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爱
- 作品数:23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核科学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 某医院^(125)I植入治疗的放射防护监测与评价
- 2012年
- 目的对某医院新建CT引导125I粒子源植入场所的辐射水平进行监测与评价,了解操作人员、患者及公众在粒子植入治疗过程中所接受的剂量。方法按国家放射卫生防护相关监测规范,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进行布点监测并进行评价。结果粒子分装室操作医生装源时各监测点剂量范围为0.11~31.12μSv/h;植入手术室手术时各监测点剂量范围为0.27~15.30μSv/h;专用病房内各监测点剂量范围为0.21~338μSv/h。结论该院CT引导125I粒子植入场所放射防护效果基本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及《低能γ光子粒子植入治疗的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178-2006)要求。
- 贾晓筠郑丽仙赵小爱
- 关键词:粒子源剂量限值
- 个人剂量盲样比对两次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考核个人剂量监测实验室的监测水平和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方法照射剂量计、刻度剂量计、本底剂量计分别编号后特快专递按规定时间邮寄,刻度照射在国家一级计量站进。结果两次比对14组剂量计评定值与约定真值的偏差均小于5%。结论本实验室的整体技术水平符合《个人和环境监测用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GB10264-88)标准要求。
- 贾晓筠郑丽仙赵小爱石建华
- 关键词:盲样比对
- 太原市部分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单位辐射防护现状分析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 掌握太原市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单位的基本情况,为卫生行政部门监管执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太原市辖区20家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单位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监测对象类别、源项基本情况、职业健康管理、个人防护用品及辐射防护检测仪表配置情况等方面。结果 20家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单位监测对象类别涉及γ辐照装置、非医用加速器、工业探伤(包括γ线探伤和X线探伤)、行包检测仪、核仪表、密封源测井和非密封源放射工作场所等七类。20家非医疗机构共有放射工作人员1 164名,放射防护培训率94.07%、个人剂量监测率97.25%、职业健康检查率97.08%。射线装置共113台,其中Ⅰ类射线装置0台、Ⅱ类射线装置38台、Ⅲ类75台;放射源共246枚,其中Ⅰ类53枚、Ⅱ类26枚、Ⅲ类4枚、Ⅳ类48枚、Ⅴ类104枚、豁免11枚;非密封源放射工作场所7个,其中乙级4个、丙级3个。配置个人防护用品197件,个人剂量报警仪108台,辐射防护检测仪表49台。结论 太原市20家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单位总体上能认真对待本单位的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卫生行政部门应继续加强对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单位的监督和管理。
- 赵小爱
- 关键词:辐射防护
- 个人剂量监测中异常结果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对2014—2017年本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结果进行调查与原因分析。方法放射工作人员佩戴热释光个人剂量计监测个人剂量当量H;(10),对测量结果超过调查水平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7年,本实验室共出现40个单位69人次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异常,其中从事诊断放射学的占83%;剂量结果在1.25~5.00 mSv占54%;导致剂量结果异常的主要原因有剂量计佩戴不规范(67%)、原因不明(20%)、工作量增加(10%)和设备维修(占3.0%)等。结论加强放射工作单位对放射工作人员的管理及放射防护培训,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 赵小爱徐丽金秀花
- 关键词:个人剂量监测
- 太原市2016年参加全国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结果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提高本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能力和水平。方法 2016年度全国个人剂量监测能力比对方案。结果五组比对结果与组织者提供的参考值的偏差,其中三组在±5%以内,两组在±15%以内,综合判定本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结果为合格。结论本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系统良好,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 赵小爱武凤娇
- 太原市放射医学应急资源现状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了解太原市放射应急医学资源现状。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选择被调查单位,填写调查表进行实地调查。结果我市放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与放射突发事件有关的人员、设备、药品等的储备均有不同程度的欠缺。结论各级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单独的放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放射应急人力及物质资源的储备。
- 贾晓筠石建华赵小爱郑丽仙
- 关键词:应急资源
- 山西省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现状分析被引量:4
- 2024年
- 目的 掌握山西省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单位数量以及分类分布基本情况,分析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和辐射防护措施现状,为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单位的职业暴露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权益。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省部分非医疗机构进行调查;通过现场检测,对选取的非医疗机构开展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20家非医疗机构,射线装置共340台;放射源共2 284枚;个人剂量监测率为92.7%,职业健康检查率为87.2%。配置辐射防护检测仪表325台,个人防护用品1 316件,个人剂量报警仪730台。开展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101家。结论 山西省非医疗机构的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在总体上符合各项国家标准,但与医疗机构的职业健康管理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明确各项专门针对非医疗机构用人单位的管理措施,加强其监督和管理职能。
- 郭丽丽徐计宏郑丽仙武凤娇石建华赵小爱赵启玉
- 关键词:辐射防护职业健康管理
- 2011-2012年太原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了解太原市2011-2012年不同职业类别放射工作人员所接受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为加强放射防护的科学管理提供数据。方法按照GBZ 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的要求,采用热释光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2011-2012年太原市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为1.19 mSv。不同的职业类别中,以介入放射学所受剂量当量最高为1.96 mSv,同位素应用最低为0.73 mSv。结论太原市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基本是符合要求和安全的,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管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 赵小爱石建华
- 某医院医用加速器建设项目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
- 2015年
- 目的对某医院加速器机房及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进行监测与评价,以保障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方法依据国家有关放射卫生的标准与方法。结果对加速器机房和周围环境进行了监测,对放射防护措施进行核查。结论该医院加速器机房的建设符合预评价要求,机房及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 郑丽仙赵小爱
- 关键词:医用加速器放射防护监测控制效果评价
- 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分析被引量:10
- 2008年
- 通过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分析,评价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对228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分析。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不同工种、不同工龄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工作人员长期受小剂量照射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有所改变,应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
- 贾晓筠郑丽仙赵小爱石建华
- 关键词:淋巴细胞微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