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虎
- 作品数:9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堰塞坝漫顶溃决过程与机理试验研究被引量:12
- 2011年
- 为了分析堰塞坝的溃决过程与机理,进行了堰塞坝漫顶溃决试验。结合堰塞坝的溃口扩展和溃决流量过程,将漫顶溃决过程分为最初的缓慢侵蚀阶段和之后的快速侵蚀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溃口在纵向上的扩展以陡坎侵蚀的方式推进,而横向上的扩展由土体坍滑失稳引起。坝体漫顶破坏属于冲刷破坏。通过分析陡坎后退过程、冲刷过程及其机理,认为冲刷过程包括土粒间剪切和孤粒搬运两个过程,土粒间剪切为搬运过程提供孤粒,而搬运过程为土粒间剪切提供作用空间。颗粒间剪切发生后,细颗粒随即被搬运,而粗颗粒多在溃口表层形成"拟混凝土"结构,阻碍陡坎下蚀。快速侵蚀阶段,随着流速、流量的增加,"拟混凝土"结构遭到破坏,溃口进一步发展。
- 邓明枫陈宁生邓虎胡桂胜
- 关键词:堰塞坝
- 茂县宗渠堰塞湖漫顶溃决洪水演进规律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5.12汶川大地震诱发了大量堰塞湖,这些堰塞湖一旦溃决,溃决洪水将对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研究堰塞湖溃决洪水沿程水位变化规律对决策部门发布洪水预警,组织撤离与逃生,实施紧急救援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选取四川省茂县宗渠堰塞湖为原型进行野外模型试验,通过在堰塞湖库区及其下游建立一套高清晰DV摄影为主,辅以下游水位定点标记的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堰塞湖库区水位变化过程,通过对时间差分推导出堰塞湖水量平衡方程,进一步得到溃口流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研究了下游水位变化过程揭示出堰塞湖漫顶溃决洪水的演进规律。溃口发展过程在纵向上主要以陡坎前进的方式推进,而横向上主要由土体坍滑失稳引起。此结果也可为今后堰塞湖的应急排险,溃决洪水的深入研究等具有参考价值。
- 胡桂胜陈宁生邓明枫邓虎
- 关键词:漫顶溃决洪水演进模型试验
- 邛海泥沙淤积特征、成因及发展趋势分析
- 邛海位于西昌市城东南约4km,地处我国西南亚热带高原山区。区域内地质构造复杂,地势起伏大,侵蚀作用强烈。气候上,受西南季风及东南内陆干旱季风的交替影响,干湿季分明。近些年来,由于极端气候异常、森林植被减少、坡地开荒等原因...
- 邓虎
- 关键词:山洪泥石流遥感图像植被覆盖率
- 文献传递
- 松散及弱固结堰塞体溃坝形式与流量过程被引量:8
- 2011年
- 为了研究弱固结与松散堰塞体的不同破坏形式,在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分别进行了松散及弱固结堰塞体在自然溢流条件下的破坏试验。通过对堰塞体溃决流量过程与溃决形式进行分析,发现与松散堰塞体相比,弱固结堰塞体溃坝流量的波动性更弱,溃决流量更小;松散堰塞体的溃口形式为宽深型,弱固结堰塞体的溃口形式为窄深型。侵蚀堰塞体并形成溃口的作用力主要包括因流速分布不均形成的剪应力τv和因水流在跌坎旋流运动时形成的陡坎剪应力τe,其中陡坎剪应力起主要作用,当陡坎剪应力与堰塞体临界剪应力达到平衡时,堰塞体达到侵蚀平衡,破坏停止。
- 邓明枫陈宁生胡桂胜邓虎任海若
- 关键词:溃坝流量
- 甘肃舟曲三眼峪沟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参数计算被引量:18
- 2011年
- 通过对甘肃省舟曲县城后山三眼峪沟特大泥石流灾害的现场调查,获取了舟曲三眼峪沟泥石流相关资料,据此分别对三眼峪沟及其支沟(大峪沟、小峪沟)泥石流动力学的泥石流流速、流量及冲击力进行分析与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流速、流量达到特大泥石流的规模,冲击力远远大于该沟防护工程的设计。提出了三眼峪泥石流沟针对性防灾减灾建议。
- 邓虎陈宁生胡桂胜卢阳
- 关键词:泥石流动力学参数
- 结合新疆天池泥石流防治模式的风景区生态景观修复对策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中国有众多风景名胜区位于小流域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灾害非常发育的山区,泥石流灾害对景观资源和游人的生命安全有极大威胁。在分析新疆天山天池自然保护区的泥石流灾害特点、总结前人泥石流防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河流生态景观修复的理念,综合利用地质灾害遗迹景观资源,提出风景区泥石流灾害源区以保护自然生态景观为目的的生态景观修复对策,泥石流灾害区以防治工程防护泥石流手段和泥石流下游区以人工景观干预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的综合治理模式,使风景区中的泥石流灾害得到有效防治并与景区景观资源有效整合。
- 何杰杨薇闫亮陈宁生邓虎施蕾蕾
- 关键词:小流域泥石流
- 碱坪沟地震次生泥石流形成特征与发展趋势被引量:3
- 2011年
- "5.12"汶川地震后,龙溪河碱坪沟流域内堆积了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成为参与泥石流形成的主要物源。碱坪沟于2009—2010年先后3次暴发大规模泥石流灾害。通过对碱坪沟的地形、水源和物源条件的分析发现,该流域地形和水源条件满足泥石流形成的条件,且在地震前后未发生显著变化,而物源条件已经成为影响该区域泥石流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流域物源量与物源固结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在5a内碱坪沟泥石流灾害较活跃,可能暴发大规模泥石流灾害。5~10a后,在降雨条件不发生较大变化以及不暴发大地震的情况下,流域内泥石流规模和频率会逐渐减小,只有在低频率暴雨作用下才可能暴发大规模泥石流灾害。
- 杨成林陈宁生邓明枫邓虎佘涛
- 关键词:泥石流
- 基于GIS的西藏林芝地区泥石流易发与危险区分析被引量:19
- 2012年
- 西藏林芝地区是我国泥石流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冰川融水型泥石流灾害频频发生,危害严重。自2011年6月中旬开始,对该地区泥石流做了系统调查,并以遥感与GIS作为数据获取与分析处理的技术手段。首先分析了地质、地貌、冰川活动、气候、地震单因子对林芝地区泥石流易发区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易发区区划结果;其次,以主导因素分析原则对单因子进行综合叠加得到该地区泥石流易发区分区结果;最后,在易发区的基础上考虑区域内的威胁对象进行空间运算叠加得到该区域泥石流危险区,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区域泥石流防灾减灾的建议。
- 胡桂胜陈宁生邓虎
- 关键词:GIS易发区危险区泥石流
- 邛海山洪泥石流淤积特征与趋势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通过流域最典型支流官坝河山洪泥石流堆积特征调查,分析邛海泥沙淤积变化状况,探讨邛海山洪泥石流淤积特征以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950年以来,邛海泥沙淤积达到0.52×106 m3;山洪泥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特征为粗颗粒(粒径>2mm)沿沟床堆积,细颗粒大多被输移到邛海;山洪泥石流形成的堆积扇促使邛海湖岸线向湖心不断推进;邛海流域山洪泥石流潜入邛海湖底,形成浊流在湖底继续运动,形成湖底水下堤及冲沟,改变邛海湖底地形。在强地震和强降雨等多因素的偶然联合作用下,邛海流域可能会发生大规模的山洪泥石流。
- 何杰邓虎胡桂胜
- 关键词:山洪泥石流淤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