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凌云
- 作品数:21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三明市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地舒单抗在骨质疏松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观察地舒单抗在骨质疏松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22年01月—2023年03月)收治以骨质疏松为诊断的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0例,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联合地舒单抗治疗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的血清骨代谢指标、骨密度指标水平,统计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研究组血清骨代谢指标水平及不同部位骨密度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提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提升,研究组提升程度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患者治疗中,给予地舒单抗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血清骨代谢及骨密度指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不增加不良反应下,提升治疗效果.
- 陈晓志郑凌云
-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密度生活质量
- 显微镜下通道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 2024年
- 目的:探讨使用显微镜下通道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三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将接受显微镜下通道技术治疗的75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将接受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的7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疼痛症状、腰部功能障碍、下肢运动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切口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疼痛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腰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的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显微镜下通道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改善其腰部功能障碍,提升其下肢运动功能,手术安全性较高,临床效果较理想。
- 陈晓志郑凌云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郑凌云朱克文田华强
- 关键词:骨折固定术
- AO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16例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郑凌云尹金铭黄秀美
-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防融合促进慢病管理研究——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
- 2024年
- 目的:分析福建省三明市12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在医防融合政策下开展慢病管理的成效,提出优化建议。方法:采用PEST分析法,从体制/政策、经济/财务、社会/人员、技术/管理四个方面分析医共体医防融合的宏观环境,归纳慢病管理的影响因素。结果:三明市医共体医防融合政策以家庭医生团队、疾病管理队伍为突破口,采用“四早”“四分”“积分制”“MDT”慢病管理模式,依托慢病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持续推进,成效初显,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率、控制率逐年提高,并发症得到控制。结论:医共体医防融合政策对慢病管理具有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健全体制机制,强化基层服务能力,同时需要政府因地制宜地调整宏观政策,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 兰珍刘婧陈火旺钟智钜郑凌云廖冬平
- 关键词:慢病管理PEST分析法
- 同侧股骨干与股骨颈骨折的诊断与治疗(附8例报告)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同侧股骨干骨折、股骨颈骨折常难以做出正确诊断,股骨颈骨折漏诊率较高,本组病人漏诊率37.5%,股骨干骨折多为粉碎骨折,股骨颈骨折多为无移位骨折,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骨折均达骨性愈合。结论对高能量损伤引起的股骨干骨折,要分析其受伤机制,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常规拍摄髋关节X线平片,必要时行CT或MR I检查,骨折均应早期内固定治疗。股骨重建带锁髓内钉是当前冶疗股骨干骨折和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
- 郑凌云朱克文田华强
-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肘内翻畸形25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 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肘内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5例肘内翻畸形患者采用截骨矫形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按苏尚庆分类法疗效标准:本组优18例,良6例,可1例。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0周(7~14周)。3例患者术后出现尺神经牵拉症状,2~3周均恢复。术后无继发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及内固定器材断裂松动等情况。结论 该方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迟发性肘内翻畸形具有内固定牢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和肘关节功能恢复的优点,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迟发性肘内翻畸形的理想手段之一。
- 郑凌云尹金铭陈嵘
- 关键词:肘内翻畸形重建钢板截骨矫形
- 肱骨骨折不愈合3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坚强内固定治疗肱骨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肱骨骨折不愈合患者的治疗方法,其中保守治疗3例,手术植骨内固定治疗31例。结果保守治疗组全部未骨性愈合,有假性关节形成;手术组全部治愈,愈合后肩肘关节功能恢复均良好。结论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坚强内固定是治疗肱骨骨折不愈合最有效的方案,有极高的治愈率。
- 郑凌云朱克文吴锦蓉
- 关键词:肱骨骨折不愈合外科手术
- 带缝匠肌骨瓣移植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15年
- 目的分析带缝匠肌骨瓣移植联合空心钉内固定对青少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青少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带缝匠肌骨瓣移植术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多(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带缝匠肌骨瓣移植术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股骨颈骨恢复快,综合疗效好。
- 郑凌云邓秋平田华强方良韬
- 关键词:空心钉内固定青少年股骨颈骨折
- 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联合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小儿桡骨颈O’BrienⅡ、Ⅲ型骨折的短期疗效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究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联合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小儿桡骨颈O’BrienⅡ、Ⅲ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三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桡骨颈骨折小儿,按照接受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与克氏针组各36例。联合组为接受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联合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患儿。克氏针组为接受单纯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治疗的患儿。通过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术后4周时两组骨折复位情况、两组术后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达到骨性愈合时间、治疗总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术后骨折复位评价为优的患者占69. 44%(25/36)明显高于克氏针组44. 44%(1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评价为优、良、中等的患儿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联合组手术时间长于克氏针组,治疗总费用高于克氏针组,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时间短于克氏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联合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小儿桡骨颈O’BrienⅡ、Ⅲ型骨折的短期骨折复位效果较好,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 范得森郑凌云田华强
- 关键词:撬拨复位髓内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