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阜生 作品数:99 被引量:316 H指数:9 供职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哲学宗教 文化科学 更多>>
网膜素抗炎作用及与代谢相关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4 2014年 网膜素是新近发现的一类主要由网膜脂肪组织的血管基质细胞分泌的脂肪因子。研究发现,网膜素可通过抑制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核转录因子激活,降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活性氧簇的表达,参与调控机体的炎性反应。肥胖、2型糖尿病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等代谢相关疾病均存在慢性低度炎性反应,并伴有上述炎性反应因子的激活。网膜素水平的降低与以上代谢相关疾病密切相关。因此,深入研究网膜素的抗炎作用机制可为代谢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作用靶点。 邵金双 邸阜生关键词:炎症 肥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患者运动试验后心率恢复与网膜素-1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运动试验后心率恢复与血清网膜素-1、炎症因子水平及代谢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57例NALFD患者(NAF... 张洁 邸阜生 傅力关键词:网膜素-1 非酒精性脂肪肝 炎症因子 心率恢复 磺脲类降糖药格列齐特剂量与血脂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剂量与血脂学指标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76例T2DM患者,均口服格列齐特共计57d,药物剂量逐渐增大至血糖达标或格列齐特达240mg/d,所有观察对象的最大用药量(DI)经体质量校正后排序,以50百分位数分为小剂量A组、大剂量B组,比较2组一般情况及血脂情况。结果:(1)2组除体质量指数(BMI)外,其余基线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组除TC外,DI、TG、HDL-C、LDL-C、TG/HDL-C及AI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DI与动脉硬化指数穴AIP雪、TG/HDL呈正相关(P<0.01);DI与BMI呈负相关(P<0.01)。(4)DI(Y)与血脂指标及其他各因素(X)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AIP(X1)、体质量(X2)、胆固醇(X3)、TG/HDL-C(X4)。回归方程:Y赞=6.011X1-0.0346X2-0.0217X3-0.66X4+4.022。结论:血脂异常与T2DM患者格列齐特用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T2DM患者磺脲口服降糖药剂量大小与脂毒性有关。 邸阜生 成建军 王璐 赵树新 张征 范友兰 李琦关键词:磺脲类降糖药 格列齐特 用药剂量 2型糖尿病 整合康复疗法对IGT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研究 贾国瑜 邸阜生 刘玉清 李强 杨莉 李娜丽脂肪组织甘油三酯脂肪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0年 脂肪组织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是新近发现的启动脂肪动员的另一关键酶,其主要催化脂肪组织中甘油三酯生成甘油二酯,与长期认为的经典限速酶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在脂肪分解途径中共同承担着重要作用。鉴于ATGL与脂肪分解密切相关,并在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ATGL的研究进展及与脂肪分解、肥胖和2型糖尿病等脂代谢紊乱性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洪燕青 邸阜生关键词:激素敏感性脂肪酶 脂肪分解 肥胖 2型糖尿病 高强度间歇运动对C57BL/6小鼠高脂饮食诱导肝脏脂肪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2 2019年 40只5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n=10)及高脂饮食组,6周后对高脂饮食喂养小鼠进行随机分为高强度间歇运动组(HIIT,n=10)、等时间的中等强度持续运动组(MICT,n=10)和高脂饮食安静组(HF,n=10)。结果显示HIIT较MICT在治疗NAFLD方面更具优势,其中可能的机制是HIIT较MICT能够更加有效地减低肝脏脂肪酸的从头合成,增加肝细胞线粒体功能从而改善肝脏脂质沉积。 张洁 余红艳 邸阜生关键词:C57BL/6小鼠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和心脏舒张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心脏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T2DM合并NAFLD患者262例,按照心脏舒张功能是否正常分为正常组106例和异常组156例,比较2组腰围(W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肾小球滤过率(GFR)、C反应蛋白(CRP)、微量白蛋白尿排泄率(UAER)、心肌质量指数(LVWI)、肝脏脂肪含量(LFC)的差异。全部患者按UAER<20μg/min及GFR≥90 m L/(min·1.73 m^2)为A组,UAER<20μg/min及GFR<90 m L/(min·1.73 m2)为B组;UAER≥20μg/min及GFR≥90 m L/(min·1.73 m2)为C组,UAER≥20μg/min及GFR<90 m L/(min·1.73 m^2)为D组。分析各组相关指标的差异。对UAER正常组(<20μg/min)和异常组(≥20μg/min)分别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与舒张功能降低的关系。结果异常组TG、SBP、HOMA-IR、CRP、UAER、LVWI和LFC均高于正常组(P<0.05),GFR低于正常组(P<0.05)。