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荣婧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4
供职机构:衡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阳性
  • 2篇确证
  • 2篇细胞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抗体
  • 2篇HIV感染
  • 2篇HIV抗体
  • 1篇毒素
  • 1篇阳性标本
  • 1篇阳性反应
  • 1篇药敏
  • 1篇药敏实验
  • 1篇在押
  • 1篇中毒
  • 1篇筛查试验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因素
  • 1篇食物
  • 1篇食物中毒

机构

  • 6篇湖南省衡阳市...
  • 2篇湖南省疾病预...
  • 1篇衡阳市疾病预...

作者

  • 7篇邓荣婧
  • 6篇颜淑妩
  • 5篇周凌
  • 4篇罗小成
  • 3篇陈倩
  • 1篇于坤平
  • 1篇王岚
  • 1篇李桀
  • 1篇贾华云
  • 1篇华颖
  • 1篇吴剑阁
  • 1篇郑军

传媒

  • 4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衡阳地区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病理改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9例HIV感染者(HIV组)、50例AIDS患者(AIDS组)、31例健康体检人员(正常对照组)的抗凝血,用流式细胞仪单平台技术检测外周血T4及T8淋巴细胞。结果正常对照组、HIV组、AIDS组外周血T4细胞计数分别为(673±362,337±278)、(129±124)(个/μl),组间比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高于HIV组和AIDS组(P<0.01);T8细胞计数分别为(478±243)、(940±844)、(707±636)(个/μl),HIV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4细胞与T8细胞比值(TH/S)分别为(1.49±0.90)、(0.39±0.38)、(0.18±0.17),正常对照组明显高于HIV组和AIDS组(P<0.05)。结论综合分析T淋巴细胞不同亚群的改变,能反映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免疫受损情况和疾病的严重程度。
罗小成朱章萍邓荣婧颜淑妩陈倩周凌
关键词:HIV感染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
19份初筛抗HIV阳性而确证为阴性或不确定的标本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了解衡阳市2007年9月-2008年12月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中筛查试验假阳性结果的真实情况,更加合理地开展HIV抗体日常检测。方法:检测及结果判断按《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进行,对比分析HIV抗体筛查试验阳性而免疫印迹实验(WB)为阴性或者不确定的标本的结果以及相关资料。结果:561份初筛阳性的标本做确证实验,其中HIV抗体不确定的标本16份,占筛查阳性2.85%;阴性标本3份,占筛查阳性0.54%,HIV抗体阴性或HIV抗体不确定共19份,占筛查阳性标本的3.39%。结论:筛查试验阳性的不能直接出HIV抗体阳性报告,应确证后再出报告。
邓荣婧颜淑妩周凌罗小成
关键词:HIV抗体筛查试验免疫印迹试验阳性反应
两起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食物中毒的病原学研究及溯源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两起同地区发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分离株之间的分子流行病学关系。方法参照国家标准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培养与鉴定,用PCR方法和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分析分离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检出1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病人生物标本检出6株,剩余食品中9株,烤鸡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最高;葡萄球菌肠毒素均为SEA型,同一事件的菌株为同一克隆株;两起事件的菌株PFGE型别不一致,药敏结果也有差异。结论两起SEA型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由不同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所导致。
邓荣婧贾华云王岚颜淑妩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药敏实验
衡阳市风疹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4年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RV)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主,一般间隔3~5年,呈周期性流行。2004年开始我国正式启动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风疹按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周凌华颖颜淑妩邓荣婧
关键词:风疹流行病学
衡阳市在押吸毒人群HIV/HBV/HCV/TP/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分析
2010年
目的了解2009年衡阳市在押吸毒人群中艾滋病(HIV)、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梅毒(TP)的感染状况以及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为预防、控制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衡阳市某劳教所在押吸毒人群血样,检测HIV抗体、HBsAg、HCV抗体、TP,并对HIV感染者做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全年共检测在押吸毒人群1002人,其中HIV抗体阳性101人(10.1%),HBsAg阳性167人(16.7%),HCV抗体阳性805人(80.3%),TP阳性19人(1.9%)。在101人HIV感染者中,HIV&HBV、HIV&HCV、HIV&TP双重感染分别为13人(12.9%)、96人(95.0%)和1人(1.0%);HIV&HBV&HCV和HIV&HCV&TP三重感染分别为11人(10.9%)和1人(1.0%);CD4+T淋巴细胞<200/mm3者32人(31.7%),200~499/mm3者54人(53.5%),≥500/mm3者15人(14.9%)。结论在押吸毒人群HIV、HBV、HCV感染率均较高,且多重感染者较多见,应加大对吸毒人群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减少HIV等疾病在高危人群中的传播。
颜淑妩邓荣婧周凌陈倩
关键词:吸毒人群HBVHCVTPCD4^+T淋巴细胞
衡阳市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保护性社会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对确证的长期不进展HIV感染者(LTNP)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试图发现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保护性社会机制发挥的作用。方法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数据库筛选出2007年10月-2011年10月在衡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CD4+T细胞的HIV感染者中LTNP者40例,同时随机选取快速进展者47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HIV感染者性行为近五年满意度、心理因素、经济状况、健康情况及主动参加社会活动等方面,通过卡方检验分析相关性。结果共调查87例HIV感染者,平均47.4岁,其中40~50岁占45.98%。通过卡方检验,两组之间经济因素、社会活动、心理状况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得出HIV长期不进展者相对HIV感染组的生活质量较好,诸多因素中工作及经济收入、防艾知识、医疗保障、社会活动和AIDS耻辱等是保护因素,可应用于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吴剑阁李桀罗小成邓荣婧于坤平郑军
关键词:HIV长期不进展者社会因素
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确证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通过对2 344例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确证实验结果的分析,探讨筛查试验结果与确证试验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筛查和复检:ELISA和快速检测;确证:免疫印迹(WB)法。结果筛查阳性与确证阳性总体符合率较高(86.22%),且逐年有所提高;无偿献血人群符合率较低(33.33%),不确定结果多为非特异性反应。结论确定HIV感染必须进行WB确证试验以便排除假阳性反应,无偿献血人群筛查假阳性较高,应慎重诊断。
罗小成邓荣婧陈倩周凌颜淑妩
关键词:HIV/AIDSELIS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