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燕鸿

作品数:10 被引量:44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教学
  • 4篇临床教学
  • 3篇眩晕
  • 2篇盐酸
  • 2篇针灸
  • 2篇针灸临床
  • 2篇针灸学
  • 2篇中医
  • 2篇中医内科
  • 2篇中医内科学
  • 2篇教学模式
  • 2篇肝论治
  • 2篇从肝
  • 2篇从肝论
  • 2篇从肝论治
  • 1篇带教
  • 1篇动脉供血
  • 1篇动脉供血不足
  • 1篇醒脑
  • 1篇血性

机构

  • 10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0篇郑燕鸿
  • 3篇周炜
  • 2篇窦进
  • 2篇李红梅
  • 2篇张其慧
  • 2篇杨蓓
  • 2篇陈旭
  • 1篇解越
  • 1篇王丰
  • 1篇刘泓
  • 1篇张树源
  • 1篇王丽平
  • 1篇杨蓓
  • 1篇李志亮

传媒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中医教育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第八届北京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1
  • 2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肝论治经行头痛32例被引量:6
2010年
2006年至2008年.笔者采用平时治本.补疏结合,经期以通为用的方法从肝论治经行头痛32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郑燕鸿
关键词:经行头痛从肝论治
王居易针灸临床教学模式的应用的思考
2017年
目的分析目前针灸的教学模式,探讨王居易老师独特教学模式的特点。方法从目前针灸临床教学形式现状比较了并介绍应用王居易临床教学模式给科室及学生带来的变化。结果王居易教学模式从症舌脉入手将经络诊察做为针灸医师诊病的必要条件,临床疗效肯定。结论经络诊察的诊疗模式在针灸临床教学上有一定优势。
周炜郑燕鸿
关键词:针灸学临床教学教学模式
醒脑定眩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观察醒脑定眩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有3例在研究过程中脱落,64例按设计方案完成观察,每组各32例。两组均常规应用盐酸氟桂利嗪5mg,每日2次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定眩方中药汤剂口服;14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症状改善及疗效进行评价,同时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症状改善、治疗效果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醒脑定眩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能明显提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且能通过TCD检测得到相关证据。
郑燕鸿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
王居易针灸临床教学模式的应用的思考
目的:分析目前针灸的教学模式,探讨王居易老师独特教学模式的特点.方法:从目前针灸临床教学形式现状比较了并介绍应用王居易临床教学模式给科室及学生带来的变化.结果:王居易教学模式从症舌脉入手将经络诊察做为针灸医师诊病的必要条...
周炜郑燕鸿
关键词:针灸学临床教学
加味温胆汤联合盐酸地芬尼多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联合盐酸地芬尼多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内科门诊2020年7月―2022年1月临床辨证分型为肝肾阴虚、湿热内蕴的7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运用计算机统计软件包SPSS 17.0随机将76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予加味温胆汤联合盐酸地芬尼多口服,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两组患者均以21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同时视具体情况行降血脂、降血糖、降压等基础治疗,限制使用其他对血管舒缩功能有影响的药物。治疗2个疗程后对治疗组与对照组发作眩晕的频次、持续时间、程度、伴随症状等方面进行临床评价,两组病例均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后循环血流速度。同时,观察安全性指标,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等,通过收集以上观察资料对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及治疗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在临床证候改善、疗效及后循环血流的速度变化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胆汤治疗眩晕在中医古籍中就有记载,其具有调补兼施之效。临床应用加味温胆汤联合盐酸地芬尼多可以使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可以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得到验证。
郑燕鸿杨蓓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眩晕加味温胆汤盐酸地芬尼多
金宇安从肝论治眩晕经验被引量:2
2015年
金宇安教授辨治思路缜密,诊治眩晕颇有特色,结合肝脏特点与辨证,明辨虚实,调和气血,通达经脉,使气血运行通畅,屡屡收到明显效果。
郑燕鸿
关键词:从肝论治辨证眩晕
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与探讨被引量:7
2015年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必须有大量的临证经验积累,才能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在医学教育中是指以临床问题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首创,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受欢迎的三大教学法之一。
郑燕鸿陈旭李红梅张其慧杨蓓窦进王丰
关键词:教学中医内科学
注重教学过程管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医院临床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医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要坚持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目标,必须正确定位,严格教学制度,明确职责,深化教学改革,只有这样加强教学的过程管理,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郑燕鸿
多种针法联合治疗卒中恢复期吞咽困难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体针、头皮针加电针联合应用对卒中恢复期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是否优于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将148例卒中恢复期吞咽困难的患者随机分配至针刺组和康复训练组,每组74例。针刺组取患侧风池、完骨、翳风、廉泉、金津、玉液穴;头皮针围刺;体针、头皮针加电针联合应用,每天针刺1次,每周5次为1个疗程,共2~4个疗程。对照组由语言治疗师进行康复训练。治疗后3~6个月对主要结局同时使用意向性分析和符合方案数据分析两种方法评价,并报告"为了避免1例不良事件发生必须治疗的患者数(num-ber needed to treat,NNT)"、"处理多少病例可以引起1次副作用(number needed to harm,NNH)"及其95%的可信区间。治疗结束时评价次要结局。结果治疗结束时和治疗后3个月针刺组洼田吞咽功能痊愈率、洼田饮水试验痊愈率优于康复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肺部感染率和病死率、治疗后6个月病死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依从性均为100%,针刺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针刺对卒中恢复期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优于常规康复训练,且安全、耐受性好。
解越刘泓周炜王丽平郑燕鸿张树源李志亮
关键词:针刺吞咽困难随机对照试验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被引量:7
2015年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在医学教育中是指以临床问题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是国际上广受欢迎的教学法之一。 笔者旨在探讨研究中医内科学新的带教模式。目前,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普遍实行的中医内科学传统带教模式,即带教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存在一些缺陷,其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是带教老师讲解病例的特点、诊断和治疗,学生只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较少主动思考,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直接影响学生对中医诊疗技能的掌握和临床思维、诊治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培养优秀的新型医学人才[1]。
郑燕鸿陈旭李红梅张其慧杨蓓窦进
关键词:PBL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