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栽培
  • 2篇地力
  • 2篇栽培技术
  • 2篇水稻
  • 2篇土壤
  • 2篇评价指标
  • 2篇青枯
  • 2篇青枯病
  • 2篇枯病
  • 2篇辣椒
  • 2篇辣椒青枯病
  • 2篇基于GIS
  • 2篇耕地
  • 2篇耕地地力
  • 2篇发病规律
  • 2篇层次分析
  • 1篇稻鸭共生
  • 1篇稻鸭共生技术
  • 1篇地力评价
  • 1篇顶腐病

机构

  • 10篇梅河口市农业...
  • 3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省土壤肥...

作者

  • 10篇郑海辉
  • 4篇张桂兰
  • 3篇赵斌
  • 3篇杨玉芳
  • 2篇李丹
  • 2篇李瑞福
  • 2篇程志国
  • 2篇李君
  • 1篇杨靖民
  • 1篇窦森
  • 1篇黄健
  • 1篇于沙沙

传媒

  • 3篇吉林农业
  • 3篇农业与技术
  • 1篇垦殖与稻作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2009土壤...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3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辣椒青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2004年
张桂兰郑海辉杨玉芳
关键词:辣椒青枯病发病规律轮作土壤改良
优质米水稻栽培技术
2003年
针对优质米生产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秧田管理、施肥除草等各个环节入手,详细地介绍了优质米水稻栽培的关键技术。提出浸种消毒、适时早播、炼苗阶段注意补水、脱粒时严禁品种间混杂等可行性建议,有利于稻米品质产量的提高。
张桂兰郑海辉赵斌
关键词:优质米水稻栽培技术苗期管理本田管理
基于GIS的耕地地力评价研究——以梅河口市为例
在GIS技术的支持下,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等对梅河口市进行耕地地力评价。评价得出各级耕地的土壤属性、面积、分布等情况,经核查符合当地实际情况,表明运用GIS技术对耕地地力评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李丹郑海辉张月凤窦森
关键词:耕地地力评价GIS层次分析评价指标
文献传递
辣椒青枯病的发生与防治被引量:1
2003年
辣椒青枯病是一种典型的细菌性土传疾病,其病原为青枯假单胞杆菌属细菌,病菌在10~40℃均可发育,适温25~37℃耐PH6.0~8.0,最适PH6.6.
张桂兰郑海辉赵斌杨玉芳
关键词:辣椒青枯病症状发病规律
玉米顶腐病防治技术
2008年
玉米顶腐病是玉米生产上的一种新型病害,病原为串珠镰刀菌亚黏团变种,现已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山东等省发生,并逐年呈上升趋势,危害较为严重。应该密切关注,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李瑞福李君郑海辉程志国
关键词:玉米顶腐病串珠镰刀菌玉米生产病害变种
水稻钵育苗抛摆秧栽培技术
2008年
郑海辉
关键词:水稻产量钵育苗育苗栽培栽培方法商品经济
白瓜籽栽培技术
2003年
白瓜籽就是南瓜籽,南瓜是窝瓜、角瓜、倭瓜和西葫芦的统称,属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草本蔓生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中南部,为热带、亚热带植物,习性是喜温、厌凉、抗旱、怕涝,一般生育期100-120天.
张桂兰郑海辉赵斌杨玉芳
关键词:白瓜籽栽培技术种子处理田间管理采收
基于GIS的耕地地力评价研究——以梅河口市为例
在GIS技术的支持下,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等对梅河口市进行耕地地力评价。评价得出各级耕地的土壤属性、面积、分布等情况,经核查符合当地实际情况,表明运用GIS技术对耕地地力评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李丹郑海辉张月凤窦森
关键词:耕地地力GIS技术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
文献传递
稻鸭共生技术要点
2007年
在梅河口市经过2年稻鸭共生栽培技术示范,实践证明稻鸭共生栽培模式是生产绿色优质大米及有机米生产的一个辅助性产业,是防治水稻病、虫、草害中有效的生物防治途径,具有其它防治措施不可比拟的作用,得到了理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李君郑海辉李瑞福程志国
关键词:稻鸭共生技术生物防治栽培模式优质大米
吉林省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2
2014年
为了了解最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耕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库对土壤碳库变化及土壤固碳的潜力,以吉林省为研究区域,基于吉林省土肥站提供的2010年耕地地力评价数据(5742个耕地表层土壤采样点数据)以及1∶500 000土壤图等用于分析的基础图件资料,结合ArcGIS技术及统计分析软件SPSS,分析计算了研究区耕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且对吉林省耕地表层土壤有机碳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耕地表层有机碳平均密度为3.95kg·m-2,土壤有机碳总储量约为0.206Pg;吉林省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自然地理区域的耕地表层有机碳平均密度分别为4.94、3.66kg·m-2和3.22kg·m-2,自东向西有递减的趋势。各土壤类型中,暗棕壤、白浆土、黑土、黑钙土、草甸土5种土壤类型的耕地表层有机碳储量约占耕地表层土壤有机碳总储量的75.37%,高于其他土壤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年积温呈不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年降雨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pH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对土壤有机碳进行空间预测和碳库估算时,需要考虑以上四个重要因子。总之,吉林省耕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具有高度的空间变异性,整体上呈现自东向西逐渐减小的趋势,年降雨量、年积温、土壤pH及CEC与耕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密切相关。
于沙沙窦森黄健杨靖民石瑛郑海辉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密度有机碳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