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必坚
- 作品数:82 被引量:10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世纪的根本走向——对十六大主题的几点体会
- 2002年
- (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了。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奋进的大会,是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深远意义的一次大会。经过这次大会,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已经进一步确立。我们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已经产生。
- 郑必坚
- 关键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方位十六大报告奋斗目标十六大主题
- 历史机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世纪的根本走向被引量:9
- 2003年
- 郑必坚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机遇十六大报告中国共产党全面小康社会
- 从十六大主题看新世纪中国的走向
- 2003年
-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就十六大报告展开讨论并深入学习领会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内涵。如何正确把握十六大报告,根本的一点就是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十六大报告的主题,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郑必坚在接受《学习时报》记者专访时指出,十六大的主题科学地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世纪前期的根本走向。现将摘要编发如下:
- 郑必坚
- 关键词:十六大主题
- 曹妃甸面临能源、区域、政策、战略四大机遇
- 2009年
- 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能够参加在中国新兴北方大港曹妃甸举行的如此盛大规模和有如此众多外国嘉宾出席的国际性论坛,实在倍感荣幸。
- 郑必坚
- 关键词:能源
- 郑必坚:中国的和平崛起有三大趋势
- 2005年
- 中共与苏共之所以 走了不同的道路, 深刻的根源就在于 对社会主义本质认 识的不同,就在于 历史文化传统的不 同,就在于对自己 民族和人民愿望的 深切理解和把握上
- 郑必坚
- 关键词:历史文化传统社会主义人民愿望苏共中共
- 大变动 新觉醒——从9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大变动看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新觉醒
- 一、大变动与新觉醒问题的由来从1921年到201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波澜壮阔的90年,既是世界历史大变动的90年,也是中国历史大变动的90年。与世界历史大变动紧密相联的中国历史大变动在其广度、深度上,在由此引起的冲击力...
- 郑必坚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独创性共产党
- 文献传递
-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被引量:7
- 2000年
- 郑必坚
- 关键词:中央党校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
- 全文增补中
- 历史性考验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被引量:1
- 1999年
-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开始的标志,也是邓小平理论开始逐步形成的标志。我们今天怎样来纪念这一光辉的日子?最重要的,就是要进一步认清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进一步用邓小平理论来武装全党。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理论有什么用,理论武...
- 郑必坚
-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关头
- 牢牢把握党的十八大主题
- 2013年
- 举国关注、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了。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十八大报告,一开头就阐明了这次大会的"主题"。而大会"主题",乃是大会的旗帜、灵魂,也是大会精神的根本标志。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 郑必坚
-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
- 抓住机遇与理论武装
- 1999年
- 问题的提起(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开始的标志,也是邓小平理论开始逐步形成的标志。我们今天怎样来纪念这一光辉的日子?最重要的,就是要进一步认清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进一步用邓小平理论来武装全党。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理论...
- 郑必坚
-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亚洲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