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林
- 作品数:28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行业服务技术创新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青藏列车乘务人员间断性低氧作业对健康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青藏列车乘务人员间断低氧工作对健康影响的控制指标,防止高原病的发生。方法对北京—拉萨试验和运营列车进行空气氧含量和乘务人员高原反应指标检查。以北京—拉萨车队343人为对象和西宁—拉萨车队141人为参照进行健康影响队列研究,追踪试验观察主要生理指标的远期变化。结果列车乘务人员格拉段高原反应症状比平原阶段升高约8倍,比海拔3000m阶段升高约4倍,中度以上高原反应发生率为8%~11%。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评分与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有相关性。不同海拔高度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次追踪体检统计,主要是大血管内径和右心室增大,异常率达41.3%和43.6%;肺功能持续降低,异常率达11.9%;血液系统反应最强烈的指标为血红蛋白,异常率达21.1%;肝功能转氨酶、总胆红素、蛋白代谢指标升高;肾功能3项指标和脂质代谢指标升高。结论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能敏感地反映机体缺氧状态,可作为短期生理适应指标和车上快速检测高原反应生理指标。远期健康监护控制指标主要为血红蛋白、红细胞、肺动脉高压、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转氨酶、胆红素、体重、肺功能及握力。
- 施红生邱永祥赵亚林谷丽华
- 关键词:高原病
- 电气化隧道内有害气体污染的监测评价模式研究被引量:11
- 2002年
- 通过电力机车对国内几条主要长隧道空气污染的监测调查 ,确定隧道污染物种类、组成、浓度变化。采用相对危害指数分担率评价区分主要污染源和污染成份 ,研究确认电气化隧道行车所致空气污染指标依次为 :O3,粉尘 ,NOx,CO ,SO2 ,CH ;垃圾引起恶臭生物性污染监测指标主要为 :NH3,AOD ,细菌、霉菌。应用空气质量指数法 ,将电气化长隧道有害气体污染水平分为 :清洁、轻污染、中污染、重污染 4级 ,提出了监测评价必要性原则 ,监测方式 。
- 施红生赵亚林任安绚
- 关键词:铁路隧道电力牵引空气污染电力机车电气化铁路有害气体污染
- 高速列车机车乘务员视觉功能特性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了解机车乘务员视觉功能特性,分析高速列车对其视觉功能的要求与变化。方法测定机车乘务员中心视力、双眼立体视觉、快速暗适应、色觉和视野等指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年龄是影响机车乘务员视觉功能状态的主要因素,且呈负相关关系。结论高速列车对机车乘务员视觉功能的要求更高,尤其是中视力、快速暗适应能力与色觉功能。
- 梅敏烽叶玉华赵亚林邱永祥
- 关键词:高速列车机车乘务员视觉功能
- 铁路客车集中空调通风管道智能化清扫消毒成套设备的研制被引量:4
- 2011年
- 根据铁路空调客车主要车型通风管道的特点,研制通风管道智能化清扫消毒成套设备。设备由定量采样机器人、多功能清洁机器人、捕尘器、多功能半软轴和操作平台组成,具有定量采样、检测、清扫、捕尘、消毒、监控、数据存储等功能。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为:机器人能够在通风管道内自由行走,单方向走行距离30m,最快移动速度10m.min-1;积尘采样面积为25cm2;清扫毛刷的扭矩为3.4N.m,清扫角度达90°;捕尘器最大风量为4 000m3.h-1,可吸入颗粒物排放浓度小于0.1mg.m-3,噪声小于85dB(A)。通风管道现场清洗试验结果表明:平均除尘效果达到94.6%;细菌杀灭率为99.99%,霉菌杀灭率为99.95%。该设备满足旅客列车空调通风系统清扫消毒的需求。
- 施红生雷学军赵亚林谷丽华王东黎蔡建波
- 关键词:通风管道智能机器人铁路空调客车
- 青藏铁路旅客列车富氧技术条件研究
- 通过北京、上海、广州铁路局和青藏铁路公司进藏列车车内空气环境试验,研究了高原旅客列车富氧技术条件。对车厢内弥漫性供氧浓度进行实测评价,比较分析海拔高度、线路高差对列车供氧条件的影响。应用控制体积法氧量平衡原理推导提出了单...
