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江华
- 作品数:90 被引量:34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水利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治疗策略(附48例报道)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4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8例患者中,14例低危患者行抗凝治疗,24例中危患者行抗凝和系统溶栓或介入治疗(导管捣碎局部溶栓或置管溶栓),10例高危患者行抗凝治疗和介入治疗。低危组14例患者中,治愈12例(85.7%),显效2例(14.3%),总有效率为100%;中危组24例患者中,治愈16例(66.7%),显效8例(33.3%),总有效率为100%;高危组10例患者中,治愈3例,显效2例,好转4例,死亡1例,总有效比例为9/10。治疗期间所有病例均无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本组48例患者均获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中位数为8个月。随访期间患者均无呼吸困难等症状发生,无一例再发肺动脉栓塞,无滤器移位、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诊断明确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首先进行危险分层,再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则效果较好。
- 郑江华陈开邓静任勇军雍熙汪海飞陈志龙朱彦斌
- 关键词:急性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抗凝溶栓
- 急性滤器相关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滤器置入术后发生急性滤器相关下腔静脉血栓形成(IVCT)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和影像学随访的86例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其中发生急性滤器相关IVCT患者19例(IVCT组),未发生滤器相关IVCT患者67例(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滤器置入术后发生急性滤器相关IVCT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变量参数,预测滤器置入术后发生急性滤器相关IVCT风险,找出最佳临界值。结果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术后下肢制动(OR=0.067,95%CI=0.011~0.411,P=0.004)、术后未规律抗凝(OR=0.104,95%CI=0.017~0.619,P=0.013)和下腔静脉直径(OR=1.466,95%CI=1.095~1.963,P=0.01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OC分析下腔静脉直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0,提示其预测滤器置入术后发生急性滤器相关IVCT的准确度较高。结论术后下肢制动、术后未规律抗凝及下腔静脉直径偏小是滤器置入术后发生急性滤器相关IVCT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下肢活动、规律抗凝和密切观察下腔静脉直径较小患者,可能有助于减少急性滤器相关IVCT发生。
- 张富钊李静郑国学康藤耀雍熙陈镜全谭强陈开郑江华
- 关键词:血栓形成下腔静脉
- 凋亡细胞清除机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了解凋亡细胞清除机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方法对国内、外有关研究凋亡细胞清除机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凋亡细胞清除因子转谷氨酰胺酶2、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补体系统、c-Mer原癌基因酪氨酸激酶及Fas清除缺陷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脂质核心的形成。结论吞噬凋亡细胞受体的丰余性如何消除及研究其受体下游信号的共同通路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 汪海飞陈开郑江华
- 关键词:凋亡细胞动脉粥样硬化
- 腔内修复治疗腹主动脉瘤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腔内修复治疗腹主动脉瘤的短期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总结腔内修复的技术要点和难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9月至2012年7月期间20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20例(100%)动脉瘤消失,支架形态良好,2例(10%)出现少量Ⅱ型内漏;术后20例(100%)临床痊愈出院。结论:在严格遵循腔内修复指征,掌握腔内修复的技术要点和难点的前提下,腔内修复治疗腹主动脉瘤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恢复快、微创等优点,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 郑江华陈开武国朱彦斌
- 关键词:血管外科腹主动脉瘤回顾性分析临床疗效
- 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组织间放射治疗肝癌
- 目的:探讨125I组织间放射治疗肝癌的疗效。
方法:选择肝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与治疗组(B组).A组42例行手术治疗(根治手术或姑息手术)和化疗;B组42例。除施行A组的治疗方案外,另行术中永久...
- 罗开元郑江华李波邵庆华杨国凯赵泉杨嵘
- 关键词:组织间放疗125I粒子植入术肝肿瘤近期疗效
- 文献传递
- 一种一次性使用经肛门给药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经肛门给药装置,包括具有进药口和出药口的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且用于药物放置的置药腔以及配合连接在置药腔内的给药推杆;进药口和出药口均与置药腔连通,给药推杆的直径与置药腔的内径相适配,外壳的出...
- 雍熙康藤耀杨勤王雨濛刘绪张藐于诺布央卓任文霞刘凤张宏玉杨曼王滤洁吴梦生田瑀王湘李恒昱王宣懿罗欣冉龚瑜宁俊洁周中涵何文知史美龄任周婷熊晨李卓璇杨明月张富钊王贤芝崔丽君郑江华陈开
- 文献传递
- 一种适用于胸主动脉瘤及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覆膜支架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胸主动脉瘤及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覆膜支架,包括主路支架和至少一组活动支架,主路支架包括第一圆筒部和第二圆筒部,第一圆筒部内设置有竖隔断,竖隔断将第一圆筒部分割成第一导流腔和第二导流腔,第一导流腔的截...
- 雍熙杨勤 宁俊洁陈开郑江华 简长春 康藤耀王贤芝 张富钊 田娟娟 罗娜任逢春汪海飞 尹洪顺朱彦彬 陈镜全任冬梅邓敏王春艳 李茂 何武李奎 赵光辉钟扬
- 文献传递
- ALA-PDT诱导SW480细胞凋亡和胞内Ca^(2+)浓度变化的关系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ALA-PDT诱导人结肠癌细胞SW480凋亡和游离钙浓度变化关系.方法:将SW480细胞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激光照射照组、ALA组和ALA-PDT组,用DNA片段分析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各组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ALA-PDT组的人结肠癌细胞在1、2h有大量的DNA片段,TUNEL法显示ALA-PDT组的人结肠癌细胞在PDT后30minAI为25.26±5.04%,PDT后60minAI为50.45%±7.85%,均高于其他3组(AI均<10%,P<0.01);激光共聚焦结果为ALA-PDT组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在20min达高峰(荧光强度:185.40±18.90),与10min(荧光强度:100.00±19.83)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之后又逐渐下降.结论:细胞内Ca2+浓度的逐渐增加在PDT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 郑江华时德陈祖林
-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SW480细胞细胞内游离钙凋亡
- 一种适用于胸主动脉瘤及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覆膜支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胸主动脉瘤及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覆膜支架,包括主路支架和至少一组活动支架,主路支架包括第一圆筒部和第二圆筒部,第一圆筒部内设置有竖隔断,竖隔断将第一圆筒部分割成第一导流腔和第二导流腔,第一导流腔...
- 雍熙杨勤宁俊洁陈开郑江华简长春康藤耀王贤芝张富钊田娟娟罗娜任逢春汪海飞尹洪顺朱彦彬陈镜全任冬梅邓敏王春艳李茂何武李奎赵光辉钟扬
-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股静脉切开取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附12例报告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年多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程≤72h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均采取急诊行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及患肢股静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术,术后给予抗凝、溶栓、袪聚等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下腔静脉滤器,术中取出髂股静脉血栓,术后经抗凝、溶栓治疗,患肢肿胀均明显消退。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股静脉切开取栓术可有效预防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肺栓塞,并可提高临床治疗的疗效。
- 武国陈开郑江华
- 关键词:下腔静脉滤器取栓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