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慧萍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西省胸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结合支气管镜勾画中央型肺癌GTV的相关性研究
- 2017年
- 目的:观察并比较结合支气管镜勾画中央型肺癌GTV与不结合支气管所勾画的GTV大小、靶区包含度及匹配指数。方法:58例中央型肺癌由同一放疗医师在相同窗宽窗位条件下分别勾画GTVx和结合支气管镜勾画GTVy。结果:58例病例中有32例GTVy大于GTVx,3例GTVy小于GTVx,其他的23例相等。靶区包含度为(97.35±2.82)%,匹配指数为(0.91±0.07)。结论:结合支气管镜勾画中央型肺癌GTV可更好的涵盖支气管浸润病灶,使放疗靶区更加精准,值得临床推广。
- 邱慧萍刘艳陈小琪柯昌林周洪波史芳李瑶
- 关键词:中央型肺癌支气管镜GTV
- 电子支气管镜下可见两侧支气管病灶肺癌的研究
- 2014年
- 肺癌是指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近50年来,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呈急剧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命,而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对肺癌的预后起着关键作用。电子支气管镜仍是国内外诊断肺癌的最常用方法。支气管镜下可见病灶累及两侧支气管树的肺癌病例越来越多见。
- 邱慧萍
- 关键词:肺癌电子支气管镜
- 胸腺法新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髓源性抑制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通过胸腺法新与NSCLC患者外周血来源的髓源性抑制细胞共同培养,观察胸腺法新对髓源性抑制细胞亚群的影响,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西省胸科医院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30例NSCLC患者的外周静脉血和肿瘤组织以及3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静脉血。以HLA-DR^(-)CD14^(-)CD33^(+)作为NSCLC患者的髓源性抑制细胞标志,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分析NSCL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肿瘤组织髓源性抑制细胞的表达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胸腺法新共培养前后髓源性抑制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NSCLC患者手术前外周血中髓源性抑制细胞表达为(1.62±0.46)%,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的(0.41±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健康组外周血中髓源性抑制细胞表达比较,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两者分别是(0.41±0.14)%、(0.96±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髓源性抑制细胞表达低于外周血中的表达,两者分别是(0.96±0.39)%、(1.62±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腺法新与NSCL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前后,髓源性抑制细胞表达分别是(1.62±0.46)%、(0.53±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髓源性抑制细胞参与NSCLC疾病进展过程,胸腺法新与NSCLC患者外周血共培养后髓源性抑制细胞表达下降,表示胸腺法新可能通过促进其分化成熟而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
- 史芳邱慧萍严进锦柯昌林李瑶
- 关键词:胸腺法新免疫抑制
- MMC与DDP交替腔内化疗治疗肺癌并心包积液
- 2015年
- 目的:观察总结丝裂霉素(MMC)与顺铂(DDP)交替化疗治疗肺癌并心包积液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37例肺癌并心包积液患者均在B超或彩超引导下心包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每日少量引流并MMC与DDP交替腔内化疗(其中MMC 2mg/d、DDP 20~30 mg/d至MMC总量8~10 mg、DDP 90~100 mg)。结果:CR 25例,PR 10例,NR 2例,总有效率94.6%。治疗后发热4例,其中高热1例;胃肠道反应12例,主要为Ⅰ~Ⅱ度;骨髓抑制14例,主要为Ⅰ度。结论:心包腔闭式引流加MMC与DDP小剂量交替化疗是控制肺癌并心包积液的有效方法。
- 邱慧萍
- 关键词:腔内化疗
- 唑来膦酸联合化疗对肺癌骨转移的镇痛和不良反应情况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对肺癌骨转移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肺癌骨转移患者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41),对照组予以化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唑来膦酸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情况比较,研究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87.80%,对照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53.66%,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对患者生存质量有显著改善,且联合应用治疗不增加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邱慧萍
- 关键词:唑来膦酸
- 乌司他丁对肺癌放疗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在改善肺癌患者放疗后肺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10例肺癌患者,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n=55)。治疗组从放疗开始前4天至放疗开始后6天给予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观察比较2组患者放疗后的肺功能变化。结果第8周时治疗组FVC下降程度为(-4.03±1.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5±1.71),在20周时FEV1、DLCO和FVC下降程度分别为(-3.36±1.41)、(-2.30±1.75)、(-2.10±1.55),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和第20周时,治疗组放射性肺损伤超过了Ⅰ级发生率分别为23.64%和38.1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降低肺癌患者放疗后肺功能下降程度。
- 邱慧萍
- 关键词:乌司他丁肺癌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