域较高分辨率的末次间冰期以来湖泊时空演化过程.发现早在300 ka以前阿拉善高原就已经形成了高水位湖泊,黑河尾闾额济纳盆地在MIS11或更早、 MIS9、 MIS7、 MIS5和MIS 1形成了高湖面湖泊,高湖面湖泊形成存在100 ka的周期.阿拉善高原在末次间冰期及全新世形成了稳定高湖面湖泊,但间冰期内部湖面波动具有空间差异性,东部区域湖泊高湖面出现在MIS 5e^5c和中全新世,西部湖泊高湖面出现在MIS 5a^5c和晚全新世.湖面变化的空间差异性很可能与冰期-间冰期旋回尺度及间冰期内部东亚夏季风与西风气候系统在阿拉善高原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李国强陶淑娴佘琳琳金明魏海涛李芳亮黄新王中杨和王晓艳杨丽萍陈发虎
关键词:阿拉善高原释光测年湖泊演化间冰期
环境磁学及其在西北干旱区环境研究中的问题被引量:74
2006年
环境磁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介于磁学、地学和环境科学之间,主要利用矿物和岩石磁学技术,研究环境中磁性颗粒的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转化受环境变化影响的过程,为全球环境变化和气候过程研究提供代用指标,环境磁学技术在各种环境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文中在简要介绍环境磁学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就目前环境磁学在土壤、黄土、沉积物和大气尘埃等方面研究状况进行了阶段性总结。环境磁学参数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黄土气候和环境记录重建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存在较大争议。黄土地层中经常使用的磁化率其粉尘贡献到底有多大?磁学参数在季风区和西风区表现迥异,原因何在?不同粉尘源区的环境磁学参数是否存在较大差异?哪些磁学参数适用于干旱区气候与环境重建?这些问题既是国际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也是环境磁学应用在干旱半干旱区环境研究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深入研究提供黄土物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环境磁学过程或许对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夏敦胜马剑英王冠金明杨丽萍陈发虎
关键词:环境磁学古环境气候变化黄土
火山灰地层磁学特征与地层对比探讨:以冰岛为例被引量:1
2004年
以冰岛东南地区两个土壤剖面为例,利用环境磁学参数变化特征,研究了火山灰的磁学特征,探讨了利用磁学方法进行火山灰地层对比的可能性.研究结果发现,冰岛火山灰的主要磁性矿物是以磁铁矿为主的亚铁磁性矿物和以赤铁矿为主的不完全反铁磁性矿物,并含有大量顺磁性矿;磁性矿物的颗粒大小为似单畴和多畴.利用数学统计方法,并根据火山灰地层的相对位置和火山灰的颜色等物理特征,能够实现利用环境磁学手段进行不同剖面火山灰地层的对比.
夏敦胜J.BloemendalR.C.ChiverrellJ.A.Dearing金明
关键词:火山灰环境磁学地层对比地球化学方法
毛乌素沙地东缘中全新世以来环境变化及其对文明演化的影响初探被引量:2
2022年
毛乌素沙地全新世风成沉积为探讨气候变化与文明演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能。本文通过对毛乌素沙地东缘全新世中晚期寨山剖面沉积物的磁学参数、色度、CaCO含量和粒度进行分析,重建了该区域环境变化历史,并初步探讨了环境变化对文明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域6 800-1 500 cal a BP分别经历了一次气候暖湿期(6 800-5 500 cal a BP)、一次气候相对暖干期(5 500-4 000 cal a BP)和一次气候相对暖湿期(4 000-1 500 cal a BP)。毛乌素沙地东缘仰韶文化(6 800-5 500 cal a BP)的大扩张与气候暖湿期具有一致性,遗址数量增加;仰韶晚期和龙山时期(5 500-4 000 cal a BP)气候变化频繁,文化复杂多样,期间经历了仰韶文明的衰落和龙山文化的扩张,遗址数量逐渐增加;青铜铁器时代和秦汉时期(4 000-1 500 cal a BP)各民族文化融合发展,人口活动频繁,经济文化都得到较好的发展,遗址不断增加,且数量较大。研究结果指示文明兴衰受环境演化影响,两者在时间上有较好的一致性,但短时期内文明演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有滞后性。
柳欣滢金明杨帆马亚鹏刘慧孙小云夏敦胜
关键词:气候变化毛乌素沙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