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江
- 作品数:22 被引量:139H指数:7
- 供职机构:涿州市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指令性课题河北省卫生厅指导性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踝关节骨折42例临床治疗总结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对依据Weber分型方法治疗踝关节骨折的42例效果进行总结。方法自2008年7月至2010年2月,对42例成人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男31例,女11例,年龄24~50岁,平均35.5岁。按Weber分型,A型11例,B型29例,C型2例。结果本组41例获得随访,1例失访,随访时间8~16个月,平均12个月。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行二次手术,骨折均愈合良好,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术后12个月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平均分达到96分。结论依据Weber分型行手术治疗效果比较可靠。
- 王平许红生赵志江
-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
- 解剖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被引量:5
- 2012年
- 2008年7月~2010年2月,我们应用国产解剖钢板治疗锁骨骨折患者48例,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48例,男34例,女14例,年龄24~50岁。
- 王平许红生赵志江付建辉
- 关键词:解剖型钢板锁骨骨折
- 颈椎前路术后合并双侧喉返神经损伤1例
- 2014年
- 患者,男性,49岁,农民,主因车祸致伤颈部疼痛、活动受限1h入院。患者缘于1h前车祸致伤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无昏迷,无胸痛、胸闷,无呼吸困难,无四肢麻木及活动受限,急来我院就诊,颈椎x线片示c6椎体向前移位,以“颈6椎体脱位”收入院。查体:颈部生理弯曲存在,
- 许红生庄成赵志江王佐明
- 关键词:颈椎脱位喉返神经
- 2种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对比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比较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定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将肱骨髁上骨折患儿82例随机分为闭合穿针组42例和手法复位组40例。闭合穿针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手法复位组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闭合穿针组优良率为97.6%高于手法复位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8个月,切口愈合良好,无肘关节内、外翻畸形发生。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较好,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许红生赵志江王平
- 关键词:内固定手术入路
- 保定地区人群股骨旋转角度基础临床影像学研究
- 赵志江许红生张磊孟位明付卫杰张小伟
- 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病人逐年增加,而人工全膝关节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的标准手术方案,术中关键技术之一是股骨假体旋转角度的定位,定位不佳导致多种术后并发症,导致术后膝关节功能不佳,假体寿命缩短,给患者造成重大心理和经济压力。该研究...
- 关键词:
-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病临床影像学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分析
- 孟位明付卫杰李彦眉许红生王平赵志江李广张磊
- 课题通过对骨科收治的60余例股骨转子下骨折随机分组手术对照研究,分别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比研究两种内固定对该型骨...
- 关键词:
- 关键词:股骨转子下骨折髓内钉治疗锁定钢板
- 铆钉小切口切开治疗老年性肩袖损伤疗效观察
- 2023年
- 铆钉小切口切开治疗老年性肩袖损伤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18例老年肩袖损伤患者术前及术后病例资料,肩关节前外侧小切口铆钉缝合技术行肩袖损伤修补术,同时全部行肩峰下减压成形术,部分骨质疏松严重患者行松质骨螺钉打桩肩袖减压缝合,并采用国际公认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后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18例患者随访时间5-12个月,平均7个月。根据UCLA评分,本组优12例(34-35分),良5例(28-33分),可1例(21-27分),优良率94.44%。结论 铆钉小切口切开治疗老年性肩袖损伤术后并发症少、创伤小、住院花费少,患者易接受,能早期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提高老年肩袖损伤患者生活质量,且相对于肩关节镜修补肩袖学习曲线低,值得临床推广。
- 张磊王宏张小伟孟位明赵志江
- 关键词:肩袖损伤小切口骨质疏松
- 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钢板治疗C型Pilon骨折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应用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钢板治疗C型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8例C型Pilon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部分辅助外固定。采用Mazur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定。结果患者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14例获得随访,时间5~17(7±2)个月,骨折均愈合。Mazur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评定结果:优1例,良11例,可2例。结论应用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钢板治疗Pilon骨折效果较好。
- 赵志江许红生
- 关键词:PILON骨折
- 跗骨窦小切口与经外侧“L”形切口术对跟骨骨折患者的疗效
- 2024年
- 目的 比较跗骨窦小切口与经外侧“L”形切口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对足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88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43例,研究组45例,对照组采用经外侧“L”形切口术,研究组采用跗骨窦小切口手术。检测比较2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足功能、跟骨解剖结构、骨代谢、炎性因子、应激反应指标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2组AOFAS评分、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跟骨高度、P1N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环磷酰胺(CTX)水平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 d 2组CRP、IL-6、MDA水平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降低,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跗骨窦小切口术治疗跟骨骨折效果理想,可减少手术创伤,减轻炎症及应激反应,且可促进术后足功能、骨代谢恢复,并发症少。
- 张磊王宏张小伟孟位明赵志江
- 关键词:跟骨骨折
- 股骨转子下骨折植入物髓外及髓内固定治疗的规范化被引量:20
- 2014年
- 背景:股骨转子下骨折的分型及治疗方式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目前多采用手术治疗,包括髓外和髓内两种固定方式,具体应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临床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临床上尚无定论。目的:综述近年国内外对于股骨转子下骨折应用髓内及髓外植入物固定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方法:第一作者检索书籍2部;再检索至2014年3月为止PubMed数据、万方数据库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试验研究,或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安全性及疗效方面相关的报道,分别检索到关于其分型、髓内髓外固定的临床研究文献42篇。结果与结论:近年来随着股骨转子下骨折内固定方法的进展,在提高骨折愈合率和减少髋关节畸形愈合、活动受限等问题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无论是髓外固定、髓内固定,还是人工关节置换,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目前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仍以髓内固定为主。但由于患者骨折的类型、年龄以及骨折疏松情况各不相同,具体选择何种手术方式仍没有统一标准,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作者认为一般骨折线在小转子以下的可考虑选择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而高位股骨转子下骨折可选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固定。但当髓腔狭窄、骨折累及大转子区或梨状肌窝部时,此时应考虑选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或LISS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无论选择髓内还是髓外固定,微创及生物固定是目前的发展趋势,发展新型微创操作技术及内固定仍是奋斗的目标。髓内固定虽然拥有优势,但是目前不能完全替代髓外固定,故需强调完善的术前计划、规范的治疗方式和长期的术后随访,以期取得更好的临床结果。
- 孟位明李彦眉许红生付卫杰赵志江
- 关键词:植入物股骨转子下骨折髓内固定髓外固定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