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洲
- 作品数:9 被引量:134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生物学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开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果树远缘杂交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33
- 2003年
- 本文概述了六十年代以来果树远缘杂交育种所取得的成就 ,指出果树远缘杂交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和杂种的败育性 ;文中着重论述了远缘杂交不亲和性、杂种败育性的原因和克服它们的方法 ,以及远缘杂种的鉴定与选择 ;
- 李玉晖陈学森郑洲
- 关键词:果树远缘杂交育种不亲和性
- 核果类果树远缘杂交试验初报
- 本试验以桃、李及杏3种核果类果树的8个品种为试材,进行了远缘杂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母本的不同花期授粉,坐果率有效期异很大,铃铛花期授粉坐果率显著地高于初花期授粉坐果率;②不同杂交组合的坐果率差异显著,在同一母本的杂交...
- 李玉晖陈学森沈洪波郑洲吴树敬
- 关键词:核果类果树远缘杂交坐果率
- 文献传递
- 部分杏品种授粉生物学及新品系选育的研究
- 该研究以红丰、新世纪、特早红、巴旦水杏、二花槽、红玉杏、德州果杏、骆驼黄、红荷包、凯特、金太阳以及凯特×新世纪、巴旦水杏×凯特等杂交组合的后代群体(F<,1>)为试材,对其授粉生物学特性、自交亲和性的机制、丰产相关性状及...
- 郑洲
- 关键词:授粉生物学自交亲和性相关系数
- 文献传递
- 核果类果树远缘杂交试验初报被引量:24
- 2003年
- 本试验以桃、李及杏等 3种核果类果树的 8个品种为试材 ,进行了远缘杂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①母本的不同花期授粉 ,坐果率差异很大 ,铃铛花期授粉坐果率显著地高于初花期授粉坐果率 ;②不同杂交组合的坐果率差异显著 ,在同一母本的杂交组合中 ,均以新世纪杏作父本的杂交组合坐果率最高 ;③中华寿桃和大石早生李进行正反交试验 ,以中华寿桃为母本 ,坐果率高 ,亲和性好 ;④杂种胚的败育从授粉后的第 5周开始 ;⑤桃×杏、李杂交亲和性与杂种败育率均较高 ,而李×桃、杏杂交亲和性差 ,但杂种败育率低。
- 李玉晖陈学森杨红花沈洪波郑洲吴树敬
- 关键词:核果类果树远缘杂交坐果率
- 果树远缘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本文概述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果树远缘杂育种所取得的成就,指出果树远缘杂交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和杂种的败育性;文中着重论述了远缘杂交不亲和性、杂种败育性的原因和克服它们的方法,以及远缘杂种的鉴定与选择...
- 李玉晖陈学森郑洲
- 关键词:果树远缘杂交不亲和性不育性杂交育种
- 文献传递
- 核果类果树远缘杂交试验初报
- 本试验以桃、李及杏等3种核果类果树的8个品种为试材,进行了远缘杂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母本的不同花期授粉,坐果率差异很大,铃铛花期授粉坐果率显著地高于初花期授粉坐果率;②不同杂交组合的坐果率差异显著,在同一母本的杂交组...
- 李玉晖陈学森沈洪波郑洲吴树敬
- 关键词:核果类果树远缘杂交坐果率
- 文献传递
- 杏树营养与生殖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4
- 2003年
- 综述了近10年来杏树营养及生殖生物学最新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杏树的光合习性,碳素营养特点,矿质营养特性,花芽分化,开花期与花期冻害,花器官败育,授粉与受精及自交不亲和的形态学、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并讨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 郑洲陈学森李玉晖
- 关键词:生殖生物学
- 杏品种授粉生物学研究被引量:39
- 2004年
- 以红丰、新世纪等11个杏品种及特新一号等4个新品系为试材,列自交与杂交亲和性、花粉管形态及花粉、花柱氨基酸组分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杏生产和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按照自花授粉坐果率≥6%为自交亲和这个标准,红丰、新世纪等10个品种为自交不亲和品种(SI),而特新一号等4个新品系是自交亲和的(SC);(2)选自同一杂交组合不同姊妹系的红丰与新世纪杏品种相互授粉坐果率仅为0~0.73%,属于杂交不亲和;(3)不同品种间相互授粉的坐果率差异很大,据此筛选出特早红、红玉杏及凯特等品种是红丰杏适宜的授粉品种;而新世纪用骆驼黄及金太阳等品种授粉的坐果率最高;(4)自交不亲和组合在授粉后72 h花粉管到达花柱3/4处,末端膨大,停止生长,而自交亲和组合的花粉管可以继续生长,并在授粉后96 h进入子房;(5)自交不亲和品种(系)与自交亲和品种(系)花粉的17种氨基酸含量并无显著差异,而花柱氨基酸的组分与花粉氨基酸组分有所不同,其中自交不亲和品种(系)酪氨酸、苏氨酸、甲硫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明显高于自交亲和品种(系),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 郑洲陈学森冯宝春刘焕芳杨红花
- 关键词:自交亲和性杂交亲和性
- 利用远缘杂交创造核果类果树新种质的研究 Ⅱ.李、杏远缘杂种胚抢救及杂种鉴定被引量:25
- 2004年
- 对李、杏远缘杂交杂种胚败育的时期进行了调查,建立了李、杏远缘杂种胚抢救技术体系,并对部分杂种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李、杏杂种胚的败育时期从第3周开始;不同胚龄李、杏杂种胚的萌发及生长不同。PF值>0.5的杂种胚可以萌发及生长,PF值<0.5的幼胚不能正常萌发。在远缘杂种胚抢救技术体系中,杂种胚最佳萌发及分化培养基为MS+6-BA 2 mg·L-1+IAA0.3 mg·L-1,胚萌发及分化率达80%,多丛芽诱导及增殖培养基为MS+6-BA1.5 mg·L-1+IAA 0.3 mg.L-1,生根培养基为1/2MS+IAA 0.8 mg·L-1。成功地将一批杂种胚培苗移栽到大田;经叶片形态及sallele-specific PCR与RAPD技术对杂种鉴定结果表明,所获杂种为真杂种。
- 杨红花陈学森冯宝春刘焕芳郑洲
- 关键词:远缘杂交核果类果树种质资源杂种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