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亦纯

作品数:2 被引量:33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压缩骨折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术
  • 1篇疏松性
  • 1篇数字减影
  • 1篇数字减影血管...
  • 1篇椎体
  • 1篇椎体成形
  • 1篇椎体成形术
  • 1篇椎体后凸
  • 1篇椎体后凸成形
  • 1篇椎体后凸成形...
  • 1篇椎体压缩
  • 1篇椎体压缩骨折
  • 1篇老年
  • 1篇老年骨质
  • 1篇老年骨质疏松

机构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作者

  • 1篇丘宇辉
  • 1篇陈庠仑
  • 1篇周序玲
  • 1篇王一民
  • 1篇许亦纯
  • 1篇汪曾荣
  • 1篇黄醒中
  • 1篇彭建强
  • 1篇黄爱军

传媒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控下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监控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DSA监控下确定责任椎后,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OVCF86例,共104个椎体,其中男26例,女60例,年龄67~94岁,平均83.3岁。骨折累及1个椎体共63例,2个椎体18例,3个椎体5例,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的变化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和矢状面Cobb角的变化。结果本组获随访7~38个月,平均16.9个月。86例114个椎体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死亡,无发生肺栓塞及神经压迫症状。术后X线及CT扫描显示所有患者均获得脊柱稳定。VAS由术前(7.8±1.5)分降至术后第3天(1.8±1.2)分,末次随访为(1.9±1.3)分,术前与术后第3天、末次随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F-36评分由(246±103)分降至术后第3天(352±117)分,末次随访为(367±131)分,术前与术后第3天、末次随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体前缘高度术前、术后第3天及末次随访分别为(8.4±1.4)mm、(13.8±1.6)mm和(13.8±1.5)mm,术前与术后第3天及末次随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矢状面Cobb角术前、术后第3天及末次随访分别为(29.1±3.1)°、(20.7±2.3)°及(20.8±2.4)°。术前与术后第3天及末次随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SA监控下行PKP操作相对简便、灵活,增加穿刺的准确率,是一种治疗老年OVCF的微创手术,能够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引起的疼痛,维持脊柱稳定性,恢复椎体高度,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避免老年患者卧床的常见并发症,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死亡率。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汪曾荣黄爱军周序玲丘宇辉王一民黄醒中许亦纯陈庠仑彭建强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