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平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病
  • 1篇视网膜病变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性
  • 1篇糖尿病性视网...
  • 1篇糖尿病性视网...
  • 1篇糖性
  • 1篇糖性白内障
  • 1篇内障
  • 1篇牛磺
  • 1篇牛磺酸
  • 1篇网膜
  • 1篇晶状体
  • 1篇卡托普利
  • 1篇磺酸
  • 1篇干预
  • 1篇白内障
  • 1篇半乳糖

机构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作者

  • 2篇赵平
  • 1篇张玉英
  • 1篇张玉英
  • 1篇李向印
  • 1篇李淑荣
  • 1篇李淑荣
  • 1篇颜京霞
  • 1篇高福禄
  • 1篇赵平
  • 1篇宋秀君

传媒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年份

  • 1篇2004
  • 1篇199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卡托普利和缬沙坦防治小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8
2004年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R)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对DR的防治作用。方法  72只 3周龄雄性C5 7BL/ksjdb/ +小鼠随机分成 4组 ,其中 3组高脂饲料喂养 4周后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糖尿病模型 ,2个干预组每日分别予缬沙坦 4 0mg/kg体重或卡托普利 12 5mg/kg体重灌胃 ,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则采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干预后 4、8、12周时各组摘除 6只眼球 ,行免疫组化染色 ,用计算机 图像分析仪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的Ang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进行平均灰度和面密度分析。结果 随病情进展 ,糖尿病组的AngⅡ和VEGF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均明显降低 ,面密度值均明显增加。同一病程阶段卡托普利干预组的VEGF面密度值明显低于缬沙坦干预组的面密度值 ,而且第 8周和第 12周卡托普利干预组的VEGF面密度值均明显低于第 4周的值。AngⅡ和VEGF呈显著正相关。卡托普利干预组的VEGF面密度值和病程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早期应用ACEi或AT1R拮抗剂均可一定程度改善DR ,对视网膜起到保护作用。短期内ACEi防治DR的效果优于AT1R拮抗剂。 (中华眼科杂志 ,2 0 0 4 ,4 0 :770 773)
谢熹玮赵平
关键词:卡托普利干预VEGFDR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牛磺酸对半乳糖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1998年
目的:观察牛磺酸在实验性半乳糖性白内障发生发展过程中对晶状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应用冷冻复型、超薄切片透射电镜技术对半乳糖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及给予牛磺酸后大鼠晶状体超微结构的改变进行了观察。结果:半乳糖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纤维表面光滑,膜内颗粒减少,未见典型缝管连接,晶状体纤维细胞间隙增大,细胞质内充满大小不等的空泡状结构;牛磺酸投药后晶状体纤维细胞膜内颗粒增多,可见典型缝管连接,晶状体纤维细胞胞质均匀,空泡消失,结膜下注射组的改变尤为明显。结论:牛磺酸能对抗半乳糖性白内障晶状体所受的内源性损害,可以避免或逆转白内障发生发展过程中引起的晶状体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
宋秀君颜京霞赵平高福禄赵平张玉英高福禄
关键词:牛磺酸半乳糖性白内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