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玲丽
- 作品数:19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建筑科学更多>>
- 中国现代女性作家漂泊意识的形成原因分析——以萧红、张爱玲为例
- 2016年
- "漂泊"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传统母题,尤以现代文学为盛。作品主题的形成离不开作者的主观意识,故漂泊主题的出现亦来自于作家的漂泊意识,而女性作家漂泊意识的形成又有其独特性。本文从萧红、张爱玲两位女性作家的生平经历入手。详尽剖析了女性作家漂泊意识的形成原因。
- 赵玲丽
- 关键词:现代文学女性漂泊意识
- 文化视角下的山西作家孙频现象再思考
- 2018年
- 孙频笔下的形象,大多是内心深处具有幽冷色彩甚至是变态的形象,孙频所描述的现实世界大多是一个处于新旧价值体系中的病态社会,这就使得孙频的作品成为处于特定社会中丑陋人性的无奈与挣扎的一部部丑的展览,而对于到底是这个病态社会造就了病态的人,还是病态的人构成了这个病态的社会并没有进一步探究。孙频作品中充满了暴力、丑陋、病态,人性在传统与现实的冲突中变得残酷可怕。如果文学一昧地去挖掘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中的阴暗面,既不符合实际,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 赵玲丽王俊德
- 关键词:文化视角文化冲突
- 大学语文课教学的定位与改革探索被引量:2
- 2007年
- 大学语文课程目前在许多高校中处于一种被边缘化的困境。这种困境的造成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大学语文教育自身的原因。对大学语文教育重新进行审视,合理定位,并深入开展课程自身的改革,是摆脱困境的唯一途径。
- 王涌米赵玲丽
- 关键词:大学语文
- 李清照人生经历与词作联系探被引量:1
- 2008年
- 文章认为,李清照词中表达的感情内涵是多重的、深厚的,交织着对往日爱情与幸福生活的追怀、身世之感、时代之愁和忧国之思的复杂感情。围绕李清照的人生经历,从少女时代的清新和闲愁,婚姻时代的甜蜜和相思,家破人亡时代的怀念和哀愁,江山沦陷时代的悲苦和国愁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来研究这位女词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历程在其词作中的表现。
- 赵玲丽
- 关键词:宋词李清照词
- 诗歌典故的叙事方法探析:凝练之构与蕴藉之美
- 2019年
- 用典是古代诗歌写作的一种方法。典故是一种凝练的叙事,往往将一个完整的事件凝练于几字之内,既让诗歌语言表现出凝练之美,又体现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蕴藉之美。对于虽历代评论家对诗歌是否需要用典以及怎么用典进行了绵延持久的论争,然不可否认的是适当用典确可以增强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 赵玲丽
- 关键词:诗歌用典叙事凝练
-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解放区小说创作主题的影响——以赵树理、丁玲、孙犁的小说创作为例
- 2015年
-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文艺创作规律的高度总结,为解放区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讲话》发表之后,解放区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创作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解放区小说创作的主力军,赵树理、丁玲、孙犁的创作虽秉承不同的传统,但都是在《讲话》指引下进行的。他们通过自己的小说创作践行着毛泽东《讲话》中提出的一系列伟大而深刻的文艺理论。
- 赵玲丽
- 关键词:小说主题
- “神实主义”掩盖下的伪现实书写——重读阎连科《日光流年》
- 2017年
- 作为50后作家,阎连科以其独特的创作在当代文学界引起了较大的争议。阎连科作品在"神实主义"面纱背后隐藏着的其实是赤裸裸的经作家夸大后的伪现实世界。在《日光流年》中,他不但对传统意义上的"乌托邦"进行了解构,而且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伦理秩序也进行了消解。作品中呈现出来的价值倾向,如"重利轻义"和"追逐权力与暴力"等都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相悖而行。此外,阎连科对于历史事件的描写采取了夸张反讽的方式,不符合真实的历史。
- 赵玲丽
- 关键词:《日光流年》
- 桐城派“文气”理论及其选评、创作研究
- 桐城派是清朝规模最大、存在时间最长的散文流派,其影响力可以同宋代的江西诗派媲美。对于桐城派的文学思想,研究者比较多,然而对于其中的“文气”理论及选评、创作活动,却鲜有人进行系统研究。本论文主要对桐城派文气理论的发展、选评...
- 赵玲丽
- 关键词:桐城派文气论
- 文献传递
- 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批判意识及其成因
- 2010年
- 张爱玲的小说多以女性为主体,男性一般处于从属地位,并且对这些居于从属地位的男性多从批判的角度进行描写,这种批判意识的形成与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态度又是密不可分的。
- 赵玲丽
- “讲好中国故事”视角下的职业本科高校《大学语文》思政课堂建设
- 2020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一定要“讲好中国故事”。《大学语文》作为高校最为基础的公共 课之一,承载了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在“讲好中国故事”这一视角下,应当从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的开展思政进课堂的教 学研究,特别是在职业类本科高校这一层次,在强调学生对专业技能充分学习的同时,构建强劲有力的德育教学体系,“讲好中国 故事”为载体的课堂思政建设,就成为值得特别关注的途径之一。
- 赵玲丽
- 关键词:《大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