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节庆
- 作品数:24 被引量:11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成煤盆地类型与煤系现今赋存特征
- 是典型的沉积矿床,充填于成煤盆地中.原始呈近水平连续展布的煤层经历后期构造运动,发生变形、变位和变质,被分割为大小不等、埋深不同的含煤块段,成为煤炭资源评价、勘查和开发的对象. 煤炭聚积时的沉积盆地称为成煤盆地,它...
- 曹代勇陈利敏郭爱军刘亢李焕同谭节庆
- 关键词:赋存特征矿床成因
- 湘东北煤田滑脱构造及其区域地质背景被引量:4
- 2008年
- 湘东北煤田构造复杂,主要表现为褶皱和断裂,尤以逆冲推覆和滑覆构造较为发育,多期次的构造叠加、切割及剥蚀,呈现构造窗和飞来峰,使含煤岩系在平面上零星分布。探讨本区滑脱构造发育的区域地质背景,运用推覆构造理论深入分析了引起逆冲推覆构造和滑覆构造的形成机制,对掌握煤炭资源分布规律、评价湖南煤炭资源潜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刘登曹代勇彭正奇黎光明龚玉红林亮谭节庆
- 关键词:湘东北煤田滑脱构造区域地质背景
- 湘东北地区煤田构造格局与控煤构造样式被引量:18
- 2008年
- 湘东北浏(阳)醴(陵)区位于扬子地台与华南褶皱带的拼接部位,区域构造格局和构造演化历史复杂,多期构造作用造就了湘东北NNE向雁列式断裂系列控制的盆、隆相间的含煤盆地。根据湘东北地区煤田构造格局,提出了6种类型的控煤构造样式,初步阐明了构造控煤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煤系赋存的影响程度。分析表明:湘东北地区煤田构造复杂,控煤构造样式以各种滑脱构造为主,推覆构造体系下找煤是今后工作的重点方向。
- 林亮曹代勇彭正奇黎光明伍意德谭节庆刘登
- 关键词:湘东北煤田构造控煤构造样式
- 煤田构造演化新解—从成煤盆地到赋煤构造单元被引量:16
- 2016年
- 中国成煤盆地类型多样、后期改造强烈,绝大多数成煤盆地已遭受破坏解体,煤系现今分布范围与原型盆地相去甚远。针对中国煤田构造的上述特点,以成煤盆地研究为基础,建立了成煤盆地原型综合分类方案,划分了我国主要成煤期的成煤盆地类型。采用赋煤构造单元的概念表征现今煤系赋存特点,认为煤田构造格局的形成和演化就是成煤盆地原型经历不同程度改造,形成现今各类赋煤单元的过程。晚古生代以来,中国大陆经历了海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四大构造旋回,多期性质、方向、强度不同的构造运动,使各成煤期形成的不同类型的成煤盆地遭受不同程度的改造,原型盆地分解破坏、叠合反转,煤系发生变形、变位、变质作用,形成不同级别和不同构造属性的赋煤构造单元,由此决定了煤炭资源的现今赋存状态。
- 曹代勇郭爱军陈利敏李焕同刘亢谭节庆
- 关键词:煤田构造
- 中国赋煤构造单元区划研究
-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的时空差异明显,科学地进行煤炭资源赋存区划,对于阐明煤炭资源的分布特征、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保障、分析煤炭资源勘查和煤矿开发态势,具有重要实际意义。针对中国煤田构造地质条件复杂、煤系变形显著的特点,提出...
