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文奇

作品数:105 被引量:312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淮安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26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8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8篇水稻
  • 37篇机插
  • 30篇插秧
  • 28篇机插秧
  • 27篇草木灰
  • 24篇秧苗
  • 21篇秧苗素质
  • 19篇育苗
  • 18篇育秧
  • 18篇基质
  • 14篇水稻机
  • 13篇水稻机插
  • 11篇育苗基质
  • 10篇水稻机插秧
  • 8篇秧盘
  • 8篇拌种
  • 8篇播种
  • 7篇直播
  • 7篇蔬菜
  • 7篇小麦

机构

  • 75篇江苏徐淮地区...
  • 15篇淮阴农业科学...
  • 13篇淮安市农业科...
  • 3篇淮阴师范学院
  • 3篇江苏省农垦农...
  • 2篇淮阴区王营镇...
  • 2篇灌南县农业技...
  • 2篇涟水县农业局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淮安信息职业...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淮安市淮阴区...
  • 1篇淮安市淮阴区...

作者

  • 103篇邵文奇
  • 89篇陈川
  • 88篇钟平
  • 76篇孙春梅
  • 74篇纪力
  • 70篇庄春
  • 32篇章安康
  • 23篇张山泉
  • 7篇石彦兵
  • 6篇汪国莲
  • 5篇唐金陵
  • 4篇文廷刚
  • 2篇樊秀凤
  • 2篇钟萍
  • 2篇纪凤高
  • 2篇吴传万
  • 2篇孙朋
  • 2篇姜晓剑
  • 2篇张锦萍
  • 1篇杜小凤

