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春燕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游离腓骨
  • 2篇游离腓骨瓣
  • 2篇手术
  • 2篇腓骨
  • 2篇腓骨瓣
  • 2篇骨瓣
  • 1篇医护
  • 1篇手术后医护
  • 1篇术后
  • 1篇颌骨
  • 1篇康复
  • 1篇康复训练
  • 1篇护理
  • 1篇护理对策
  • 1篇功能评价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2篇彭歆
  • 2篇崔洁
  • 2篇张芳
  • 2篇杨悦
  • 2篇赵春燕
  • 2篇李楠
  • 1篇李秀娥
  • 1篇吴姣姣

传媒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游离腓骨瓣行颌骨修复重建后下肢功能评价及护理对策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评价游离腓骨瓣行上、下颌骨修复重建后患者下肢的功能,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41例游离腓骨瓣行上、下颌骨修复重建的患者,分别于手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进行客观测量和运用Enneking下肢功能量表行主观评价。结果41例患者术后2周下肢均有肿胀,术后3个月33例下肢有肿胀,术后6个月7例下肢有肿胀;术后6个月时患者踝关节内翻、外翻、跖屈受限,母指肌力和母指抗阻力量基本恢复;主观评价方面,肢体疼痛、自我感受、行走能力和步态改变在术后6个月时基本恢复,支具使用术后3个月时恢复,总分和功能活动评分随时间变化而增高,但明显低于术前得分。结论游离腓骨瓣对患侧下肢功能手术后短期内存在影响,应加强对供区的术后康复训练。
杨悦彭歆李秀娥李楠张芳崔洁赵春燕吴姣姣
关键词:腓骨瓣手术功能评价
游离腓骨瓣术后术肢康复训练的效果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评价游离腓骨瓣术后患者下肢康复训练的效果,为该术后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59例游离腓骨瓣手术患者分为干预组(A组=28例)和对照组(B组=31例),A组接受系统下肢康复训练,B组无系统下肢康复训练,A、B组分别于手术前、术后2周、1~6个月,应用Enneking下肢功能评分系统进行主观评价,通过测量踝关节肿胀、内翻、外展、跖屈、背屈角度、躅趾肌力和抗阻力量进行客观评价。结果①术后3个月时,A组术侧踝关节肿胀发生率(61%)明显低于对照组(84%)(P〈0.05);②术后6个月时,踝关节内翻评分(B组17.80±7.90、A组19.10±8.05)和外展(B组8.90±3.03、A组11.25±3.99),以及跨趾肌力评分(B组4.77±0.61、A组4.96±0.18)和躅趾抗阻力量评分(B组3.96±0.97、A组4.62±0.64),各项评分A组均明显高于B组(P〈0.05);③术后6个月时,Enneking下肢功能评分系统中,在自我感受评分(B组4.5±0.5、A组4.5±0.1)、行走能力评分(B组4.5±0.5、A组4.9±0.3)和总分(B组27.5±1.4、A组28.2±1.1)方面,A组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对游离腓骨瓣术后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
杨悦彭歆张芳李楠崔洁赵春燕
关键词:手术后医护康复游离腓骨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