- 曹代勇张继坤宁树正林中月谭节庆
- 关键词:煤炭资源煤田构造构造区划
- 文献传递
- 湖南白兔潭矿区荷田区段构造特征与找煤前景被引量:3
- 2009年
- 煤炭是湖南省的主要能源,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暴露区和浅部的煤炭资源已基本采完,因此,在隐伏区寻找新的煤炭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隐伏区找煤主要指"三下"(老地层下、构造下和红层下)找煤,而"老地层下和构造下"找煤主要是指利用推覆构造理论寻找新的煤炭资源。为了深化对区域构造和煤田构造发育规律的认识,为本区煤炭资源勘探和矿井生产地质保障提供新思路、开拓新领域,以当代构造地质理论为指导,结合已有资料,对白兔潭矿区荷田区段的煤田构造进行了研究,揭示了煤田的构造格局,提出了该区可能存在的两种构造模式,对该区找煤前景做出了科学评价,指出了可供进一步勘探的有利区段。
- 曹代勇谭节庆黎光明林亮刘登
- 关键词:向斜找煤前景
- 鸡西盆地构造特征及控煤构造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鸡西煤盆地位于三江-穆棱煤盆地群内,属断拗型盆地,煤盆地构造受区域构造格局和构造演化的控制,构造格局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区的基本特征,结合地层沉积特征及含煤岩系展布特征分析,建立了赋煤构造单元划分方案;煤盆地可分为北部坳陷、恒山隆起、南部坳陷和敦密断裂带4个三级赋煤构造单元,北部坳陷和南部坳陷进一步划分出3个四级赋煤构造单元;区内控煤构造样式划分为2大类4种类型,以伸展和挤压为主,主要包括单斜断块、堑垒构造、掀斜断块和逆冲褶皱型。
- 李恒曹代勇姚征谭节庆
- 关键词:鸡西盆地控煤构造样式
- 青藏高原北部煤系赋存的板块构造控制被引量:10
- 2016年
- 青藏高原北部(青南地区)构造背景复杂,从石炭纪至侏罗纪均有煤系沉积,煤炭资源较丰富,板块构造格局是控制其形成和分布的主要因素。系统研究该地区煤系的形成演化和区域构造的关系,有助于揭示青藏高原北部煤系资源赋存的规律,服务煤系资源的综合勘查和评价。通过对青藏高原北部区域构造背景及煤系特征的分析,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工作,总结了研究区煤系分布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特征,建立了煤系形成的两大类3级共9种构造-沉积模式,并详述了各模式煤系的特征。据此,以不同成煤时代的煤系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分析了其成煤作用与盆地构造演化的关系和各时期成煤盆地的构造演化模式,以及区域构造对煤系的后期改造作用。初步探讨了青藏高原北部区域板块构造对煤系赋存的影响。
- 谭节庆马志凯高科飞宋时雨曹代勇
- 关键词:青藏高原煤系构造演化模式
- 青藏高原北部成煤地质背景及煤系矿产资源特征被引量:7
- 2016年
- 为摸清青藏高原北部煤系矿产资源的种类和分布状况,开展了青藏高原北部成煤地质背景和煤系矿产资源特征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典型样品测试及资料综合分析,总结出青藏高原北部主要成煤时代为早石炭世、晚石炭世、晚二叠世、晚三叠世及早中侏罗世,煤系可划分为昆仑山、积石山、唐古拉山、土门—巴青、昌都—芒康等5个赋煤带;主要的煤系矿产有煤炭、煤系气、天然气水合物、煤中锗镓以及煤系石膏、高岭土、优质灰岩等。在成煤环境、煤化作用、构造演化等的共同作用下,尕马羊曲地区形成煤-煤中锗共生矿床;开心岭—乌丽地区形成煤-煤系气-天然气水合物共生能源矿床;唐古拉山地区的巴贡组(T3bg)、那益雄组(P3n)、杂多群(C1zd)、加卖弄群(C2j)均具有形成煤-煤层气-煤系页岩气共生能源矿床的资源潜力。
- 乔军伟李聪聪范琪谭节庆谢涛杨成吕俊娥
- 关键词:青藏高原北部
- 青藏高原板块构造对煤盆地影响
- 本文综述了青藏高原板块构造特征,研究了板块构造对煤盆地影响,指出由于青藏高原的板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强烈,因而煤的变质程度较高,以高变质煤和中高变质煤为主,中变质煤和低变质煤次之。同时,青藏高原煤的变质程度由于受火成岩位...
- 谭节庆曹代勇高科飞
- 关键词:煤盆地赋存状态变质程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