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艳斌 作品数:39 被引量:120 H指数:7 供职机构: 长治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理学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更多>>
药学专业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前后两届学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评价 被引量:2 2012年 对药学专业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前后两届学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教学改革的实施使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得到普遍提高。 李俊波 杨金香 贺艳斌关键词: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实验操作考试 考虑课程延续性的药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改革 被引量:2 2014年 "物理化学"是学习药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尤其与"药剂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等专业课关联紧密。改革从物理化学与药学后续专业课程延续性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对物理化学教学的评价,主要在物理化学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三方面进行调整,收到良好的效果。 贺艳斌 杨金香关键词:物理化学 药剂学 药学专业 多巴胺在纳米金/氰霉氨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索一种利用纳米金(Nano-Au)修饰电极测定多巴胺(DA)的新型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循环伏安法(CV)对纳米金修饰电极进行表征并研究多巴胺(DA)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质。结果:在pH为7.0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多巴胺在该修饰电极上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峰电流与DA浓度成线性关系。利用差分脉冲法(DPV)测定DA的浓度在1.0×10-6mol/L^1.0×10-4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5.6×10-7mol/L。结论:本方法用于多巴胺针剂的检测具有检出限低,稳定性好的特点,可灵敏、准确地获得满意的结果。 贺艳斌关键词:循环伏安法 多巴胺 基于翻转课堂和科研实践案例的“配位化合物基本概念”教学设计 被引量:7 2017年 为适应翻转课堂教学的需要,将科研实践案例融入到课堂教学,对“配位化合物基本概念”的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完整的设计,突显了“互联网+”教学思维与无机化学教学的融合,使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培养了科研和实践意识.采用问卷形式对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评估,结果显示:实验教学班的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完成保持了较高积极性,并且综合教学质量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班,教学改革达到了预期效果. 高慧 杨金香 贺艳斌关键词:教学设计 青年教师在药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2010年 本文从青年物理化学教师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教学思想,提高自身相关专业知识水平;讨论了探索多种教学模式和方式及在教学中渗透哲学思想的重要性,对青年物理化学教师的成长作了一定的总结。 贺艳斌关键词:物理化学 教学思想 青年教师 构建“三三三”混合式课堂教学新模式--以“原子结构”类比模型的建构为例(Ⅱ) 被引量:10 2020年 根据优化的无机化学"原子结构"教学设计,运用一系列直观具体的原子结构类比模型,开展了"三三三"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比较改革前后的教学效果及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试点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有明显提高,教学改革达到了预期效果。结果表明,在课堂中渗透类比思维,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和理论的有效方法。 高慧 杨金香 李银涛 贺艳斌关键词:原子结构 混合式教学 教学设计 新型抗菌靶点BPL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2年 抗生素的耐药性不仅使患者难以治愈,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而且增加了医疗负担。生物素蛋白连接酶(biotin protein ligase, BPL)通过调节微生物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和丙酮酸羧化酶,控制重要代谢途径的关键反应,从而有效控制微生物生长,因此成为极具开发前景的抗菌新靶点。本文介绍了BPL的结构特征、作用机理,分析了BPL抑制剂的特点及研究趋势,以期为基于BPL的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杨朝福 张奶玲 王菊 贺艳斌关键词:抗菌作用 抑制剂 选择性 羟苯磺酸钙在裸玻碳电极上电化学行为研究 2021年 目的:探索羟苯磺酸钙(CD)在裸玻碳(GC)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考察该电极测定CD的最优条件及对实际样品的分析应用。方法: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裸GC电极上CD的氧化还原性质。结果:在0.5 mol·L^(-1)的H_3PO_4(pH 1.1)溶液中,CD的伏安曲线表现出一对明显的氧化峰(E_(pa)为0.74 V)和还原峰(E_(pc)为0.21 V),其氧化还原过程受扩散控制。在最优实验条件下,CD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3×10^(-6)~7×10^(-3)mol·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7)mol·L^(-1)。结论:裸GC电极用于实际样品中CD的含量测定,结果满意。 贾瑞虹 白慧云 贺艳斌关键词:羟苯磺酸钙 电化学 硅钨酸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氧化苦参碱 被引量:3 2012年 在0.1 mol/L HCl反应介质中,单独的硅钨酸(TS)与氧化苦参碱(OM)的共振瑞利散射(RRS)都非常微弱。当二者反应形成缔合物时将导致RRS显著增强,其最大散射峰位于393 nm处。OM在1.5~26.4μg/mL范围内其浓度与RRS强度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3 ng/mL。方法已用于苦参素胶囊中OM的含量测定。并对反应机理及RRS与吸收光谱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 杨金香 李俊波 杨小丽 贺艳斌关键词:硅钨酸 氧化苦参碱 共振瑞利散射 生物素蛋白连接酶与抑制剂作用的分子模拟及结合能分析 生物素蛋白连接酶(biotin protein ligase, BPL)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抗生素开发靶点,其抑制剂对临床重要的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结核分枝杆菌均有疗效。为了找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特异选择性,而对人源BP... 贺艳斌 Kwang Jun Lee Andrew D.Abell Jingxian Yu关键词:分子动力学 结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