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水根
- 作品数:14 被引量:112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炎衣原体慢性感染被引量:17
- 2010年
-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炎衣原体(Cpn)慢性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合并Cpn慢性感染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5例),分别口服安慰剂(淀粉片)和阿奇霉素(500mg.d-1)治疗,连续服用5d、停用23d为1个疗程,重复3个疗程。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症状评分,检测肺功能的FEV1/FV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Cpn-IgG和Cpn-IgA。结果:65例均完成试验,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症状改善[治疗组:治疗前(2.60±0.50)分,治疗后(1.70±0.28)分,P<0.05];FEV1/FVC(%)也有改善[治疗组:治疗前(57±9)%,治疗后(60±7)%,P<0.05];Hs-CRP较前下降[治疗组治疗前(4.54±0.65)mg.L-1,治疗后(3.80±0.5)mg.L-1,P<0.05];Cpn-IgG阳性率和Cpn-IgA阳性率均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治疗COPD患者Cpn慢性感染有一定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减轻炎性反应。
- 储德节胡志雄郭水根马力孙书明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阿奇霉素肺炎衣原体慢性感染
- 血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及CRP联合检测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WE)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及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及意义,并探讨其在急性PT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所有44例急性PTE确诊病例于确诊后6h内定量测定血中Hcy、CRP及D—D,6h后重复检测一次,取其最高值,正常对照组于第一次抽血后6h后重复检测一次,亦取其最高值。根据Hcy测定值分为Hcy正常组(NHcy组,15例)及Hcy升高组(HHcy组,29例),并设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结果HHcy组Hcy水平(41.21±4.62)μmol/L,NHcy组(14.21±2.35)μmol/L,对照组(10.43±1.78)μmol/L,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Hcy组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HHcy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右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NHcy组(P〈0.05,P〈0.01);而HHcy组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晕厥等临床症状的发生率与NHcy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Hcy组D—D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NHcy组(P〈0.05),对照组D—D及CRP水平与NHcy和HHcy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FE患者Hcy、D—D及CRP水平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D—D与Hcy(r=0.65,P〈0.05)、CRP与Hcy(r=0.73,P〈0.05)、D—D与CRP(r=0.60,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伴有Hcy升高的PTE患者的病情较正常血浆Hcy的PTE患者更为严重,血浆Hcy高低可作为判断急性PTE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血Hcy、D—D、CRP的实验室联合检测对有相关临床表现的急性PTE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尤其Hcy的明显升高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PTE并提示病情严重。
- 郭水根储德节舒慧珍潘春峰胡志雄
- 关键词:C反应蛋白(CRP)
- 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1
- 2013年
- 目的:观察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方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临床疗效、生存质量与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晚期NSCLC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配至GP组和GP+消癌平注射液组,分别按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瘤客观疗效评价通用标准、WHO抗肿瘤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和肺癌症状量表观察者量表(LCSS)评价疗效、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并以Kaplan-Meier法和寿命表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2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年和1年半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用GP组患者,Ⅲ~Ⅳ度白细胞计数减少发生率为48.8%,血红蛋白减少发生率为39.5%,血小板计数减少发生率为37.2%,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3.3%;而GP+消癌平注射液组各项指标分别为16.3%、20.9%、18.6%和7.0%(P<0.05)。LCSS评分表明单用GP化疗后患者呼吸困难、咳血症状改善不明显,而GP+消癌平注射液组患者放疗后所有症状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癌平注射液作为GP方案的辅助用药,在减轻化疗的毒性程度、改善患者身体机能状况方面是安全、有效的,相对于单用GP方案更容易被晚期NSCLC患者所接收,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方欢王静潘春峰郭水根储德节张军
- 关键词:消癌平注射液非小细胞肺癌化疗
- 肺炎衣原体(Cpn)诱发肺癌大鼠模型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初步探索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诱发大鼠肺癌模型的建立。方法应用多次气管内注入Cpn菌液(TW-183)的方法试制肺癌大鼠模型,微量免疫荧光(microimmunofluorescence,MIF)法检测大鼠血清中Cpn特异性抗体,PCR检测肺癌组织中Cpn-DNA,酶联免疫法检测肺癌组织中Cpn特异性抗原。结果单独Cpn感染组Wistar鼠的Cpn感染率为72.9%(35/48),Cpn感染联合苯并芘(benzopyrene,Bp)组的Cpn感染率为76.7%(33/43),两组的肺癌发生率分别为25.0%(12/48)和44.2%(19/4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值分别为0.001和0.000。结论 Cpn感染诱发大鼠肺癌模型的建立是成功的,有助于肺癌的防治及其发病机制研究。
- 储德节郭水根潘春峰王静都勇余竹元
- 关键词:肺癌动物模型
- 瘦素(Leptin)及其受体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的关系
-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及其受体(OB-R)是否在肺癌组织中表达,以及Leptin对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形成的作用及与肺癌生长、转移、分期、分型的关系;为肺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方法:应用免疫...
