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稀方

作品数:105 被引量:36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1篇文学
  • 8篇语言文字
  • 7篇政治法律
  • 4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化科学
  • 4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3篇文学
  • 14篇后殖民
  • 13篇香港文学
  • 13篇小说
  • 13篇翻译
  • 12篇代文
  • 9篇殖民主义
  • 9篇主义
  • 8篇文化
  • 7篇民族
  • 6篇左翼
  • 6篇文学研究
  • 6篇现代文
  • 6篇现代文学
  • 6篇后殖民主义
  • 5篇当代文学
  • 5篇现代主义
  • 5篇后殖民理论
  • 5篇翻译文学
  • 4篇新论

机构

  • 90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鲁东大学
  • 2篇烟台师范学院
  • 2篇华文文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池州学院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人民文学出版...

作者

  • 94篇赵稀方
  • 3篇赵京华
  • 2篇段美乔
  • 1篇洪子诚
  • 1篇赵园
  • 1篇吕微
  • 1篇吕晴
  • 1篇吴晓东
  • 1篇张重岗
  • 1篇吴光兴
  • 1篇孙歌
  • 1篇杨联芬
  • 1篇秦弓
  • 1篇萨支山
  • 1篇冷川
  • 1篇凌逾
  • 1篇郭娟
  • 1篇丁伯林
  • 1篇刘福春
  • 1篇范家进

传媒

  • 6篇世界华文文学...
  • 6篇东方翻译
  • 5篇文学评论
  • 4篇文艺争鸣
  • 4篇北方论丛
  • 4篇中国比较文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中国现代文学...
  • 3篇文艺研究
  • 3篇南京大学学报...
  • 3篇甘肃社会科学
  • 3篇社会科学辑刊
  • 3篇粤海风
  • 2篇东南学术
  • 2篇开放时代
  • 2篇中国翻译
  • 2篇福建论坛(人...
  • 2篇外国文学研究
  • 2篇探索与争鸣
  • 2篇华文文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6篇2004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现代的“权威性”失误?——中国当代翻译文学史话之四
2011年
20世纪80年代初“后现代”之所以在中国不能浮出水面,原因并不是袁可嘉等人“权威失误”的结果,也不是没有人介绍,而是中国当时的文化语境使然。当时中国尚在恢复现实主义,争议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根本提不上“议事日程”。
赵稀方
关键词:翻译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化语境
《天演论》与《民约论》
2012年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和杨廷栋翻译的《民约论》,是晚清社会影响最大的两种西方思想著作。它们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西方思想传统:《民约论》代表的是18世纪以来法国理性主义传统,《天演论》代表的是19世纪以来的英国经验主义传统。由于中国特定的历史语境及其所带来的翻译形塑,使得《天演论》与《民约论》能够互相兼容,并共同作用20世纪初期的晚清社会。不过,这种统一只是暂时的,随着改良和革命的分裂,这两种不同的理论终于分道扬镳。法国传统壮大和英国传统湮灭,对20世纪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赵稀方
关键词:《天演论》
何种“想象”,怎样“共同体”?——重估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被引量:8
2022年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一书在中国风行一时,不但影响了民族主义论述,也影响了与民族国家主题相关的其他研究领域。“想象的共同体”来自盖尔纳,不过由于完全去除了种族的因素而显得有点奇怪。该书的关键词是“朝圣”,安德森将其看作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决定性因素,从而忽略了更重要的革命与启蒙的因素,忽略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该书又将欧美模式套用到亚非国家之上,以殖民主义代替本地民族主义,把自己变成一种帝国主义话语。
赵稀方
关键词:亚非国家共同体意识民族主义法国大革命
香港早期白话文学源流
2020年
一据阿英《晚清文艺报刊述略》,香港文学最早的文艺期刊,是1907年的《小说世界》和《新小说丛》两种。《小说世界》推断创刊于1907年1月,目前已不存。《新小说丛》创刊于1907年12月,仅存三期。可惜的是,阿英遗漏了《中外小说林》。《中外小说林》前身是《粤东小说林》.
赵稀方
关键词:香港文学阿英文学源流文艺报刊
走出“香港意识”——近年来香港小说的想象与叙述
近年来香港小说的变化,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如何在“九七”之后重新解读香港文学的问题。“九七”及其“香港意识”的视角,是近来香港文学较为有效的切入点。 虽然香港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但因“九七”而高涨的“香港意识...
赵稀方
关键词:小说文化身份文学作品
文献传递
中西“回归自然”的不同道路──庄子与卢梭“回归自然”思想辨析被引量:8
1994年
严复以来,论者皆以为卢梭与庄子“回归自然”的思想类似或接近,本文认为相同的命题之中蕴含着截然相反的内涵。卢梭要回归的是主动、感性的自然人性,指归在重建文明;庄子要回归的是被动、无情的自然人性,指归在“绝圣弃知”。最后本文分析认为,卢梭与庄子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
赵稀方
关键词:庄子自然人性社会契约论人性自由
严家炎:文学史的视野被引量:1
2022年
上午钱理群和温儒敏先生提到现代文学三大怪人:严家炎、樊骏和王信,后两者都在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我觉得很幸运,自来到文学所,一直和他们共事,学到了不少。对于严家炎先生,我们也非常尊敬。2020年10月,我们已经在文学所为严家炎先生全集的出版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主要由李建军召集。当时"全集"还没面世,新星出版社的领导来听取意见。那时候严家炎先生身体硬朗,他发表了一个主题演讲:《中国文化的精神出路》,这个演讲就是后来"全集"的"代序"。
赵稀方
关键词:现代文学
视线之外的叶灵凤——叶灵凤“汉奸”问题辨疑被引量:1
2019年
叶灵凤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1957版《鲁迅全集》的注释,将其定为"汉奸文人"。新时期以后,罗孚等人运用各种材料和文本,为叶灵凤平反,然而叶灵凤在沦陷期间发表的一系列媚日亲汪的文章却鲜为人知,或者被刻意回避。事实上,这些文章对我们如何看待叶灵凤的"汉奸"问题至关重要。本文提供相关史实及解释,并进一步进行历史追溯。
赵稀方
关键词:叶灵凤汉奸沦陷区殖民主义
“名著重印”与新时期人道主义被引量:1
2000年
新时期人道主义思潮的来源主要是蕴含于世界文学名著中的西方古典人道主义。它首先是由外国古典文学名著的重印引起的。同时,外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人道主义对新时期文学创作也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
赵稀方
关键词:新时期文学世界文学人道主义思潮名著
后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悖论被引量:4
2010年
后殖民主义提醒我们,殖民主义不仅仅局限于军事、政治、经济统治,还存在着文化上的操控,西方"现代性"价值的背后往往隐含着殖民性。不过,受欧洲"高雅理论"的影响,后殖民主义既反对殖民主义,又反对民族主义。而殖民地及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殖民性批判的时候,却往往容易回到后殖民主义所避免的民族主义立场。这看起来是一个悖论。
赵稀方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殖民主义民族主义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