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婷娜 作品数:6 被引量:1 H指数:1 供职机构: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春晖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红荧烯薄膜在Bi(0001)表面从高阶公度相到非公度相转变 2011年 在红荧烯薄膜中发现了一类新的相变:分子从高阶的公度相转变到弱的非公度相。前者表现出"格点位于线上"(point-on-line)关系;后者是一种混合相,包含红荧烯的晶态畴和自组装的畴壁。相比于红荧烯晶体的a-b面,晶态畴中存在着极大的各向异性应变。通过改变衬底的温度,发现在室温下畴壁呈现出"之"字型网状结构;而在高温下转变为条状结构。形成不同形状畴壁的原因可以认为是应力释放和转动外延的相互作用力所导致的。 杨秀凡 兰梦 邵婷娜 谢佳乐 杜懋陆 徐明 王俊忠关键词:畴壁 并五苯分子在半金属表面的手性与自组装 本文利用超高真空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UHV-STM)和有机分子束外延(MBE)方法系统研究了并五苯分子在半金属Bi薄膜表面的生长方式。为了得到高质量的Bi薄膜,我们选择较为平整的Si(111)-7×7衬底,采用室温沉积2... 邵婷娜关键词:分子束外延 自组装结构 在半金属表面上应力诱导的红荧烯晶态薄膜 2011年 报道了在Bi(001)衬底上从第一层开始形成的红荧烯晶体薄膜.随着覆盖度的增加,红荧烯薄膜的结构会发生从自组装到混合相的转变.在混合相中存在着红荧烯的晶体畴和分子自组装形成的畴壁.特别是,我们在这种晶体畴中发现了Kurdjunov-Sachs(KS)转动外延和巨大的压缩应力.随着覆盖度的增加,红荧烯薄膜会按照逐层生长的模式进行,直至第四个分子单层.我们认为,转动外延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压缩应力是导致晶态红荧烯薄膜的形成原因. 兰梦 邵婷娜 谢佳乐 王俊忠关键词:自组装 畴壁 扫描隧道显微镜 利用STM直接观察红荧烯薄膜中的质量密度波 2011年 在异质外延薄膜的生长中,应力对薄膜的结构和形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论研究表明,在非公度的薄膜中,应力可以通过形成质量密度波(MDW,Mass Density Wave)的形式释放出来.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质量密度波的存在.本文我们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Scanning Tunnelling Microscopy)在Bi(001)表面形成的单层红荧烯薄膜中,直接观察到了质量密度波.其表现形式为表面高度有微小的正弦波动,并且分子取向发生周期性畸变.此外,我们还指出质量密度波的形成是由于红荧烯单层膜相对Bi衬底的晶格转动所导致的,由于转动方向不同,质量密度波会呈现出条形或之字形两种不同形状的条纹. 兰梦 邵婷娜 谢佳乐 杨秀凡 孙凯 蔡田田 王俊忠关键词:应力释放 晶格失配 全氟并五苯在半金属Ga表面的分子二聚化及自组装单层 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UHV-STM)和有机分子束沉积(OMBD)方法研究了全氟并五苯(perfluoropentancene,PFP)分子在半金属Ga表面的吸附和两维自组装.在低覆盖度下单个PFP分子在Ga表面上表现出很高的迁移性.在1分子单层(monolayer,ML)时PFP分子发生二聚化并在Ga表面上无序排列.轻度热退火可导致PFP两维自组装:二聚体排列为高度有序的一维分子带阵列,带中PFP二聚体排列为砖墙(brickwall)结构.在高分辨STM图中,PFP分子两端出现亮暗相反的圆形突起,并且相邻分子的亮暗极性相反,表明PFP分子带有电偶极矩,PFP二聚体带有电四极矩.因此,PFP分子二聚体的形成机制可唯像解释为反向电偶极矩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二聚体的砖墙排列结构可归结为同向电四极矩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 彭桂平 王进华 兰梦 邵婷娜 王俊忠 武志坚 樱井利夫关键词:扫描隧道显微镜 分子自组装 二聚体 非手性的棒状分子在非手性表面形成的风车团簇 2012年 利用低温STM研究了非手性的棒状并五苯分子在Bi(111)表面形成的手性风车团簇.在团簇内部,并五苯分子分别沿Bi(111)的3个对称轴方向平行排列,形成6个不同的分子带.在每个分子带中,相邻分子之间有一个滑移错位.当平行排列的分子数多于4时,滑移错位发生反向,形成弯曲的风车扇叶.我们认为,分子的滑移错位来自于分子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而滑移错位的反向是团簇内部的吸引力导致的密堆积的结果.这两种作用的竞争是形成手性风车团簇的微观机制. 邵婷娜 兰梦 谢佳乐 孙凯 蔡田田 王俊忠关键词:扫描隧道显微术 自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