- 施红生赵亚林邱永祥
- 关键词:青藏铁路
- 文献传递
- 电气化双线运营隧道空气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1
- 1998年
- 为了解电力牵引的双线铁路运营隧道空气污染状况,选择军都山隧道进行现场测试。在现运行图确定的客、货运列车运行条件下对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总碳氢、醛类、氧气含量及粉尘测试。结果表明,电力牵引的运营隧道内有害气体大大低于国家卫生标准,但隧道内粉尘浓度较高,夏季0.4~2.1mg/m3,冬季1.2~10.7mg/m3;氧含量较低。为此根据隧道运营状况提出了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
- 赵亚林蒋维武林荫肖涛孔宪会
- 关键词:电力牵引铁路运营隧道空气污染
- 青藏铁路运营期高原危害因素的鉴别与分析
- 目的 通过对青藏铁路运营期高原危害因素进行鉴别和分析,为高原病防治对策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运营期的高原劳动卫生学资料,分析作业环境监测、现场人体测试及职工岗前、岗间体检结果。结果 格拉段职工中工务人员的人数是最多的...
- 邱永祥施红生赵亚林梅敏烽谷丽华
- 关键词:青藏铁路运营期
- 快速列车机车乘务员人格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快速列车机车乘务员的人格特征,为选拔高速机车乘务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399名快速列车机车乘务员进行测量,并与中国男性成人常模对照,同时进行不同年龄组之间、不同组合分之间的比较。结果机车乘务员的稳定性(C)、兴奋性(F)、有恒性(G)、敢为性(H)和自律性(Q3)显著高于常模(P<0.01),恃强性(E)、敏感性(I)、怀疑性(L)、幻想性(M)、世故性(N)、忧虑性(O)、实验性(Q1)、独立性(Q2)和紧张性(Q4)显著低于常模(P<0.01)。同时低年龄组和较高年龄组相比,其人格主要呈高乐群性(A)、高聪慧性(B)、高兴奋性(F)、高敏感性(I)、高幻想性(M)、高内向外向分、低独立性(Q2)、低感情安详分。组合分高的机车乘务员主要表现为高聪慧性、高心理健康分、高成长能力分、高感情安详分、低敏感性、低怀疑性、低紧张性、低适应焦虑分。结论该机车乘务员群体无人格偏移。具有高聪慧性、低敏感性、低怀疑性和低紧张性人格特征的人员适宜做乘务员工作。
- 邱永祥叶玉华赵亚林梅敏烽
- 关键词:16PF选拔
- 青藏铁路旅客列车富氧技术条件研究
- 通过北京、上海、广州铁路局和青藏铁路公司进藏列车车内空气环境试验,研究了高原旅客列车富氧技术条件,对车厢内弥漫性供氧浓度进行实测评价,比较分析海拔高度、线路高差对列车供氧条件的影响。应用控制体积法氧量平衡原理推导提出了单...
- 施红生赵亚林邱永祥
- 关键词:青藏铁路
- 文献传递
- 青藏铁路旅客列车富氧技术条件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选择到拉萨的2列试验车和2列运营车,进行车内空气环境和人体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格拉段车内氧气分压为12.78-13.70 kPa,同一列车各席别间氧气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海拔高差使车内氧气平均下降0.133 kPa/100 m,车内满员使车内氧气分压比车外平均下降0.400 kPa;二氧化碳蓄积主要取决于旅客列车的满员程度;季节变化会引起人体生理适应性差异;随着海拔的升高车内人员高原反应症状发生率增加,当车内氧气含量达到相当于海拔3000~3500 m的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时,可使旅客高原反应得到有效控制。根据试验研究结果确定高原富氧技术条件:提出高原旅客车最小供氧量计算公式;确定在海拔高度4000-5000 m时高原旅客列车富氧控制标准、二氧化碳浓度建议标准;提出车内温度不得低于冬季18℃、夏季24℃;加强个体供氧管的使用、重点区段的供氧和巡诊。以此富氧技术条件可以满足现行用氧安全标准、车内空气洁净度和旅客高原反应控制的技术要求。
- 施红生赵亚林邱永祥杨玉森
- 关键词:青藏铁路氧气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