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红霞
- 作品数:66 被引量:415H指数:13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中世纪大学自治的误读与重释被引量:10
- 2017年
- 在学术界,中世纪大学及其自治往往被视为大学的典范,这主要源于中世纪大学拥有的社团法人身份、特许状以及特权。但中世纪大学只是中世纪社会环境的产物,社团是中世纪特有的法律形式,其实质是特许法人。中世纪大学的特许状不是近现代意义上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契约,而是身份的认同协议,其权利的实质是特许权。研究中世纪大学,其意义不在于回到中世纪大学,而是为了更加客观而清晰地认识中西方大学的传统,从而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 覃红霞
- 关键词:社团法人特许状特权
- 教育法地位问题新论——传统法律部门理论的超越与反思被引量:27
- 2016年
- 教育法是否是独立的法律部门,是近年来教育法学研究的重要命题。传统法律部门理论导致教育法地位研究陷入困局。教育法独立说与隶属说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育法的基本特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不能完全反映教育法的基本性质。将教育法纳入综合法律部门,不仅是传统法律部门理论不断修正、适应新兴法律部门兴起与需要的结果,也是教育立法本身的特点与性质所决定的。超越传统法律部门理论,以教育法律问题为中心,才是教育法地位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所在。淡化学科意识,坚持问题研究为中心,走向开放的教育法研究,应成为未来的重要取向。
- 覃红霞
- 关键词:教育法法律部门
- 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法律阐释与规制
- 高校招生自主权是高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高校招生章程所规定的招生权限,其核心内容则是高校制定招生章程,确定招生规则并按照招生章程负责录取的权利。其本质是在分权基础上为实现高校选拔人才而拥有的有限的“自由裁量权”。为了保...
- 覃红霞
- 关键词:招生自主权法律性质法律规制
- 科举法与科举制度被引量:6
- 2005年
- 从科举法的主要形式与内容出发,认为科举法设计了一套考官之间、考生与考官之间相互监督的制度,具有重视程序建设、相关规定严密而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重视礼在科举制度中的价值,道统与法统相统一、公平性等特点。科举法与科举制度关系十分复杂,它是科举制度的护航者,但在一定情形下也与科举制度的目标相冲突。
- 覃红霞
- 关键词:科举制度公平
- 中学地理教学素材的筛选策略
- 2016年
- 地理教学素材是为地理教学服务的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地理教学素材的选择是每个地理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学地理教学中可用的教学素材复杂多样,而地理教学素材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这就给地理教师在选择素材的时候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所以笔者认为筛选出好的地理教学素材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
- 覃红霞
- 法治招考的内涵与意义
- 2006年
- 本文从“法治招考”的内涵出发,指出法治招考意味着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领域一系列思想的变革与行为模式的改变。我们必须在坚守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在多元利益间寻求平衡;凸显社会与考生监督与参与的价值;实现从管理到合作与服务的转变等。
- 覃红霞
- 关键词:法治普通高校招生考试
- 高校“招博”行为的可诉性研究
- 2008年
- 高等学校招收博士生行为是否属于法院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在法律规范上没有明确规定。但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审结的"中国博士生招考第一案"我国司法实践中开创了高校"招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先河。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法的《司法解释》的规定为高校"招博"的可诉讼性提供了论证空间和思路,有助于在司法上理清高校"招博"的性质。
- 杨威覃红霞
- 关键词:行政诉讼可诉性
- 大众传媒与高考互动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本文考察分析了传媒产业与高考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 ,认为要使高考改革真正深入人心 ,要使大众真正参与到高考改革中来 ,就必须正视大众传媒的作用 ,利用其优势同时努力消除其存在的误区。
- 覃红霞
- 关键词:大众传媒高考受众
- “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2006年
- 科举制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其影响波及政治、教育、文学、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并对东亚乃至世界文明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在科举废止一百周年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重要时刻,总结科举制度的千秋功罪,从多学科的角度探讨科举制度的废止与科举学的发展,深刻认识中国社会的特性和传统文化的命运,为现实考试制度提供历史借鉴,是海内外科举研究学者的共同使命。为了实现这一宗旨,2005年9月2-4日,在中国科举制废止百年之际。由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 覃红霞
- 关键词:科举制度科举学中国古代史文明进程
- 论潘懋元的高等教育实践理性观被引量:5
- 2003年
- 潘懋元先生关于高等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思想蕴涵着极其深厚的哲学基底 :一种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科学的实践理性观。坚持对理性做实践精神的掌握和阐释 ,是潘懋元先生强烈而鲜明的思想风格和学术风格。
- 覃红霞陈兴德
-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改革