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冶金工程

主题

  • 8篇高炉
  • 7篇冷却壁
  • 4篇高炉冷却
  • 3篇炉壳
  • 3篇高炉冷却系统
  • 3篇高炉炉壳
  • 2篇软水
  • 2篇软水密闭循环
  • 2篇软水密闭循环...
  • 2篇软水密闭循环...
  • 2篇铜冷却壁
  • 2篇炉衬
  • 2篇炉缸
  • 2篇冷却方法
  • 2篇刚玉
  • 2篇刚玉砖
  • 2篇高炉炉缸
  • 1篇调节阀
  • 1篇碳砖
  • 1篇热负荷

机构

  • 7篇武汉钢铁股份...
  • 1篇武汉钢铁(集...

作者

  • 8篇连诚
  • 3篇陆隆文
  • 3篇姜本熹
  • 3篇毕学工
  • 3篇陈奎生
  • 3篇张进喜
  • 3篇黄海
  • 2篇尹腾
  • 2篇傅连春
  • 2篇宋木森
  • 2篇邓棠
  • 2篇陈令坤
  • 2篇张寿荣
  • 2篇杨志泉
  • 1篇张士爵
  • 1篇李怀远
  • 1篇蒋运杰
  • 1篇薛维炎
  • 1篇赵思
  • 1篇迟建生

传媒

  • 2篇炼铁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199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武钢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比较被引量:3
2002年
1 前言 武钢5号高炉1991年10月19日建成投产,其冷却系统采用了从卢森堡PW公司引进的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至2001年7月,5号高炉只有5根直冷管、12根凸台管损坏。1995年开始用3%左右的钒钛矿护炉后,
连诚黄德友
关键词:冷却壁高炉炼铁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
可调控的高炉冷却系统及高炉冷却方法
可调控的高炉冷却系统,包括设置于高炉炉壳内壁的若干冷却壁本体,冷却壁本体沿高炉周向布置并在高度方向上连续安装多层,每一冷却壁本体内均设有至少一条冷却水流道,冷却水流道两端分别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穿出高炉炉壳...
姜本熹陆隆文陈奎生杨志泉连诚毕学工张进喜陈令坤尹腾黄海
文献传递
一种高炉铜冷却壁
一种高炉铜冷却壁,涉及冶炼高炉冷却壁,特别是应用于高炉炉腹区的冷却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高炉铜冷却壁下缘具有向外伸出的凸台,以便于增大高炉铜冷却壁与风口带球墨铸铁冷却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优选地,在该高炉铜...
连诚迟建生李怀远薛维炎蒋运杰赵思
文献传递
高炉炉缸
本发明涉及炼铁高炉。其解决本领域目前存在的碳素捣打层由于为一个低导热率的隔热层,使高导热系数的铜冷却壁和碳砖发挥不了强化冷却的作用,甚至还可以使炉缸砖衬的温度超过正常工作温度而迫使高炉减产降温,影响高炉寿命等不足。技术措...
张寿荣连诚宋木森邓棠傅连春
文献传递
可调控的高炉冷却系统及高炉冷却方法
可调控的高炉冷却系统,包括设置于高炉炉壳内壁的若干冷却壁本体,冷却壁本体沿高炉周向布置并在高度方向上连续安装多层,每一冷却壁本体内均设有至少一条冷却水流道,冷却水流道两端分别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穿出高炉炉壳...
姜本熹陆隆文陈奎生杨志泉连诚毕学工张进喜陈令坤尹腾黄海
文献传递
可调控的高炉冷却系统
一种可调控的高炉冷却系统,包括设置于高炉炉壳内壁的若干冷却壁本体,冷却壁本体沿高炉周向布置并在高度方向上连续安装多层,每一冷却壁本体内均设有至少一条冷却水流道,冷却水流道两端分别连接冷却壁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穿...
姜本熹陆隆文李向伟毕学工舒文虎陈奎生连诚张士爵张进喜黄海
文献传递
高炉炉缸
本发明属于炼铁高炉炉缸。其解决炉衬的导热状况及炉缸结构存在的问题。技术措施:高炉炉缸,由铸铜冷却壁(1)、碳素捣打料层(2)、大块碳砖(3)及刚玉砖(4)组成,其特点是在铜冷却壁(1)的内侧砌筑一层小块碳砖(5),碳素捣...
张寿荣连诚宋木森邓棠傅连春
文献传递
武钢3200m^3高炉冷却壁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的管理被引量:8
1995年
为确保武钢3200m^3高炉冷却壁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炼铁厂对该系统进行了严格的科学管理,包括高炉投产前的各项基础技术工作及投产后的操作管理。其中水温差(△t)和热负荷(Q)参数的控制是确保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该高炉投产已逾三年,无一块冷却壁烧坏。
连诚刘海欣王永焰
关键词:高炉软水冷却壁热负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