- 郭水根
- 关键词:肺癌瘦素瘦素受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文献传递
- 胸腺肽α1联合MVP方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MVP方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50例非小细胞肺癌住院患者均采用MVP(丝裂霉素、长春地辛、顺铂)方案化疗,随机分为实验组(使用胸腺肽α1)和对照组(单纯化疗),化疗前、化疗结束(第2周)后的生存质量采用肺癌患者生存质量量表FACT-L中文版(V4.0)进行评估并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评分数增加值为3.13±2.29,对照组评分数增加值为-1.07±2.1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腺肽α1能够改善MVP方案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生存质量。
- 储德节都勇郭水根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MVP方案胸腺肽Α1
- GP方案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0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采用GP方案治疗,为对照组;38例采用GP方案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为观察组。3个疗程后比较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化疗不良反应以及机体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0%和4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KPS)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改善率分别为36.84%和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后免疫指标有较大的提高,而对照组则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方案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NSCLC,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不良反应,保护机体的免疫功能。
- 潘春峰储德节胡志雄郭水根都勇
- 关键词:艾迪注射液吉西他滨顺铂非小细胞肺癌
- 瘦素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 2010年
- 目的:研究瘦素在正常肺组织及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肿瘤血管生成、转移、分期、分型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NSCLC组织和1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瘦素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瘦素在NSCLC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NSCLC组织中异质性高表达(P=0.049)。NSCLC组织中瘦素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P=0.024)、有无淋巴结转移(P=0.010)、临床TNM分期(P=0.024)均存在相关性。瘦素和VEGF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都存在相关性;在NSCLC组织中,瘦素呈表达强阳性者,其VEGF的表达率阳性者也明显增加,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970,P<0.01)。结论:瘦素在肺癌组织中呈异质性高表达,且与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瘦素有可能协同VEGF或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而促进NSCLC中肿瘤血管的生成,在NSCLC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作用。
- 郭水根储德节鲍文华刘颜胡志雄孙书明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瘦素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
- 肺炎衣原体诱发肺癌模型的建立
- 2012年
- 目的:建立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诱发大鼠肺癌模型。方法:采用Cpn菌株TW-183感染的方法以及TW-183感染联合苯并芘(Benzopyrene,Bp)的方法建立肺癌Wistar大鼠模型。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血清中Cpn特异性抗体,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检测大鼠肺癌组织中的Cpn DN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肺癌组织中的Cpn特异性抗原。结果:单独Cpn感染大鼠的Cpn感染率为72.9%(35/48),Cpn感染联合Bp大鼠的Cpn感染率为76.7%(33/43);两组的肺癌发生率分别为14.6%(7/48)和44.2%(19/43),均显著高于对照小鼠的肺癌发生率(P=0.012,P<0.001)。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Cpn感染诱发大鼠肺癌模型。
- 储德节潘春峰郭水根王静余竹元
- 关键词:肺炎衣原体肺癌动物模型
- 阿奇霉素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初步探讨
- 储德节姚冬娥郭水根洪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