传媒

  • 14篇江苏农业科学
  • 12篇浙江农业科学
  • 9篇上海农业科技
  • 8篇金陵科技学院...
  • 7篇现代农业科技
  • 5篇现代农村科技
  • 3篇上海农业学报
  • 2篇河北农业科技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浙江农业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大麦与谷类科...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7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9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15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改进的轨道运秧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轨道运秧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底部四角设有配合轨道使用的H形滚轮,所述车体两端分别固定有推手,所述车体两侧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四根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分别转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自由端固定有车轮,...
邵文奇陈川钟平孙春梅纪力 董玉兵庄春章安康
文献传递
一种漂浮育秧送秧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漂浮育秧送秧装置,用于将卷状浮床连同排于其上的秧盘导入水面,包括坡板和放卷机构,坡板具有相对的前端、后端,前端下端面铰接前支撑脚或固定安装浮块,后端下端面铰接后支撑脚,至少后支撑脚为高度可调式支撑脚,...
庄春陈川章安康纪力董玉兵董青君李传哲谢昶琰李青李卫红张苗钟平邵文奇
药剂拌种对沿淮地区旱作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025年
旱作模式中小麦生产力较低,通过拌种技术可以提高小麦生长质量,促进稳产增产。以郑麦618为供试材料,在沿淮地区旱作种植模式下,进行了自配药剂(A1)、自配药剂(A2)、27%苯醚·咯·噻虫(A3)3组药剂拌种及1组不拌种试验,研究了其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拌种比较,A1、A2使小麦叶色浓绿,A3无显著差异;A1、A2、A3成熟期时的第1节间长度分别增加-12.3%、-6.2%、10.8%,株高分别增加-1.6、-1.1、1.7 cm;成熟期时A1生物量增加显著,A2、A3则无显著差异;最终产量上,A1、A2、A3分别增产6.6%、1.8%和-2.8%。通过拌种处理可以提高小麦生产力,保障小麦生产安全,本试验中A1表现最优,具有壮苗及增产效应,适合在沿淮地区旱作模式中使用。
纪力李传哲董青君钟平孙春梅邵文奇陈川
关键词:小麦旱作拌种壮苗
淮北稻田套播麦的主要生育特点与施肥技术被引量:5
2008年
淮北稻田套播麦具有早苗早发易早衰的特点。在施肥上,应适当减少冬前用肥比例,增加春季追肥数量。目标产量为6 750 kg/hm2的施氮量为330 kg/hm2,冬前肥与春季肥的比例为2∶1,春季追肥中起身肥与穗肥比例也为2∶1,同时应重视磷钾肥的施用。
陈川丁国霞钟平邵文奇安凯先石彦兵
关键词:小麦套播施肥技术
机插秧专用拌种剂——秧病灵使用效果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研究机插秧专用秧病灵拌种对机插秧秧苗的使用效果,试验表明:使用机插秧专用秧病灵拌种,不但显著改善机插秧秧苗素质,而且能有效提高机插秧适插秧龄弹性,使机插秧适插时间由普通的不足7d,提高到14d左右。
庄春陈川孙春梅邵文奇钟平
关键词:机插秧拌种秧龄弹性
用于克服蔬菜连作障碍的解毒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蔬菜育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克服蔬菜连作障碍的解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草木灰脱盐、调酸、过筛、混匀,得到解毒剂。本发明用草木灰代替活性炭,吸持造成连作障碍的自毒酚酸类物质,从而可克服或减轻连作障碍...
孙春梅董玉兵纪力陈川章安康邵文奇钟平李青董青君谢昶琰李卫红李传哲张苗张山泉
托盘育苗方法中不同育苗介质及出苗方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托盘育苗是一种新型的机插水稻育苗方法,本文探明适合此方法的育苗介质和出苗方式。[方法]以南粳9108为供试材料,研究了营养土和草木灰育苗基质2种育苗介质及托盘内露天出苗、托盘内覆膜出苗、暗化叠放出苗等3种出苗方式对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相较于草木灰育苗基质,营养土育苗能显著提高出苗率和成苗率;缩小叶鞘高度差及叶片长度差,使株型更紧凑;株高、茎基宽、干物质积累、根系生长等性状得到显著改善,秧苗素质显著提高。3种出苗方式对秧苗形态均无显著影响,秧苗素质一致,但托盘内覆膜出苗方式和暗化叠放出苗方式相较于托盘内露天出苗方式能显著提高水稻出苗率和成苗率。[结论]营养土作为托盘育苗方法的育苗介质具有较好的育苗效果,考虑到生产中的具体情况,建议使用暗化叠放出苗方式。
钟平邵文奇孙春梅纪力董玉兵庄春陈川
关键词:水稻机插托盘育苗秧苗素质
肥料施用方式对钵体毯状秧盘秧苗素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以机插水稻秧苗为研究对象,连粳9号为供试品种,探讨不同肥料使用方式对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旱秧绿"机插秧专用肥来配制育苗营养土,将其均匀拌入秧盘内,成苗率达到77.8%,较之肥料单独拌入铺土或盖土的处理,更有利于秧苗对养分的吸收,有利于增强肥料中成分对秧苗的控制效应和延长控制时效;对株型控制效果良好,第4叶叶鞘高度降低12.56%,叶片长度降低6.39%,整体株高降低8.85%,株高叶龄适宜,茎秆粗壮,易形成矮壮苗,增强秧苗素质,增大秧龄弹性,延长栽插期;根数增多、根长增长,秧盘根系盘结好、抗逆能力强,栽插入大田后,返青快,分蘖性强,分蘖成穗率高,最终有效穗多。
邵文奇庄春钟平纪力陈川
关键词:肥料机械化移栽秧苗素质
不同育苗方式对机插秧苗素质、栽插质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2024年
为探明常规育苗、托盘育苗和漂浮育苗3种方式对水稻育苗及大田生长的影响,以‘南粳9108’为供试材料,比较相同播量下3种方式所育秧苗素质差异及对栽插质量、大田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育苗方式成苗率在71.7%-75.0%,其中漂浮育苗最高,三者的地上部性状无显著差异,但常规育苗根系数量及长度较托盘育苗和漂浮育苗分别增加21.4%、16.1%和3.3%、9.8%;漂浮育苗的空穴率和伤秧率分别为0.39%、0.78%,栽插质量最优;漂浮育苗分蘖高峰期分蘖数较托盘育苗和常规育苗分别增加9.8%和24.0%,但单株生物量积累有所降低;漂浮育秧最终成穗数较托盘育苗、常规育苗增加7.2%和8.1%,但每穗实粒数降低4.9%、4.6%,在最终产量上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综合来看,3种育苗方式都可育出健壮秧苗,并且栽插质量、大田生长和产量表现良好,在生产上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钟平纪力孙春梅邵文奇
关键词:水稻机插秧托盘育苗漂浮育苗秧苗素质
药剂拌种对稻麦轮作中迟播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024年
为探讨药剂拌种对沿淮地区迟播小麦的壮苗效应及产量的影响,以淮麦33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不同药剂拌种处理和1个不拌种对照处理,调查分析了对小麦田间生长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拌种相比,药剂A1及A2可以降低小麦第1叶出叶高度及第1、2节间长度,从而使株高降低;同时可以促进生物量积累,增强小麦分蘖能力,增加有效穗数.其中A1药剂组的千粒重性状表现较好,产量增加显著;A3药剂组增加了小麦节间长度及株高,营养生长旺盛,分蘖能力较强,有效穗数增加,产量得到提高,但每穗粒数有所降低.综上表明,药剂拌种具有壮苗效应、促进分蘖,促进小麦稳产增产,其中药剂A1表现最优.
钟平董青君董玉兵纪力孙春梅陈川邵文奇
关键词:稻麦轮作迟播小麦药剂拌种壮苗效应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