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单次
  • 2篇单次激发
  • 2篇心电
  • 2篇心电门控
  • 2篇血管
  • 2篇门控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狭窄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技术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技术
  • 1篇乳腺
  • 1篇乳腺摄影
  • 1篇乳腺组织
  • 1篇数字乳腺摄影
  • 1篇图像
  • 1篇图像质量
  • 1篇下肢

机构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余建明
  • 3篇迟彬
  • 2篇杨明
  • 2篇成兰
  • 1篇雷子乔
  • 1篇吴继军
  • 1篇李骞
  • 1篇范文亮

传媒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非对比增强心电门控静态间隔单次激发(QISS)血管造影技术在下肢外周动脉疾病(PAD)中应用
杨明迟彬成兰余建明
心电门控非对比增强静息间隔单次激发MR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心电门控非对比增强静息间隔单次激发MR血管成像(QISS MRA)在下肢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有下肢缺血表现且同时进行了下肢动脉CTA及QISS MRA检查的30例患者。患者均成功进行了下肢动脉CTA及心电门控非对比增强QISS MRA检查。将整个下肢动脉分成19段(腹主动脉下段、髂总动脉、髂内动脉、髂外动脉、股浅动脉、股深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进行评价,2名医师采用4分法对QISS MRA和CTA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对动脉狭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同一患者不同检查方法狭窄程度及同一患者不同医师狭窄程度评分一致性的评价采用Kappa分析。结果30例患者共采集到570个血管段。医师1的560/570(98.2%)段和548/570(96.1%)段的图像质量被CTA和QISS-MRA评为优秀或良好(3、4级),医师2的561/570(98.4%)段和544/570(95.4%)段的图像质量分别被CTA和QISS-MRA评为优秀或良好。医师1对CTA与QISS MRA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87±0.38)、(3.70±0.53)分,医师2分别为(3.86±0.40)、(3.68±0.54)分。QISS-MRA上,570个节段中仅7个(1.2%,7/570)节段得到不能满足诊断图像质量的图像。2名医师分别采用CTA与QISS MRA对不同节段血管狭窄程度评价的一致性良好,医师1对不同节段血管狭窄程度评价CTA与QISS MRA间的Kappa值为0.714~0.939,医师2的Kappa值为0.603~0.939;2名医师间采用QISS MRA对不同节段血管狭窄程度评价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为0.813~0.933。结论在下肢动脉栓塞诊断中,QISS-MRA具有较大价值。
杨明范文亮余建明雷子乔聂壮李骞成兰迟彬
关键词:下肢动脉
数字乳腺摄影滤过方式选择对辐射剂量的影响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前,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急剧上升,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与生命。X线摄影依然是乳腺癌临床检查的重要方法。乳腺摄影采用的是低能量的X线,大部分辐射被乳腺组织吸收,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合理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受到高度关注。本研究分析20例临床患者的摄影参数,探讨不同滤过器的选择对X线辐射剂量的影响,在保证影像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辐射危害。
迟彬吴继军余建明
关键词:数字乳腺摄影滤过器X线摄影乳腺组织图像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