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颖 作品数:6 被引量:30 H指数:3 供职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土壤干旱对黄土高原2种半灌木植物生长与耗水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5 2012年 2种半灌木的耗水特性存在差异。2种半灌木的月耗水量及总耗水量均表现为:适宜水分>中度干旱>重度干旱。除了铁杆蒿在适宜水分下的月耗水主要集中在7、8、9月外,其他水分条件情况下,月耗水主要集中在6、7月份,且7月份达到峰值。同时,这2种半灌木在重度干旱和中度干旱下的日耗水高峰均出现在14:00,在适宜水分下,达乌里胡枝子呈双峰曲线,最高日耗水时段分别出现在10:00和14:00,铁杆蒿则与其他水分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保持一致。干旱胁迫均抑制了2种半灌木地上部的生长,但提高了根冠比。土壤水分含量对两者的水分利用效率均有较大影响,达乌里胡枝子在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均有提高,铁杆蒿在中度干旱下最高,而重度干旱下最小。 蔡马 韩蕊莲 靳淑静 郭颖 梁宗锁关键词:铁杆蒿 达乌里胡枝子 耗水特性 土壤干旱对黄土高原4个乡土禾草生长及水分利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2010年 应用盆栽试验,人工控制土壤水分含量对黄土高原4个乡土禾草长芒草、冰草、无芒隐子草、白羊草的生长及水分利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程度加剧,各草种耗水量明显减少;不同草种单株耗水量差异明显,表现为:白羊草>冰草>无芒隐子草>长芒草,最高日、旬、月耗水量差异明显,中度和重度水分亏缺下的最高耗水日比适宜水分下的提前10 d左右。1 d中的最大耗水高峰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有提前的趋势。4个草种株高生长和单叶叶面积明显受土壤水分含量影响,均表现为:适宜水分>中度干旱>重度干旱,土壤干旱下长芒草和无芒隐子草受抑制程度显著大于冰草和白羊草;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和干旱时间的延长,长芒草和无芒隐子草的叶片组织含水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明显降低,冰草和白羊草则一直能维持较高含水量,且下降幅度小,稳定性好;长芒草和无芒隐子草的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随干旱加剧而降低,两者属于低耗水、低WUE草种,冰草和白羊草在中度干旱下WUE最高,相比白羊草,冰草属于低耗水、高WUE草种,白羊草属于高耗水、高WUE草种。 郭颖 韩蕊莲 梁宗锁关键词:黄土高原 耗水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干旱胁迫 不同品种大豆蛋白质凝胶特性及结构特性研究 大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根据种皮颜色的不同可分为黄大豆、绿大豆、棕色大豆、青大豆和黑豆。大豆含有十分丰富的蛋白质,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特色植物资源。本文以汾豆78为对照,以26种大豆作为试验材料,在对其基本理化特性分析的基... 郭颖关键词:大豆 蛋白质 凝胶特性 功能特性 结构特性 干旱胁迫对黄土高原4种乡土禾草保护酶活性及膜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 2012年 对黄土高原的长芒草(Stipa bungeana)、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和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4个乡土禾草采用盆栽模拟干旱处理,测定不同水分胁迫下保护酶活性,结果表明:4个草种在开始遭受干旱胁迫时,均造成(MDA)质量摩尔浓度增加,O2-.的积累,SOD、POD、CAT和APX活性上下波动;在胁迫前期和中期,主要以增强保护酶活性来有效地清除活性氧,抑制膜脂过氧化。4个禾本科牧草都具有一定的抗旱性,随干旱时间持续延长其适应性增强,冰草和白羊草的抗旱性大于无芒隐子草和长芒草。 蔡马 郭颖 韩蕊莲 梁宗锁 赵宏光关键词:土壤干旱 抗旱机制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四种乡土禾草耗水规律和抗旱特性的研究 以黄土高原4个乡土禾草:长芒草(Stipa bungeana)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冰草(Agropyron cristatu... 郭颖关键词:土壤干旱 耗水规律 抗旱机理 文献传递 黄土高原半灌木达乌里胡枝子和铁杆蒿对土壤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桶栽称量法,对重度干旱、中度干旱和适宜水分〔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35%、55%和75%(CK)〕条件下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urica(Laxm.)Schindl.〕和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叶片的7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随处理时间延长,达乌里胡枝子和铁杆蒿叶片的SOD活性逐渐增加,总体上与对照差异不明显;二者的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CAT活性总体上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APX活性则呈现不同的波动规律,但POD、CAT和APX活性峰值及出现的时间有差异,其中在重度干旱条件下POD、CAT和APX活性的变化幅度均最大。在干旱条件下,达乌里胡枝子和铁杆蒿叶片MDA含量均随处理时间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MDA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但二者的MDA含量水平及其峰值出现的时间有一定的差异;在不同处理条件下,二者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呈现不同的波动规律,其中,在中度干旱条件下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幅度均最大;在干旱条件下,二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随处理时间延长逐渐增加,但总体上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说明:达乌里胡枝子和铁杆蒿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有一定差异,但作为黄土高原乡土植物,二者具有相似的抗旱机制,表现出较强的抵御和适应干旱的能力。 蔡马 韩蕊莲 靳淑静 郭颖 梁宗锁关键词:达乌里胡枝子 铁杆蒿 干旱胁迫 生理响应 抗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