2组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及D组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呈依次降低趋势(P<0.05),而LVWI呈依次升高趋势(P<0.05),C、D组LFC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A、B组间LF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AER正常组GFR<90 m L/(min·1.73 m2)为心脏舒张功能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UAER异常组较高UAER是心脏舒张功能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2DM伴NAFLD同时并发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心脏舒张功能明显减低,UAER≥20μg/min时,较高UAER是心脏舒张功能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德满 邸阜生关键词:微量白蛋白尿 心脏舒张功能 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的心肺耐力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脂肪肝患者的心肺耐力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T2DM合并脂肪肝患者114例进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以所有患者的峰值摄氧量中位数为基准将其分为较低组和较高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脂肪肝患者峰值摄氧量降低的影响因素。结果114例患者峰值摄氧量的中位数为20.95(18.38,23.72)mL·kg^(-1)·min^(-1),占预计值百分比为69%(62%,81%)。与较高组相比,较低组患者的年龄、腰围、腰臀比均较大,男性占比、患者身高、握力/体质量比值均较低,有吸烟史者占比高,静坐时间较长,平均日活动量较少,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和三酰甘油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握力/体质量、吸烟史、平均日活动量是T2DM合并脂肪肝患者峰值摄氧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2DM合并脂肪肝患者的峰值摄氧量明显降低,女性、有吸烟史会增加峰值摄氧量降低的风险,提高握力/体质量比值、增加日活动量可以减少出现峰值摄氧量降低的风险。 李英 张洁 余红艳 杨玲 邸阜生关键词:脂肪肝 心肺运动试验 影响因素 利拉鲁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间收治的6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进行基础降血糖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格列美脲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比较治疗前后BMI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GGT、ALT、AST水平以及临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BMI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GGT、ALT及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BMI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GGT、ALT及AST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 <0.05);观察组治疗后BMI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GGT、ALT及AS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88%)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拉鲁肽可显著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BMI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GGT、ALT及AST水平,临床疗效显著,用药安全。 杨莉 邸阜生关键词:利拉鲁肽 非酒精性脂肪肝 2型糖尿病 临床疗效 安全性 肾上腺静脉取血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肾上腺静脉取血(AVS)检查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7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住院并明确诊断为原醛症的患者共22例,经AVS检查,分别于双侧。肾上腺静脉及下腔静脉采血,检测各点醛固酮和皮质醇水平,并将结果与影像学检查(。肾上腺薄扫+增强CW)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另选取筛查及确诊实验不支持原醛症,但结节直径〉4cm,并经泌尿外科术后病理证实为肾上腺无功能瘤患者8例纳入分析。结果原醛症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生率为95.4%,低血钾的发生率为81.8%。与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特醛症)患者相比,醛固酮瘤患者收缩压、尿钾、血醛固酮及醛固酮肾素比值(ARR)较高,血钾则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功能瘤组临床及生化均在正常范围内。肾上腺增强CT检查在原醛症分型诊断中总的准确率为77.27%(17/22),其中醛固酮瘤符合率为78.95%(15/19),特醛症符合率为66.7%(2/3);AVS检查以醛固酮与皮质醇之比为判定标准,符合率为100%。结论单纯依赖影像学检查对于原醛症患者进行分型诊断易发生误诊,AVS在原醛症的分型诊断中有较好的准确性,可为影像学检查有疑问的患者提供良好方法。 贾国瑜 邸阜生 王璐 李强 杨莉 李娜丽关键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分型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