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典鹏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潍坊市科技局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增殖
  • 1篇手术
  • 1篇缺血
  • 1篇缺血再灌注
  • 1篇缺血再灌注损...
  • 1篇热休克
  • 1篇热休克蛋白
  • 1篇热休克蛋白7...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手术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凋亡
  • 1篇细胞增殖
  • 1篇小肠
  • 1篇小肠缺血
  • 1篇小肠缺血再灌...

机构

  • 2篇潍坊医学院
  • 2篇潍坊医学院附...

作者

  • 2篇赵典鹏
  • 1篇孙伟
  • 1篇蔡霞
  • 1篇李佩瑞
  • 1篇曹波
  • 1篇刘伟
  • 1篇高学军
  • 1篇贾丽燕

传媒

  • 1篇潍坊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小肠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限热休克蛋白70变化的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小肠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限小肠黏膜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动态变化。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建立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每组大鼠根据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限,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后0min,30min,1h,2h,3h,6h,12h,24h,48h,72h,96h共12组(每组6只)。在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采用HE染色观察小肠黏膜组织学形态,TUNEL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SP70的表达。结果①大鼠小肠历经热缺血40min后,再灌注0~96h大致经历了潜伏期、急性期、交错期、恢复期4个阶段的形态变化。缺血再灌注后,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及组织学病理改变,开始于潜伏期,加重于急性期。②与对照组相比,HSP70在缺血再灌注组表达增强(P〈0.05)。结论(1)小肠在短时间缺血后,再灌注可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及组织学病理改变。大多数小肠黏膜细胞经历短暂的凋亡前期反应后则进入恢复阶段,最终结果是小肠黏膜结构和功能的修复。②HSP70参与了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作为动态监测机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与增殖的有效指标。
高学军蔡霞赵典鹏李佩瑞孙伟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细胞增殖
颅骨板障脑膜瘤1例报告
2006年
贾丽燕刘伟曹波赵典鹏
关键词:脑膜瘤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